《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945597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 一、多选题( )1.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A.语言技能 B.情感态度C.教学评价 D.学习策略 E.文化意识 ( )2.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_的重要工具。A.文化意识 B.国际交往 C.科技交流 D.文化交流 ( )3.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_ A.练习册B.录像带C.挂图D.教学实物E.计算机软件 ( )4.平时的教学要避免_的倾向,特别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做法。 A.为考而教B.不考不教C.考也不教D.以考代教 ( )5.学习策略包括_ A.认知策略B.调控策略C.交际策略D.资源策

2、略 ( )6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_的英语学习资源。 A.贴近教师B.贴近学生C.贴近生活D.贴近时代 ( )7、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开发和利用_资源。 A、教材 B、学校 C、网络 D、学生( )8、教材的编写就体现_原则。 A、思想性 B、科学性 C、趣味性 D、灵活性( )9、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_等形式。 A、平时测验 B、学习档案 C、成长记录袋 D、问卷调查( )10、终结性评价应采取_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A、口试 B、听力 C、笔试 D、面试二、填空题 1.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双重性质。 2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 4.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 渐进性 和 持续性 特点。 5.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和 教学资源 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6.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7.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三、简答题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总目标要求是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

4、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2.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循什么原则? (1)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2)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4)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题;(5)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要控制题量;(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

5、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四、论述题 阐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二)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三)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六)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七)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八)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