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43736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产业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 本文以陕西略阳县乐素河镇小湾村为例以“解剖麻雀”的手法,对目前的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调研,发现产业扶贫存在着“长、短期项目构造不合理,支柱产业无法凸显优势,新型农业主体数量少、带动作用小,农业项目技术支撑不够,一二三产融合链条断缺”等问题,指出“合理布局产业构造,突出特色品牌建设,发挥新型主体带动作用,夯实产业技术措施,注重乡土人才发掘、兴办龙头公司”是做好农业产业扶贫的基本对策。 农业产业扶贫是陕西扶贫攻坚“八个一批”中首当其冲的第一场攻坚战,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基本。目前,抓好产业扶贫要以一产为载体、技术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抓手,实行集约化农业战略、

2、走“一、二、三”产融合、特色农产品品牌引路、农村互联网拓展营销,进一步把“生产服务、产品加工、市场消费”三位一体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县、镇、村情,扬长避短、瞄准优势,切实走一条增进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农村生态美丽富饶、农民依托产业增收的小康之路。因此,农业产业扶贫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这三个问题。本文就以陕西略阳县乐素河镇小湾村为例,对其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做了具体调查与分析,旨在摸索产业扶贫的主线途径。 略阳县地处陕西省西南端,秦岭南麓,汉中市西缘,嘉陵江上游,南朝四川广元,西接甘肃陇南康县,地理位置属于陕甘川三省交汇地带,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片区县域经济发展与扶贫攻坚

3、重点县。全县辖1个镇2个街道办145个行政村20个社区,全县总面积21k?O,总人口0.万,总农户379户,农村人口13.97万,贫困村5个,贫困人口1325户,299人,分别占总农户与农民的38.1%、3.8%,贫困户和贫困农民超过两个/3。全县农业产业扶持8452户,304人,分别占全县总农户和农民的4%和21.9%,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占总农户的14,贫困人口超过1/5。 乐素河镇小湾村是略阳县95个贫困村之一,辖小湾、大湾、蔡家山、冯家坪、杨家坎个村民小组,合计162户2人;其中,贫困户02户36人,发展产业的87户39人,分别占全村总农户和农民人数的53.%、55.4%。全村6岁以上老人

4、16人,占19.0%;劳动力323人,占52.8%;劳务输出215人,占51,全村劳动力资源充足。全村耕地面积89.7h?,人均0.15h?;林地面积1125.3h?O,退耕还林06.h?O。 贫困户及产业现状 种植业:全村常年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作物面积2.3h?O。12户贫困户种植天麻14窝,猪苓330窝,种植柴胡5?O,银杏.37h?O,白芨、梭罗果、黄精等0.33h?。 养殖业:贫困户养猪28头,牛9头,羊12只,蜜蜂79箱,乌鸡200只。(非贫困户,养蜜蜂5箱) 新型农业主体:全村有博兴中药材合伙社、建辉猪苓合伙社、云林中药材合伙社、云天外农业开发公司等4家新型农业主体,重

5、要发展中药材和略阳乌鸡。合计带动周边0户贫困户发展猪苓栽培15000窝,供应群众略阳乌鸡苗40只。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短、平、快与长效项目构造不合理 项目范畴小,技术不规范。例如:短期项目魔芋,略阳县农业局投资.75万元,免费发放7.5t种芋,全村102户贫困户中仅有46户种植,面积27?O,据调查魔芋栽培技术粗放、栽前种芋消毒的有15户,仅占1/3,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潜在流行的风险较大。 随意性种植、市场观念不强。在长效项目猪苓宅配上,102户仅有61户栽植,共栽猪苓1590窝。“猪苓”这种“懒药材”,种植后一般3年可见效,每一窝栽种05g,可收获25-30g,虽然市场价格近年有所波动;据

6、调查千品也达70元/kg,鲜品0元/g,是省事、省力的地方特色药材,致富潜力较大。柴胡种植上,农户几乎是放任管理。 思想守旧、特色种植很少。例如:黄精、白芨、银杏等中药材,仅有户贫困户栽植,面积.5h?O。油用牡丹,仅云天外农业开发公司种植5.h?。 没有凸显地方支柱产业,忽视了老式养殖 对“略阳乌鸡”支柱产业的结识不到位。略阳乌鸡是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县农业局对小湾村出台优惠政策:对于元/只的乌鸡苗,补贴8元/只,贫困户只掏2元/只;百味网以不低于30元kg的价格回收成品鸡。全村乌鸡饲养总量45只,贫困户养殖00只,不到2只户。 对“菜篮子”不注重,不能保障平常所需。例如养猪:02户贫困户仅有

7、2户养猪2头,肉食供应,不能自给;牛、羊?殖更是少之又少,多数农户吃菜靠购买。 养蜂技术落后、产量小效益低。据调查12户贫困户中,有7户养蜂7箱;年产蜂蜜1.5-.0kg/箱,平均2.kg/箱,产量小、产值低、效益差。 新型农业主体少而单一、辐射带动效果不明显 专业单一,技术不规范。目前全村运营的只有3个专业合伙社(建辉猪苓合伙社,于4月注销),带动5户社,主打品种都是猪苓。据笔者4月中旬至5月初入户调查,猪苓种植技术无原则、无规范,有大行种植的,也有挖窝种植的,对于椴木和蜜环菌每窝用量是多少,农户众说纷纭。 龙头公司起步晚,示范带动作用小。全村仅有云天外农业开发公司一家公司,目前为村民孵化略

8、阳乌鸡苗45只,公司后续设施正在完善之中,盼望进一步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养殖,形成“公司农户”模式。 无专业化协会组织。镇域土专家和本村能人的技术与经验不能切磋、交流、总结和推广,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技术支撑不够,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局限性 养殖业的疫病恐惊问题。以养鸡为例:据入户走访,农户反映过去养鸡成活率不到,因此对于略阳乌鸡养殖项目是瞻前顾后、心存顾忌。 种植业的技术不懂不精。以魔芋种植为例:生产核心技术之一就是“种芋消毒”,虽然县农业局派精兵强将搞技术培训,但是/的群众培训后并没有在地里实行这项技术。 特色栽培上犹如盲人摸象。群众对于油用牡丹、白芨、黄精等名贵油料、药材的种植技术是一筹莫

9、展。 技术储藏、更新跟不上需要。各级技术部门对于专业细分的产业发展新形势估计局限性,许多新领域、新技术干部也是“不懂、不会、不清晰”难以解决目前农业产业扶贫的问题。 产业链条断缺,农产品加工增值无望 村上没有形成“一、二、三”产融合的格局,农产品粗加工、深加工、精加工公司俱无,“互联网+”农业更是无从谈起,农产品缺少深度开发,产值无法进一步提高。 农业产业扶贫对策的探讨 科学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种植。一是分户施策。因户筹划一年与近年发展项目;二是后续服务。集中技术力量指引管护,对46户贫困户种植的2.67h?O魔芋及早联系产品销路;三是横向合伙。借助中药材部门对43户种植的7.5h?O柴胡实行技

10、术指引,以管促收;四是实行“精细化”指引,排除群众在黄精、白芨、银杏、油用牡丹种植中的技术难题。“以干部下乡入户分类指引为基本,以各项管理技术措施贯彻为手段,以增进全面丰产增收促发展,以增长群众货币收入为目的”,切实从“产业布局、跟踪服务、产品销路”上下功夫,做好农业产业发展“一条龙”服务,保证产业扶贫见成效。 巩固供应基本,狠抓支柱品牌。一是狠抓品牌建设。倡导贫困户养鸡,力促地方名片“略阳乌鸡”这个支柱产业,适度控制户养规模,保证养多少、成多少;二是巩固菜篮子工程。倡导每个贫困户至少养殖1头猪,保证肉食供应;三是狠抓山地养蜂。运用山地蜜源植物种类繁多的优势,倡导每个贫困户至少养箱蜜蜂,村上成

11、立养蜂专业合伙社统一指引。通过“保供应、重支柱、巧发展”加快小湾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哺育新型农业主体,示范引领群众脱贫。一是加大扶持力度。对云天外科技公司?o予政策优惠扶持,尽快完善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为贫困户养殖略阳乌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携手走“公司农户市场”的发展之路;二是倡导专业细分。哺育特色专业合伙社,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模式,提供市场信息、增进产业扶贫向“名、优、特”方向发展,响应国家“供应侧改革”号召。三是成立专业协会。在村上既有3个猪苓合伙社的基本上,成立猪苓种植协会,协同攻关技术、产品和市场的问题,摸索猪苓丰产栽培模式,带动长效项目的实行。 提供技术支撑,保证产业入户。一是实行病虫防控。干部下乡切实指引好动、植物疫病的防控,解除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的后顾之忧;二是实行跨学科指引。干部要与时俱进,开展特色种养殖技术指引,解决魔芋、油用牡丹、柴胡、黄精、乌鸡等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三是实行技术培训。切实注重县级师资、镇村干部及贫困户的“三方”技术培训工作,解决技术断链的问题,全程跟进服务贫困户。 挖掘乡土人才,兴办龙头公司。大力发掘农村人才资源、发掘农村能人,带头兴办龙头公司,切实做到公司“规模适度、技术精湛、效益明显”;运用既有龙头公司,把一、二、三产融合起来,开发、提高农产品价值,带动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