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模拟题简答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43601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模拟题简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心理模拟题简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心理模拟题简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心理模拟题简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心理模拟题简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模拟题简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模拟题简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 (一)1、简述睡眠的阶段。P214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入睡期,主要是频率和波幅 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一阶段里,身体放松,呼吸变慢。这一阶段大约持续10分钟。第二 阶段为浅度睡眠期。这一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其主要特点是以短节律脑电波为主,偶尔 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在这一阶段里,个体很 难被叫醒。第三阶段是中度睡眠期。这一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脑电波开始出现八.波。 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的各项功能指标变慢,脑电波以波为 主。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随后进入到5-10分钟的“快

2、速眼动睡眠期。”快 速眼动睡眠期最明显的特征是睡眠者的眼球做快速上下左右运动。从生理指标上看,血压不 规则,呼吸短促,肌肉仍处于松弛的状态,波消失,伴随着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229马斯洛对需要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 不同的层次。 生理需要。指人类维持生存和种族延续的需要。 安全需要。指人类期盼稳定、安全、保障而避免灾害、威胁、混乱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一个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 尊重的需要。当上述三种需要都得到满足后,尊重的需要开始在需要群中占主导地位,支 配人的生活。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两个方面:

3、一是要求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敬,另一方面是自 尊。 认知需要。这是克服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审美需要。包括对秩序、对称、完整结构以及存在于大多数儿童和某些成人身上的对行为的完美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是创造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这是需要层次的最高点。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基本需要按层次组织起来,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之中。 这种理论反映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趋势以及需要和行为之间的关系。3、简述能力发展的差异。P279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但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 正态分布。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4、,而且能力表现的 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方面。 特殊能力的差异,是指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实现。能力的性别差异。男女能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男女的能力结构存在差异。4、简述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及意义。P309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 重要调节因素,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交往手段。认知、动机、 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际交往不同的思想基础、动作 特征、

5、感情色彩、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包括 低层次、中等层次和高层次。人际交往的意义:个体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促进个体心理发展。有助于形成自我意 识。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1、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P76动作技能的形成大体经历四个阶段:认知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也称知觉学习,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 解或观察别人的动作示范,或借助标志每个局部动作的外部线索,试图“理解”任务及其要 求,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动作方式的表象,并在活动中对动作进行调节和控制。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首先掌握构成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在前一段掌握局部

6、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局部动作组成一个完整 的动作系统。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一连串的动作系列已经联合成为一 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2、简述知觉及其特性。P12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的选择性。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总是有选择地 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想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 性。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对感知事物进 行理解和领会,这种

7、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 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3、画图并解释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曲线。P151艾宾浩斯,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 示遗忘规律的曲线一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亿的敏总目分敖)图中数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而是在记忆的最 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一定时间的时候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8、这就 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4、简述思维及其基本过程。P168-169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思维概括性是指思维通过抽取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事物。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 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与头脑加工的心理活动形式。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 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一切思维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形成到创造性思 维,都离不开头脑的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

9、或个 别特征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的思维过程。比较比较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的过程。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把事件的共有特征、本质属性都抽取出来,并对与其不同的、不能反映其本质内容的 舍弃。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三)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原则。P6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根据心理现象的本质面貌研究其本质、规律和机制。这是心理学研究 的根本指导原则。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动态的系统加 以考察。理论联系

10、实际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心理学的理论 为指导,并从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2、简述心理的发生和发展。P36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所谓种系心 理的发生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的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包括感觉阶段、直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包括身体的形成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劳动在人类心理产生 中的作用和语言在人类心理产生中的作用。个体心

11、理的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 中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3、简述品德发展阶段理论。P8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系统地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他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三个 阶段:前道德阶段(0-3岁)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自律道德或 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12岁)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发研究道德发展,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前习 俗水

12、平(9岁以下),包括惩罚定向阶段和寻求快乐阶段。习俗水平(9-15岁),包括好孩 子定向阶段和权威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 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4、简述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及培养。P129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中学生由于心理活动的目的性快速地发展,做事情的计划性增强,思维水平提高,自我控制 能力发展,观察力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为:目的性强准确迅速长期坚持 正确理解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根据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主 要包括: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明确观察任务激发学生的观

13、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 的方法(四)1、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P159中学生记忆达到一个新的成熟阶段。其记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自觉地运用有意记忆, 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具体表现为: 形象记忆量随年龄而增加,在初中阶段为最高;抽象记忆量在初中阶段记忆总量达到最高百 分比;抽象记忆的发展量远高于形象记忆。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初中生能熟练地运 用各种记忆策略,并有效地提高记忆成绩。2、简述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P193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 物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

14、新形象的过程。不同点: 再造想象具有再造性,构造出的形象与原物相符合;创造想象具有创造性,构造出来的形 象是崭新的。 再造想象所代表的事物是已被他人创造出来的;创造想象所创造的形象所代表的事物是前 所未有的。 再造想象在一般性活动中的作用比较大;创造想象在创造性的活动中的作用较大。相同点: 都是根据已有的表象构造出新形象。 想象中的事物都是以前没有直接感知过的。联系: 再造想象是创造想象的基础,创造想象是再造想象的发展。 创造想象中有再造性的成分,再造想象中有创造性的成分。3、简述常见的致瘾药物。P218常见的致瘾药物可分为兴奋剂、抑制剂和致幻剂。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可卡因、咖啡因、MDMA和

15、尼古丁。苯丙胺类是人工合成的兴奋 剂,被广泛应用于减肥和抗抑郁治疗;可卡因是一种强烈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它可以使 人产生警觉、欣快、安宁、有力量、精力充沛和愉悦的感觉;MDM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摇 头丸,既是兴奋剂也是致幻剂;咖啡因是最常被使用的精神活性药物;尼古丁是一种主要来 源于烟草的天然兴奋剂。抑制剂主要有巴比妥酸盐、GHB、安定药和酒精。巴比妥酸盐是抑制脑活动的镇静类药物; GHB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使机体放松和镇定;安定药能缓解焦虑和紧张;酒精又称乙 醇,是酿造和蒸馏酒精饮料中的致醉成分。致幻剂是能够歪曲知觉并且在没有感觉输入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生动形象的精神性药物。有 一些是天然物质,如轻度致幻剂大麻,另外一些是人工合成的,最有名的是LSD和MDMA。4、简述情绪与认知、情感。P242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 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自我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情绪不同于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则是对客观事物与人 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认知过程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绪则是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