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重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9435409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重点!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他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的创新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它们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4.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 科学性 与 革命性 的统一。 5.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

2、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本质属性: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7.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8.历史观是唯心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的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他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9.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即时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10.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11.三

3、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2.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矛盾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 14.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三种情形:、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好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

4、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5.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的地位。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过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即共性,特殊性即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工行的个性;、它们是互相转化的。 17.矛盾精髓的意义:矛

5、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18.度:是保持事物 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19.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 20.辨证否定观内容: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四、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不能否定一切也不能肯定一切,要洗取其精华舍其糟粕。 21

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关系:一、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二、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2.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4.认识是主题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

7、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从实践到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27.从认识到实践:从认识到实践, 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28.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29.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0.为什么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真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

8、直接现实的性的特点。 3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34.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一、社会

9、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3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6.为什么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7.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 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 38.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

10、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39.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40.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2.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

11、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3.m=m/v 价值剩余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100%=利润/工资*100% 4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45.资本积累规模大小有关因素: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耗资本之间的差额。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46.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的的三个阶段与三个职能:一: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二、生产

12、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三、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4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过剩,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 48.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统治的两个参与形式:参与制 与 个人联合。 4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四种形式:一、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四、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50.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

13、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主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5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52.“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上游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的诞生。 53.为什么要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生产状况的制约;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4、发展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54.社会主义道路出现多样性的原因: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三、时代和时间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55.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56.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57.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58.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