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怎样控制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43164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企业怎样控制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施工企业怎样控制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施工企业怎样控制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施工企业怎样控制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施工企业怎样控制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企业怎样控制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企业怎样控制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施工企业如何控制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 浙江建筑业在我国建筑市场上一直是一枝独秀、繁荣兴旺,这其中,一种以“项目经理承包制”为主要形态的管理模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凭借这一灵活的模式,广大民营施工企业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在施工质量、技术和经营业绩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近年来,这一模式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一些不良项目经理利用法律和制度的漏洞,采取工程款体外流转、携款潜逃、恶意转嫁债务等不正当的手段,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轻则导致工程瘫痪、留下一屁股烂账,重则会让施工企业几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企业内部承包是指企业作为发包方与其内部的生产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职工

2、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就特定业务及相关经营管理达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这是一种企业的内部经营方式和激励机制。施工企业取得工程承建权后,与其内部的注册项目经理签订承包合同,约定由该项目经理负责组建工程管理班子(项目经理部),自负盈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项目经理内部承包。从这个概念入手,我们认为,要防范和控制项目经理内部承包的法律风险,唯有先理顺施工企业与项目经理的关系,才能对症下药。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内部重要的人力资源,而对工程独立承担承包职责的项目经理更是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因此,施工企业首先要从源头上加强对项目经理(承包人)的引进和选择,从人品、信誉、经济实力、施工能力和经营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

3、的审查;其二,加强承接业务源头的控制,所承建的工程必须具有一定的合理利润空间,在当前最低价中标方式盛行的形势下,商务标切忌漏项,否则,若承包工程的中标价过低,再好的项目经理,在亏损亏到他承受不起的时候,好人也会变坏人;其三,内部承包(即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切忌粗放型管理,必须对承包工程在质量、进度、安全、财务等方面加强监督和检查,“承包”不等于“不管”,从法律角度来讲,应当从加强施工企业的内控机制入手,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加强对项目经理的授权管理。下面就按这一思路逐一展开分析: 一、完善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一)完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工程款支付流程。 实践中,工程款的收取是最容易出纰漏的一个

4、环节,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建设单位绕开施工企业,直接将工程款支付给项目经理。譬如:李某系施工企业下属的项目经理,代表该施工企业承建某商场装修工程,由于李某在施工过程中与业主方代表结成了深厚的感情,业主方直接将400万元工程款支付到李某个人卡上,一分钱都没有进入该施工企业的账户。李某收款后,仅支付了50万元的材料款和民工工资,即停止付款。完工后,十多家材料商和包工队向李某追索欠款无果,便在该施工企业封门讨债,每次一坐就是半个月。施工企业无奈之下,最终根据法院判决或和解协议,被迫为李某支付了300多万元的民工工资、材料款。找到李某时,他已与妻子离婚,房子、钱款一无所有。 二是项目经理绕开施工

5、企业,拿到支票直接把工程款划入其他帐户。譬如:某施工企业委派陈某承建某住宅小区工程,房产公司此前的2000万元工程款都是用支票付给该施工企业,支票存根联由陈某签字。工程完工时,陈某对房产公司说,尾款500万元不要写收款抬头,便于他直接背书支付给材料商。房产公司与陈某已经相当熟悉,而且此前的支票也都是此人签收,于是出具了未填写抬头的支票。陈某拿到此空白抬头的支票,将支票直接在自己的公司进帐。进账后,陈某并没有支付材料款,材料商起诉该施工企业,法院判决该施工企业承担付款责任,且已执行;该施工企业去找房产公司,房产公司称已经付款,支票签收人是同一人,法院也认为项目经理陈某的收款是授权行为,款项流失是

6、该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该施工企业回头来起诉陈某的公司,而此时陈某的公司已经关门,陈某找不到影子了。 可见,一旦失去对工程款的监管,施工企业承担的风险急剧增加。为避免工程款的流失,最有效的措施是在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 本项目的所有工程款(包括但不限于变更联系单、补充协议约定款项、索赔款等)由发包方直接支付于承包方公司账户,承包方账号列于本合同签章栏;如发包方以支票形式付款,收款人一栏须填明承包方公司全称。发包方不按该约定方式支付,视为发包方未履行付款义务。这样的条款合理合法,一般不会被认定为无效,而且也会引起建设单位财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在操作上则应该派遣施工企业财务人员而不是

7、项目经理前去建设单位领款,避免工程款流失或被管理人员、挂靠人员挪用。 (二)明确对项目经理的授权制约,特别是对项目经理放弃权利进行限制。 实践中,项目经理为了捞取合同以外的利益,与建设单位恶意串通,放弃权利损害施工企业的利益,以换取额外的不当利益。譬如:王某系某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为了早日从建设单位结算工程款,王某擅自以建筑公司的名义向建设单位出具承诺将工程保修期延长2年,并放弃了本应当取得的约150万元工程联系单。作为补偿,建设单位私下给予项目经理个人80万元,但建筑公司的损失已经不可挽回。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可以在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中设计以下条款: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企

8、业之间签订的书面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补充协议、会议纪要、承诺书、备忘录、结账单等)中的,所有涉及施工企业义务、责任增加的条款,如缩短工期、低价结算、放弃施工企业权利等内容,都必须由施工企业盖公章(该公章必须与备案合同中的施工企业公章一致)确认,项目经理和其他任何个人单独签字或盖项目部章的一律无效,对施工企业不具有约束力。 解除合同、停工、工程结算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施工企业加盖公章(该公章必须与备案合同中的施工企业公章一致)确认,仅凭项目经理或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签字的一律无效,但施工企业事后追认的除外。 二、完善与项目经理签订的内部承包合同 (一)明确项目经理结算工程款的前置条件。 我们常见的内部承

9、包合同往往只约定“工程亏损由项目经理自行承担,施工企业不垫资”,但没有明确“项目经理在建设单位实际拨付工程款到位后才能申请用款”。实践中,已经发生了这样的案例:在建设单位迟延支付工程款或拒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下,项目经理依据内部承包合同直接起诉施工企业,要求按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的合同结算口径扣除管理费后支付工程款,而不管施工企业是否已经从建设单位处收到了工程款,或者项目经理主张内部承包合同无效,要求按实结算支付工程款。这是典型的项目经理倒打公司官司,应对的措施是在内部承包合同中设计以下条款: A、项目经理应代表施工企业按照“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的时间和要求向建设单位催收、结算(

10、决算)工程款,并且不得代表施工单位放弃权利或损害施工企业的利益。在项目经理迟延履行与建设单位结算(决算)工程款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可以催告项目经理履行义务,在催告后30天内项目经理仍未履行的,施工单位可以另行派人对工程进行结算(决算),并且该结算(决算)结果直接对项目经理具有约束力(即项目经理和施工企业之间的内部结算也按该造价口径),项目经理不得因未经其签字而不予认可。从建设单位处收取的任何款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款)应直接划入施工企业账户内,项目经理及项目部任何人不向建设单位私下收取任何钱物。 B、在建设单位的工程款到施工企业账上后,项目经理参照“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

11、,工程形象进度,工程人工、机械、材料的投入情况,并按实收工程款比例申请用款。每次项目经理向施工企业申请用款前,必须提供真实、足额的材料发票和人工工资单及前次工资发放公示材料(人工工资额不得超过总工程款的 ),施工企业向项目经理支付的款项金额最多至“建设单位付至施工企业账户内的实收工程款扣除施工企业管理费”后的 。若建设单位不能按约支付工程款(包括但不限于预付款、进度款、索赔款或结算款等)的,工程资金缺口由项目经理自行解决,也即在建设单位的工程款到位之前,项目经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施工企业要求支付工程款或其他款项(本条款的内容具有独立的法律效力,即使在本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本条款仍然有效)。 C、项

12、目经理和施工企业之间的最终内部结算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前提条件: a、工程竣工验收完毕并交付,且已经符合施工合同和国家规范的要求; b、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的工程竣工结算完毕; c、建设单位应支付给施工企业的工程款已全部到位。 (二)明确项目经理的违约责任,避免出现“罚款”等不规范的字眼。 我们看到很多内部承包合同中约定有项目经理的义务,但并没有约定项目经理违反合同条款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譬如我们通常约定“承包工程所发生的人工费、材料款等一切外欠款均由项目经理负责支付”,但实践中,一旦项目经理拒绝付款时,农民工或材料商就会直接要求施工企业付款。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项目经理在承包工程上的行为属于职务

13、行为,其法律后果应当由施工企业来承担,因此施工企业不得已对外付款,在付款后又觉得自己很冤枉,明明已约定由项目经理来支付的款项,最后还是由自己承担了,往往会决定对项目经理进行罚款处理,或者对垫付的款项计取高额的利息,并擅自在工程款中予以扣除。 实际上“罚款”是行政处罚手段,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之间的内部承包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行为,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并无行政处罚权,因此内部承包合同中不宜出现“罚款”的字眼。而未经合同约定的单方面罚款或者在工程价款中进行抵扣的行为,如果项目经理不同意的,更是不具有法律约束力,项目经理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为了避免争议的产生,建议在内部承包合同中设计以下条款: 工程盈

14、亏由项目经理承担,与工程有关的人工费、材料款、租赁费、设备费等一切费用均由项目经理自行承担。项目经理必须按约履行项目经理(或项目部)与第三方的合同和协议,按有关规定及时支付民工工资和材料款等,违反该条约定给施工企业造成的全部损失均由项目经理负责赔偿: A、若发生投诉的,施工企业有权向项目经理收取违约金 元/次。 B、若项目经理没有按时支付外欠款,导致农民工、材料商、租赁商等直接向施工企业催讨,在发生群体性围攻或政府主管部门协调等危急情况下,施工企业可以先行垫付相应的款项,对该垫付的款项项目经理必须无条件认可,并视为项目经理向施工企业的事实借款,借款本金为垫付的款项,借款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

15、 倍计取,并有权在施工企业应付项目经理的款项中直接扣除,由此给施工企业造成的其它损失也全部由项目经理承担。 C、因项目经理对外欠款的原因发生诉讼或仲裁案件的,由此产生的律师费、交通费、诉讼费、执行款等全部费用均由项目经理无条件承担。若案件发生后,项目经理没有及时去处理的,施工企业有权派员去处理,处理结果项目经理无条件认可并最终承担一切后果。并且,若因此导致施工企业的财产被第三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执行措施的,由此造成的损失也全部由项目经理承担:若因此造成施工企业的银行账户被冻结的,则施工企业有权以实际被冻结账户的资金金额作为本金,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 倍计取利息,并有权在施工企业应付项目经理的款项中直接扣除;若因此造成施工企业的银行账户资金或其它财产被执行的,则自被执行之日起按项目经理向施工企业的事实借款处理,借款本金为施工企业因此而遭受的全部损失,借款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 倍计取,并有权在施工企业应付项目经理的款项中直接扣除。 (三)明确工程款的性质。 实践中,项目经理往往把建设单位支付的工程款视为其可以肆意调度的个人财产,更有甚者,将工程款挪用于赌博或吸毒,造成工程资金入不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