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方案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398812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方案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隧道方案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隧道方案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隧道方案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隧道方案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方案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方案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隧道方案】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瓦斯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和目标 4四、瓦斯基本 知识 4 1 、瓦斯的定义 42、瓦斯的特性 53、不稳定性 5 4 、窒息性 . 5 5 、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 56 、瓦斯突出 6 7 、瓦斯涌出形式 78、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79 、突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810 、突出与瓦斯压力的关系 8 11 、突出与地压的关系 8 12、突出与地层的关系 8 13、突出与水文地质的关系 8五、瓦斯段施工 . 9 1 、瓦斯隧道的分类:92、 瓦斯检测与监控 9 3、瓦斯检测方法:114、隧道内瓦斯检测

2、125、瓦斯检查制度 146、隧道内防止瓦斯爆炸 15六、瓦斯隧道施工技术要求及方法、工艺 171 、施工原则 17 2 、瓦斯地段的处理措施 17 3 、施工工艺 18 4 、技术要求 18七、瓦斯喷出和突出预防措施 23八、钻爆作业 . 24 九、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28十、煤系地层段施工及揭煤防突施工 30十一、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与救护 35高坡隧道高瓦斯及煤系地层段揭煤防突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 、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地形、地貌、外部环境等情况。2、隧道施工需要3 、成贵公司对隧道施工的相关要求4、我分部相关资配制和管理需要5 、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等。二、工程概况 高坡隧道位于镇雄至毕

3、节区间,正洞里程为 D3K338+601 D3K343+169,长 4568ml 其中,in级围岩 1145m, IV级围岩1926m, V级围岩1497m。平导里程 PDK340+371.46PDK343+113 长 2977m。本隧道除D3K339+161D3K341+814.001段位于半径 9000m 的右偏曲线上 外,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隧道采用双块式无碴轨道结构。隧道 D3K340+390D3K343+169 为高瓦斯工区,为满足施工通风需要,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设置“ 2 横洞 +1 平导 +1 通风竖井”的辅助坑道配置方案。于隧道左线线路中心前进方向右侧 35m 设平导,长度

4、为 2977m ,采用有轨双车道运输。隧道D3K342+010D3K345+070(3060)米为高瓦斯段我分部承担1159 米,该段隧道穿越二叠系龙潭组P2I 煤层地层,主要岩性为砂岩、泥岩、炭质页岩、铝土岩夹煤层。根据岩脚煤矿收集资料显示可采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76m³/min&;gt;0.5m³/min。表 表 1 收集岩脚煤矿煤层瓦斯参数表可采煤层编号可采煤层厚度(m)瓦斯绝对涌出量m³/min 瓦斯压力(Mpa)瓦斯放散初速度煤层坚固系数f 煤层破坏类型C5 1.30.76 0.3 27.4 0.245 m C6 1.6 0.32 29.6 0.22

5、6 出 高坡隧道的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及高瓦斯,隧道主要存在的风险有坍方掉块、瓦斯突发、涌水涌泥等表 表 2 隧道瓦斯工区分段表里程段落 段落长度 (m) 主要地层岩性 瓦斯D3K338+601D3K342+060 3460 T1f1、T1f2 砂质泥岩、砂质泥岩偶夹灰岩; P2c 灰岩、砂岩、泥岩偶夹煤层 低瓦斯D3K342+06 D3K343+169 1109 P2l 砂岩、泥岩、页岩夹煤层高瓦斯 高坡隧道在D3K342+100D3K342+240,D3K343+100D3K343+169段为煤质软质岩地层大变形段,施工时应做好监控量测。三、瓦斯专项施工方案的目的和目标 为了确保瓦斯隧道施工

6、安全与质量,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通过提前制定瓦斯专项施工方案以应对瓦斯、煤层的出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四、瓦斯基本知识 1 、瓦斯的定义 瓦斯是隧道( 或矿井 )从地层中涌出的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的统称,由 gas音译而来,其成分比较复杂,它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数量不等的重烃以及微量的稀有气体等,但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俗称沼气),占80%90%沼气无色、无味、无毒,难溶于水,比空气轻,遇火即燃烧或爆炸。铁路瓦斯隧道遇到瓦斯多出现在煤系地层。瓦斯无色、无味。但若与其它芬芳族气体混合,则发出类似苹果的香味。其熔点为 - 182.5 ,沸点为- 164,在

7、标准状态下,密度为0.716kg/m3 ,相对于空气的比重为 0.554 ,因此易积聚在坑道的渗透性高,扩散速度大,约为空气的 1.6 倍,容易透过裂隙发达,结构松散的岩石。瓦斯微溶于水,溶解度为 3.5% ;极易燃烧,但不能自燃,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火能燃烧或爆炸,瓦斯无毒,但其成分中的乙烷,丙烷等气体具有麻醉性,容易使人头晕目眩、头痛,甚至昏迷,瓦斯浓度过高时,相对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能使人窒息。2 、瓦斯的特性爆炸性 瓦斯本身是不会自燃和爆炸的,但当和空气(氧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并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火,才会燃烧和发生爆炸。渗透性 瓦斯的渗透性极高,扩散速度快,其扩散性较空气高

8、1.6 倍,容易透过裂隙发达、结构松散的岩石或煤层,渗透到隧道( 或矿井 ) 开挖空间里。3 、不稳定性 瓦斯在煤体和围岩中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两种状态的瓦斯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动平衡中,当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变化时,平衡就被打破。压力升高温度降低时,部分瓦斯将由游离状态转化为吸着状态,反之,压力降温度升时,又会有部分瓦斯由吸着状态转化为游离状态。4 、窒息性 瓦斯是无毒、无色、无味的,但不适合呼吸。瓦斯浓度升高,空气中氧气浓度急剧下降,会引起人员窒息。煤矿许多瓦斯伤亡事故中,有很大部分是瓦斯窒息造成的。5 、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 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的瓦斯浓度,一定温度的引火和足够

9、的氧气。瓦斯浓度 瓦斯爆炸之所以产生,是瓦斯氧化反应剧烈发展的结果。如果生成的热量超过周围介质的吸热和散热的能力,即形成热量的积聚,促使氧化进一步发展结果就会酿成爆炸。瓦斯爆炸是有一定的浓度范围的,在新鲜空气中,当甲烷浓度低于 5%界限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此燃烧层呈浅兰色或淡青色;浓度高于16%界限时,在遇火时不爆炸也不燃烧。一般情况下,瓦斯在空气中的浓度为5%- 16%寸,才可能发生爆炸。当然,瓦斯的爆炸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瓦斯中混入某些可燃性气体时,不仅增加了爆炸性气体的总浓度,而且会使瓦斯爆炸的下限降低。当隧道(或矿井)空气中含有煤尘时,也会使瓦斯的爆炸下限降低,

10、增加爆炸的危险性。此外,瓦斯混合气体的初温越高,爆炸界限就越大。所以,当隧道(矿井)发生火灾时,高温会使原来不具备爆炸条件的瓦斯发生爆炸。但如有惰性气体混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瓦斯爆炸的危险性。少量加入惰性气体可缩小瓦斯爆炸界限,多量加入甚至能使瓦斯混合气体失去爆炸性。引火 瓦斯爆炸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高温火的存在。一般,瓦斯的引火温度为 650750c左右。明火、煤炭自燃、电气火花、炽热的安全灯网罩、吸烟、甚至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等,都足以引燃瓦斯。不同浓度的瓦斯引火温度不同,高温也可能引燃低浓度的瓦斯。由于瓦斯的热容量很大( 约空气的 2.5 倍) ,当其遇火后并不立即发生反应,需要迟延一个

11、很短的时间后才能燃烧和爆炸,这种现象称为延迟引火现象。其延迟引火的时间称为感应期,这种现象对隧道(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在使用安全炸药进行爆破时,即使爆温能高达 2000 左右,但由于爆焰存在的时间极短( 通常仅为千分之几秒 ) ,也不致将附近的瓦斯引爆。足够的氧气大量实验证明,当含瓦斯的混合气体中氧浓度降低时,瓦斯的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浓度低于 12%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即使遇到明火也不会发生爆炸。6 、瓦斯突出 瓦斯突出是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瓦斯的突然剧烈运动并造成十分巨大的动力效应现象,其机理较为复杂,但破坏性极大,易引起瓦斯爆炸等突发性自然灾害。一般认为饱含瓦斯的

12、煤层或地质构造,在构造力、地层静压力等的综合作用下积蓄了较大的弹性能量并处于平衡状态,当隧道(或矿井)施工影响造成该平衡状态下瓦斯压力体系的破坏时,巨大的弹性能量和游离瓦斯突然释放,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瓦斯混合物喷射到施工空间,造成人员窒息,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瓦斯突出与地质构造、瓦斯含量与地层压力等密切相关。7 、 瓦斯涌出形式普通涌出:煤系地层或岩层中瓦斯缓慢、均匀、长时间地向坑道内释放,这是瓦斯涌出的基本形式。瓦斯喷出:含瓦斯煤系地层的地质破碎带、空洞或裂隙中积存有大量的高压瓦斯,当坑道开挖接近时,瓦斯突然以喷出形式大量释放。煤岩与瓦斯突出:存在于地层中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和固体混合物,冲破

13、煤岩覆盖层后,大量的煤和岩石被抛出,并释放出大量的瓦斯。8 、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煤岩与瓦斯突出前后,都有地应力、瓦斯和煤岩的地质构造与力学性质的种种异常表现。归纳起来发生突出有三个主要因素:地应力、瓦斯和煤岩结构,而地应力和煤岩中瓦斯的存在是引起突出贡献的主要因素。其突出的一般规律为:( 1)突出最易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及其附近,如断层、褶曲、扭转地带、火成岩侵入区、煤层倾角骤陡、走向拐弯、层厚变化异常等地段。( 2)在开挖形成的应力集中区,应力增大,突出危险性随应力增大而增大,如坑道的上隅角,相向开挖接近区、坑道开挖分支处等。( 3)突出次数和强度,随煤层厚度和煤层倾角放散初速度高、瓦斯含量大、

14、层理紊乱,无明显节理、光泽暗淡、容易粉碎、有分枝型节理等特征。( 4)突出前常出现各种预兆,如坑道支撑压力增大;岩块迸出、掉碴、外鼓或移动加剧;煤岩与支架发生破裂声、闷雷声、折断声等;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煤尘增多;煤体及工作面温度略有下降或升高;煤质变软、干燥;顶钻夹钻等。( 5)绝大多数突出发生在掘进工序,尤其在爆破时,突出的危险性随着对煤体的震动而加剧。 突出具有延时性,其迟延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十个小时。9 、突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绝大多数瓦斯突出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内,如 : 断层、褶曲、向斜、扭转、背斜和火成岩侵入区。在地质构造带内,煤层受着强大的地质构造力的作用而积蓄大量的能量,同时破坏了

15、的煤体形成了贯通裂隙,促使瓦斯积聚,给突出创造了条件。当开挖工作接近这一区域时,在地压的参与下,煤岩中所积蓄的潜能突然释放,瓦斯突然涌出,就造成瓦斯的突出。就地质构造来讲,向斜的轴部,扭转地带的突出危险要大于背斜。10 、突出与瓦斯压力的关系 煤层中或岩体中的瓦斯含量与瓦斯的压力是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越大,突出危险越大,一般瓦斯突出发生在瓦斯压力大于 10Mpa的情况。11 、突出与地压的关系 地压力越大,突出的危险性越大。埋深增加时,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都有可能增加。此外,在应力集中区,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大幅度增加。12 、突出与地层的关系 在软弱煤层或岩层中,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较高。若煤层顶底板为坚硬而致密的岩层且厚度较大时,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