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考试辅导:监理企业改制中的误区和预拌混凝土质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939563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考试辅导:监理企业改制中的误区和预拌混凝土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监理考试辅导:监理企业改制中的误区和预拌混凝土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监理考试辅导:监理企业改制中的误区和预拌混凝土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监理考试辅导:监理企业改制中的误区和预拌混凝土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监理考试辅导:监理企业改制中的误区和预拌混凝土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理考试辅导:监理企业改制中的误区和预拌混凝土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考试辅导:监理企业改制中的误区和预拌混凝土质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理考试辅导资料:预拌混凝土质量1泵送缓凝型外加剂不可超量掺加,防止混凝土出现异常现象某搅拌站夏季施工中由于工地停电近4h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太大,搅拌站为增加坍落度而不增大水灰比,采用添加泵送剂的办法调节坍落度,但由于泵送剂掺加过多,混凝土施工后12h 不凝固。处理:通知施工单位延缓拆模并禁止上人乱踩,加强养护。混凝土凝结时间虽然延缓,但不会影响后期强度。原因分析:夏季混凝土生产用的泵送剂是一种带有缓凝组分的复合型外加剂,如果一味采用掺泵送剂来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必然将缓凝组分带入混凝土中,致使缓凝成分超量,混凝土凝结时间大大加长。防止措施:1.出现坍落度损失过大时,搅拌站技术人员应分析原因,

2、即使掺外加剂也要适量,坍落度的调整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掺加外加剂或补充少量水,不应由施工人员随意加水,防止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混凝土强度。2.可将难以调整以达到坍落度要求的混凝土降级其它工地使用。旁站心得:缓凝剂加多了的混凝土发绿,表面长绿毛。2004年10月底,一个案例,3000立方米C50混凝土大底板浇注120h后,踩上去才没有鞋印。把方方面面的人给大大地惊吓了好几天。吃不下、睡不着。请来了大牌专家,也未道出个123,不靠神仙皇帝,还是由无产者自己消化解决。事后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正常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来得高。2外加剂计量失控,混凝土出现异常状态某工程施工顶板C30 混凝土,搅拌车到达工地卸料后,发现

3、一车混凝土坍落度明显偏大并有离析现象,混凝土呈黄色。处理:将这部分异常现象混凝土全部拆除返工。原因分析:搅拌站外加剂计量部分失控,外加剂掺量严重超过正常计量值。防止措施:1.加强搅拌站各部分的维修和保养,尤其注意计量部分的检修,防止生产中某一部分的失控。2.搅拌站操作人员和质检部门加强责任心,不合格的产品或有异常状态的混凝土决不马虎出厂。3在冬春或秋冬季节交换期间施工,搅拌站应选用不同品种的外加剂,防止由于气温的突变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某工程3月初施工混凝土12层墙板C30 ,北方春季3月初由于气温不太稳定,施工时恰逢出现大风降温情况,平常最低气温为0 以上,而施工时最低温度突然降至- 10

4、,施工后发现混凝土出现近20h不凝固的问题。处理:延缓拆模板时间,加强保温养护。原因分析:泵送外加剂选用不合适。平常最低气温为0 以上可以选用不带防冻成分的泵送剂。施工时气温突降,应选用带有防冻成分的泵送剂。防止措施:1.搅拌站应备有二个以上的外加剂储备罐,分别装有不同型号的外加剂,以防在冬春或秋冬季节交换期气温不稳定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选用,防止搅拌站生产混凝土出现凝结时间偏差过大的问题发生。2.在季节交换期气温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旁站心得:这要与气象台保持密切联系,防冻剂温度每降低5度,每立方米混凝土就要增加成本1822元,对短暂的低温能避开的话,避开为省。

5、且对质量有好处。4混凝土经常出现坍落度偏大或偏小问题,影响混凝土的泵送效果和混凝土质量某些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时,经常出现混凝土坍落度偏大或偏小问题,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的泵送效果,混凝土强度离差过大。处理:搅拌站质检部门或技术部门严格管理,对混凝土出现的异常状况如坍落度加强监管,不合格的混凝土决不出厂。原因分析:1.搅拌站操作人员对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缺乏经验或责任心不强2.砂石骨料含水率不稳定或波动太大。3.试验室出具配合比不当。4.有关部门监管不力。防止措施:1.对搅拌站混凝土生产操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责任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操作工应熟练掌握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技能,如观察混凝土搅拌时电流表的电流数

6、值或观察混凝土卸料时的混凝土状态,并根据天气变化,白天黑夜等情况在生产时用水量随时予以增减以便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一个稳定数值上。2.试验室应对各种原材料的试验情况加强预控。对粗细骨料含水率情况,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情况,以及水泥和粉煤灰的需水量情况。这些原始试验资料予以分析比较,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判断以便对混凝土用水量给予调整。3.砂、石骨料堆放场地有条件的单位应设防雨棚,以便粗细骨料含水率能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避免因砂、石含水率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坍落度。4.质检部门或技术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加强混凝土的出厂检验,尤其是坍落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心得:搞好砂子堆场场地排水很重要。5同一部

7、位浇筑不得使用不同等级水泥和粉煤灰某搅拌站生产C30 基础混凝土,基础总方量为2100m3 ,厚1.1m.属于大体积基础混凝土,当混凝土生产到1/ 2 时,由于粉煤灰料仓的料已用完,搅拌站为解决“燃眉之急”临时从其他电厂调来一车级粉煤灰而原来料仓中用的是级粉煤灰。施工完后第二天发现,用级粉煤灰生产的混凝土强度明显偏低,且用级粉煤灰生产的混凝土颜色明显与其它混凝土颜色深浅不一。处理:建议施工单位加强混凝土养护,地下大体积混凝土验收执行CTBJ 146 ,验收期为90d.原因分析:同一工程部位浇筑混凝土除水泥不能不同等级混用外,粉煤灰不同厂家,不同等级也不能混用。因为不同厂家的粉煤灰存在不同的原材

8、料来源问题;同时不同等级的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含碳量等均有差别。如果在同一工程部位混用势必会造成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差异。防止措施:1.搅拌站在生产大体积、大方量混凝土时应提前做好备料准备防止出现生产中材料“断档”问题的发生。2.搅拌站严禁在同一施工部位混凝土生产中采用两种水泥或粉煤灰。心得;当一次浇注数量较大时,事先项目经理、总代和甲代一定要亲历亲为,到搅拌站看看原材料储量。免得喝药。6基础抗渗混凝土施工,应加强混凝土湿养护某工程基础混凝土C30P8 ,混凝土施工后发现凡覆盖塑料薄膜的部位没有出现裂缝,因在有钢筋部位塑料薄膜无法覆盖,混凝土出现了一些不规则的小裂缝。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处理:

9、加强混凝土不能覆盖养护部位的浇水养护,并清除钢筋部位的混凝土碎渣,以便下次浇筑混凝土的粘结。原因分析: 由于钢筋裸露部位无法覆盖塑料薄膜,施工方在混凝土养护期间没有经常向此部位进行浇水养护,使该部位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防止措施:1.推广基础混凝土尤其是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进行“即时带水养护”。尤其基础有钢筋部位塑料薄膜不能覆盖,一定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后,向这些部位加强浇水养护,以免混凝土失水后产生干缩裂缝。2.搅拌站应加强和施工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将预拌混凝土的特点介绍给施工方,以便紧密配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心得:C30做P8着实不易,C30做到P6,C40做P8就容易实现。这真难为了施工队。监理

10、考试辅导:监理企业改制中的误区党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的方针,为加快小企业的改革创造了条件。监理企业作为小企业的范畴,改制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各地许多监理单位通过改制的实践,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监理企业的改制直接影响监理行业的振兴和发展,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当前,深化监理企业的改革,做好“放小”这篇大文章亟须走出几个误区。一、“重大轻小”的误区监理单位组建的来源不同,涉及到基本建设领域的方方面面,有的挂靠或隶属于建设管理部门;有的挂靠或隶属于设计勘察单位;有的挂靠或隶属于大型国有施工企业,绝大多数是国营企业,都有自己的主管上级,在人事、财务、资产以及

11、经营决策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着上级的制约。而有些上级主管单位对“抓大”热情很高,忽视“放小”工作,形成“重大轻小”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于同体监理必须脱钩的或主动要求与上级主管单位“断奶”的监理单位,在改制的过程中,监理单位按照有关程序积极办理相关手续,提出改制的具体方案,并主动上门做上级主管领导的工作,有的还请监理协会出面游说,而上级主管单位领导却不认为监理企业改制是件大事,认为只要大企业改制了,小企业改制就会顺理成章照此办理了。(二)当监理企业在近几年来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规模,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时候,有的上级主管单位认为:这个时候的监理单位改制,实质上就是将原有

12、企业的优良资产分割出去,不仅会在经济效益方面受到损失,而且会使企业人才流失,对于企业自身的壮大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三)监理单位效益较差或仍有行业保护的监理单位,上级主管单位将监理单位当作企业人员分流和解决富余人员的中转站,监理企业也认为有棵大树好乘凉,改制以后未必好于现状,不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由于各自利益关系,上级主管单位更是不急于求成。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倾向,上级主管单位往往把监理单位作为企业自身的第三产业,说起来重要,管起来次要。在改制的过程中,采取“等一等”、“看一看”、“拖一拖”的方法,有的监理企业改制工作已经进行了两个年头仍然议而未决,进展缓慢。这种“重大轻小”的意识,是计

13、划经济养成的嗜好和习惯,除了好大喜功外,主要是“大统一”、“肉烂在锅里”的思想在作怪,对监理企业在基本建设领域和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中小企业改革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抓大放小”中只有中小企业搞活了,改革才能成功。深化中小企业改革必须转变观念,“抓大放小”不是“重大轻小”,而应“壮大扶小”,加快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步伐。殊不知,监理企业的改制仅仅是迈出了真正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他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中国加入WTO 所带来的冲击,其后的创业和发展更加艰难。如果错过当前的良好环境和机遇,等于是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我们要

14、重新审视监理企业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走出“重大轻小”的误区。二、“一卖就灵”的误区“放小”首先是对国有小企业进行改制、进行体制创新。相对于基本建设领域而言,监理企业改制成本较低,操作较为容易,社会震动较小,新体制的进入也较容易。因此有人认为,小企业改制不必正规化、程序化,否则既劳神费力,又扯不清楚。不如“清仓出货,一次甩卖”。然而事实证明,那些卖字当头,认为“一卖就灵”的想法是错误的,社会上一些搞短、平、快,卖企业的行为,其结果把国有资产变成了私有资产,不仅没有达到通过企业改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目的,反而使职工下岗人数增加,企业短期行为严重,造成了一些混乱现象。

15、因此,我们绝不可忽视监理企业的特性和改制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对监理企业的改制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突出以提供高智能服务的特点,结合市场的需求,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有利于调动以总监理工程师为骨干的全体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出发,变革企业的组织制度形式,从根本上改变小企业政企合一、产权模糊的状况。从各地改制实践看,对国有监理企业的改制大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具体形式:(一)进行公司制改组对于挂靠或隶属于建设管理部门的监理企业,可以采用出资人制度方式进行脱钩、改制,出资人制度是确定出资者与企业之间权责关系的制度。建立出资人制度,可以解脱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无限责任,有利于实现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实行政企分开。同时,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为明确企业各种经济关系提供了前提,为企业选择适当的财产组织形式打下了基础。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核实资本金总量,明确所有资本的出资者和出资人代表,然后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确定每个出资人的具体权责。(二)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法人财产制度是确定企业法人与法人财产之间权责关系的制度。确定企业法人财产制度旨在实现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确立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隶属于大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