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388961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综述摘要: 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建设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缺失,存在严重供给障碍。为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资源严重匮 乏、供给明显滞后于需求的问题,需要进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农村公共物品 供给 供给机制创新一、农村公共物品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公共物品是指在农村区域范围内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产品。按公共物品 对农村社会、经济所起的作用来划分,农村公共物品应包括:可持续发展类公共物 品,如大江大河的治理、污染、治理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防护林建设,生态保护、 民兵、计划生育、社会福利、基础教育等(注:计划生育和基础教育也可以

2、归入农村 经济发展类公共物品。;农村经济发展类公共物品,如道路、水利设施、病虫害防 治、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平台建设、行政服务、治安等;农村社会基础设施类 公共物品,如饮水、文化设施、广播电视、用电、通信、卫生防疫等,这类公共物品 供给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按是否同时具备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划分,可将公共物品分为农村纯公共 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第一种分类方法中,第和第类基本上属于纯公共物品,第 类属于准公共物品。农村公共物品对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 及破除农村、城市间巨大的差距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财富积累。加强农村公共物品

3、共计可以为农民增收穿凿条件,可以在农村地区创造出许多就 业机会,可以把农民从自我供给状态中解脱出来,大大减少农民负担,可以降低生产 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为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创造条件。2、有利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农村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滞后,社区环境及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地制约 了农户的消费需求增长,影响了农村具名综合生活质量提高。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 供给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民消费障碍,降低农民消费成本,刺激农村 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3、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条件的改善可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 和决策成本

4、在内的农业经营成本,也可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提高农业的 抗风险能力;会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可间接 或直接地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4、有利于实现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温饱问题后的广大农村,同城市发展最明显的差距表现在基本公共物品的严 重短缺。因此,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必将有效化 解城乡之间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及原因由于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总体投入不足、部分公共物品供给“过剩”、以及供给主 体的模式单一化和地区间供给的失衡性,这些使得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

5、化 的发展进程严重受阻,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原因具体可 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1、供给总体投入不足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总体性供给财政投入力度不足。长期以来,面对这样一个农业 大国,以农补工已经使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国家理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 投入,但这么多年来给予农业基建投资的数额始终偏低,据统计,1999 年和2000年 国家农业基建投资占同期国民经济各行业基建投资的比重仅为2.4%和 2.7%。同时, 我国的财政支出对于农业一直徘徊不前,我国自 1980 年后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数额 一直徘徊在 10%左右,当前,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水平仅为 3%左右,还远不及

6、 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约为 10%),尽管近年来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综 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其投入的财政力度还远远不够。2、部分公共物品供给“过剩”农村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反,一些公共物品由上级政府或地方 政府决策者根据“考核指标”、“任期政绩”来安排,一些所谓的超标准、大而无当 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纪念碑工程”仓促上马、频频问 世,表现为非生产性公共物品供给过剩。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还热衷于见效快、易出 政绩的短期公共项目和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公共产品,显然,这些产品难 以产生正面效应,而更多的是滋生负面影响

7、,加重农民的负担。3、供给主体的模式单一在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必然成为供给的主体,按照西方经济学公共物 品理论,公共物品的供给应该主要由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承担,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 从强制性的税收收入中进行预算安排,提供安全保障、宏观经济调控、收入均等分配、 基础教育、基本医疗防疫系统以及私人因无利而图所不愿提供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等公共产品。但是,由于受到财政资金的约束及过去“城乡二元 分治”格局的影响,这使得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明显匮乏。特别是近年来民营 资本有所发展之后,仍缺乏进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渠道,很难形成可操作的 PPP (公私部门合作)方案。4

8、、地区间供给失衡地区间供给失衡主要体现为城乡间的供给失衡和农村地区间的供给失衡。自建国 50 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依靠农业积累支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形 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这导致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远远落后于城 市。当前,国家政策对各地区的倾向性不同,全国农村各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也 是参差不齐,中西部农村地区以及少数东部偏远山区的供给水平普遍落后于东部沿海 的农村地区。三、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的创新综上所述,分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长期存在的供给不足问题,就其原因一方 面是由于国家财政力度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内部结构出现了 问题。在新农

9、村建设开局之后,政府虽然已经将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从城市转向农村, 但是如果仅仅依靠一味的增加投资,而缺乏相供应的给机制创新,要想满足农村对公 共物品的要求,必然会遇到严重的能力制约与管理水平制约。因此,面对农村公共物 品供给问题,我们应当打开思路,根据公共物品的特征和属性来合理的进制行供给制 度的创新。基本建议如下:1、中央政府应该对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当前中国乡镇处于高度负债状态。据中国新闻网透露,全国乡镇财政负债保守 估计也在 2000 亿元-2200亿元左右,平均每个乡镇 400万元左右,有的乡镇,负债 竟超过上千万元。 这种状态使得乡镇的主要活动绝不是提供公共物

10、品,而是要从 农村汲取资源。本来就贫瘠的农村变得更加困难。同时乡镇在压力式的体制下,为 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很容易干预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沦为空谈。这进一步削弱了公 共物品自愿供给的可能。经验表明,农村的自治在发达的地方更容易得到实现。学 者们普遍认为乡镇全面的贫困化,与我国的分税制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对乡镇进行 输血则是中央以及各上级政府的使命。转移支出是最主要的手段。专项转移,专款 专用可能是有效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途径。2、建立多元化的公共物品供给融资机制。确立了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和农村、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后,融资问题 便接踵而至。尽管原则上公共物品的供给应由政府通过财政予以解决。但是,通

11、观 世界各国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经验,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融资渠道:其一,完全在 公共财政的制度框架内解决,这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供给公共物品的方法;其二, 由政府和私人通过谈判的方式联合供给公共物品,这种公共物品通常可以通过清晰 界定产权赋予私人部分收益权;其三,由私人提供政府补贴的方式;其四,完全由 私人或非营利组织提供。因此,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 同参与的农村公共物品融资体制是最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短缺的必由之路。3、改革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引入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很容易造成需求与供给的不均衡。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过程中,完全可以引入农

12、民的意志表示。这是因为:现行的财政分权体系已使得 公共物品的供给决策可以在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环境中做出(Olsen1965),现在一个乡镇平均有2万人,征求其关于公共物品提供的偏好是可行的;同一个村子里的农民相互之间了解,可以有效的防止搭便车的行为;农民的知识水平不断 提高,已经有意识主动表达自己的要求。参考文献:1 魏建“公共产品”的强制性供给与农民负担的谈判制度,南开经济研究,19982 黎炳盛村民自治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开放时代,2001(3)3 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2(7)4 雷晓康、贾明德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对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 科版),2003(3)5 岳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山东社会科学,20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