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一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938274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www.sxzt.org2014年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A.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B.幼儿园教育纲要C.幼儿园工作规程D.幼儿园管理条例2.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双生子实验证明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 具有决定性作用。A.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生理成熟因素3.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出现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A.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B.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C.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D.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4.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欧文的幼儿园B.奥伯林的幼儿园C

2、.福禄贝尔的幼儿园D.别茨考伊的幼儿园5.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B.家长与教师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6.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7.幼儿在认识“方”“万” 和“ 日”“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由( )所致。A.观察的无序性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C.观察的跳跃性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8.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 )A.条件反射B.重学

3、记忆C.习惯化D.有意记忆9.直观行动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认知地图B.探试搜索C.尝试错误D.顿悟10.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 )A.怀抱反射B.抓握反射C.觅食反射D.吸吮反射二、名词解释1.开端计划2.质的研究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三、简答题1.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有哪些?2.性格有哪些特性?四、论述题1.简述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特点。2014年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教)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幼儿园管理条例。2.D【解析】格塞尔的双生子实验证明生理成熟因素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

4、决定性作用。3.D【解析】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引起儿童身心发展出现差异性的物质基础。4.C【解析】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办的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5.B【解析】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都是平等的教育主体。6.A【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情境言语的比重不断下降,连贯言语比重不断上升,逻辑言语与对话言语的比重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7.D【解析】幼儿的观察一般是笼统的,看得不细致是幼儿的特点和突出问题。8.C【解析】习惯化是对外源刺激的反应强度随该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以至消失,停歇一定时间后遇同样刺激又恢复反应的

5、现象。当婴儿注意一个对象时,他的心率会放慢且会将头转向刺激源,但当同一个刺激持续呈现的时候,婴儿的心率就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或将头转开。9.C【解析】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和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10.B【解析】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抓握反射,这种反射通常在出生后34个月消失。二、名词解释1.开端计划是美国自1965年起按照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开始实施的,该计划以联邦政府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2.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

6、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三、简答题1.(1)全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2)提倡终身教育;(3)倡导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现代化。2.(1)性格的完整性;(2)性格的复杂性;(3)性格的稳定性;(4)性格的可塑性。四、论述题1.整个幼儿期,儿童对自己的评价能力不高,仍处于学习评价和自我评价的阶段,其自我评价表现出以下特点:(1)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的评价。幼儿初期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往往都是成人简单的复述,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性评价。(2)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幼儿基本上是对自己的外部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而不能深入到对自己内心品质进行自我评价。(3)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幼儿的自我评价常常不是从具体事实出发,而是从情绪出发,带有主观片面性。本文来源:陕西人事考试网(http:/www.sxzt.org)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