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高中音乐说课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377265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版高中音乐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湘版高中音乐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湘版高中音乐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湘版高中音乐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湘版高中音乐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版高中音乐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版高中音乐说课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版高中音乐说课稿湘版中学音乐说课稿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总不行避开地须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老师的语言表达实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湘版中学音乐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湘版中学音乐说课稿1敬重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很兴奋能够参与此次说课活动,我说课的题目是“华夏音乐之光”,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中学一年级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第一节的内容。音乐鉴赏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实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实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反思几个方

2、面来向大家具体解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支配。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中学一年级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的内容。本单元包括中国音乐盒西方音乐两部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简要历史和成就,体会时代、文化和社会对音乐创作的影响。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节“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是每个学生必需驾驭的学问,第四单元的前三部分是根据中国应用发展的脉络设计的。“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倾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初步直销音乐与其它学科的一些关系,增进他们对综合女改过古代音乐文化的酷爱之情

3、。本课选取了八音和鸣酒狂黄莺鸣阳关三叠湘妃泪5部作品。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能辨识古代乐器钟、磬、琴、琵琶。这是为了完成智育目标。2、情感目标:能仔细倾听本课的音乐作品,体会古人的情感;能说出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的一些区分。超级化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酷爱之情,这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3、过程方法目标:能随乐曲哼唱阳关三叠、黄莺吟两首歌曲,并记住酒狂、湘妃泪的主旋律。这是为了完成美育目标。以上是我制定的本课教学目标,重点是辨别古代乐器,难点是记哼唱两首歌曲。三、学生分析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后,在鉴赏实力上应当有肯定的提高,加上是本国、本民族

4、的音乐,学生应当能对音乐的内涵有所体会。但是他们头脑中的学问并不完整、不系统,要真正的理解音乐、说出作品在节奏、调式、和声等方面特点还有一点的难度。同时,学生所喜爱的是现代流行音乐,虽然本节内容特别好听,但学生也会对本节内容会有点不喜爱,这就须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正确的引导。针对以上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状况,我制定了一下教学原则。四、教学原则1、学生主体原则:教学中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作为一名老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引领者。不能以传授为主要手段,而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2、直观性原则:音乐是直观的,必需以学生干脆倾听为主要手段。3、德育为先原则:音乐鉴赏是培育学生陶冶情

5、操,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特性为目的的,放弃了德育,鉴赏就毫无意义。有了目标和原则,教学方法才具有意义,下面我解说一下本课的教法设计。五、教法设计1、本课为一个课时,一共选编了五首乐曲,约16分钟。其中酒狂阳关三叠湘妃泪可作精听曲目。2、鉴于本节为其次学期的起始课,而且人文底蕴比较厚重,可结合历史、唐诗、宋词等进行人文教化。3、本节介绍的几首器乐曲用的乐器,可以图片作为介绍,其中古琴已被俩喝过批准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介绍要全面,要体现出肯定的人文底蕴。4、本课主要运用的设备,主要是多媒体教室,我打算用播放音乐、FLASH短片、图片,并通过分组探讨、反复仿照等手段来突出重点

6、。同时创设请讲引导学生融入音乐体验中去。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导入。用寒假中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起点,指出现代音乐中传统越来越少,要想提高个人素养,必需学习古代音乐中的精髓,那么今日我和大家一起到古代与巡游,去感受一下古代音乐作品。2、设计问题,讲授新学问。(1)问题:中国五千年文化起于何处?中国古代音乐源于何处?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出中国音乐源于“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并介绍我国古代乐器制作的精湛工艺。(2)播放乐曲八音和鸣体会楚调的韵味。播放以前要先介绍作品的时代和背景。在观赏的同事,老师展示编钟、磬的图片并指出编钟、编磬的

7、华彩乐段。乐曲时值不长,可重复一次观赏,以增加学生的感受。(3)问题:“文人四艺”是什么?那么“四艺”中关于音乐的是什么?通过学生们回答问题,介绍乐器古琴。中国古代音乐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古琴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好载体,课程汇总要具体加以介绍。播放作品酒狂,乐曲有两个版本(姚炳炎版和龚一版)最好都播放给学生们听,“借酒佯狂”的意境。让他们宰不同音响的对比下感受“托兴于酒”(4)师生互动:在听赏酒狂时,结合你学过的和了解的相关历史学问,谈谈你对乐曲的感受,与学生们进行沟通。(5)师生互动:朗诵阳关三叠,看谁感情表达的最真实,最富有音乐感。互动后比方乐曲阳关三叠。让学上体会两种表现形式上的不

8、同感受。指出音乐做能表达人们的情感。(6)播放黄莺吟,乐曲好像不如前几首作品简单被学生接受,可以由老师领唱(奏)来体会乐曲的情感。(现场表演比录音更能表达乐曲的情感,更能吸引听众)(7)课程进行到现在时间已所剩不多可简洁介绍一下“琵琶”,并播放湘妃泪在音乐声中布置作业“我们应当怎样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在音乐声中结束课程。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我照旧坚持我美育为手段,德育为目的的教学原则,课堂中重点以作品的文化内涵来感染学生,教学中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八、板书设计华夏音乐之光乐器介绍作品分析湘版中学音乐说课稿2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板书),下

9、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本课支配一课时。首先,我先要说教材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中学音乐鉴赏教材下册的一个章节,本节以观赏和探讨为主,学生通过观赏第九交响曲c小调练习曲芬兰颂这三首音乐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越来越表现人的特性和情感,作曲家追求的诗意志向的生活。依据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及浪漫派的代表作曲家,学问与技能了解19世纪欧洲的音乐,感性地知道浪漫派作品的特点,能够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过程与方法:观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探讨发言浪漫派作品的特点

10、。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观赏音乐作品,讲解代表作家及作品。方法:听选段,老师提示音响的旋律,请同学哼唱。请学生上讲台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难点: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方法:多媒体协助,小组探讨沟通并发言,老师指导并进行总结。其次,我要说教法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老师为主导的原则,实行了情境设置法,将音乐作品与相关情境结合,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点拨法,参加学生探讨,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多媒体协助教学等方法。再次,我要说学法:依据中学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

1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实行网上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课前打算: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作曲家的简介及代表作,老师打算好多媒体课件。最终,我要说的是教学过程,我打算按如下五个环节绽开:1.导入:(2分钟)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我们详细介绍了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和作曲家。而今日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浪漫主义音乐和古典音乐原委有什么不同呢?它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检查预习状况:(5分钟)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贝多芬,肖邦,西贝柳

12、斯,并运用多媒体补充介绍作曲家,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留意力,节约课堂时间。如有疏漏和不精确的地方,老师补充或订正,为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3.整体感知,课本研读:(25分钟)新课标要求:在观赏音乐的基础上,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播放乐曲,请同学整体感知,边听边思索,培育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概括实力,是教学中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听完第九交响曲,它带给你什么样的精神享受?贝多芬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2)听完C小调革命练习曲,你感觉肖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汹涌澎湃的世界?(3)芬兰颂表现芬兰受到帝俄的残暴统治,受压迫的人民的抗拒力气和对自由的剧烈渴望。由此你可以试着总结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

13、点吗?学生分组探讨并派代表发言,老师适当点拨,最终归纳总结并板书。4.拓展延长(5分钟)播放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片段各一首,请同学辨析其时期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巩固新学的学问,并增加了实践的阅历。5.老师小结:(2分钟)今日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古典向浪漫的转变,我们通过观赏和分析探讨音乐作品得到了很有意义的结论,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多听音乐,宠爱它,与它产生共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