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37612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简答题汇总内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提示;(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引起总收益的增加。(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2-2无差异曲线中,无差异的含义是什么?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提示:(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

2、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在这一概念中,无差异的含义就是对消费者来说效用是相同的,满足程度是无差别的。(2)无差异曲线具有四个重要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3-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提示:(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3、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第三,当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4-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1)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

4、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2)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在这两种情况下企业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停止调整产量,表明企业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 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要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无限大的利润。这样,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企业要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产量。5-5外部性是如何引起市场失灵的?提示:(1)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2)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活动会

5、产生一些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的成本(称为负外部性),或不由生产者或消费者获得的利益(称为正外部性)。在有负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但私人边际利益与社会边际利益仍然相同,所以,当私人边际成本=私人边际利益时,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社会边际利益。这时,从私人角度看,市场调节是有利的,但从社会角度看,不是资源配置最优。这就是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当有正外部性时,一项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但社会边际利益(包括给第三方带来的好处)大于私人边际利益。这同样是,市场调节从私人来看资源配置最优,但从社会来看并不是资源配置最优,同样是市场失灵。无论是正负外部性都会引起市场失

6、灵。6-6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提示:经济增长是GDP或人均GDP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1)制度。它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2)资源。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产量是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各种生产要素是资源,因此,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资源包括劳动与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

7、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经济增长中必然有资本的增加。(3)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子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7-7用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说明物价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提示:(1)总需求指一个经济中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总量,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与国外的需求。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总需求与物价水平成反方向变动。(2)财产效应就是物价水平的变动通过对实际财产的影响而影响实际消费。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际

8、财产减少,消费减少;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实际财产增加,消费增加。消费是总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物价水平就与总需求反方向变动,即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财产增加,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反之,亦反之。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物价水平()实际财产()消费()一总需求()。(3)利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投资。决定利率的因素主要是货币供求。当货币需求稳定时,决定利率的主要是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即流通中的货币量。货币量有名义货币量与实际货币量之分,决定利率的是实际货币供给。当名义货币量不变时,物价上升,实际货币量减少;实际货币量减少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引起投资减少。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这样,从投资的角度看,总需求与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这种关系可以总结为:物价水平()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减少()总需求()。(4)汇率效应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影响净出口。影响一国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利率。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资本从低利率地区流向高利率地区。当一国利率上升,高于世界利率水平时,资本流出,这就需要把本国货币换为国外货币,这样,在外汇市场上,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增加,从而汇率上升,汇率上升使净出口减少。净出口是总需求的一部分,净出口减少使总需求减少把这种关系归纳起来就是:物价水平()利率()汇率()净出口()总需求()。8-8简要说明乘数理论。提

10、示:(1)乘数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支出增加量之间的比率。(2)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支出增加量之比就是乘数。如果以a代表乘数,则有:a=1/1-c。该公式表明了,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更多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得更多。(3)乘数发生作用是需要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支出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如果社会上各种资源已经

11、得到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原料或交通)存在着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状态”,乘数也无法发挥作用。此外,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即当自发总支出增加时,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要大于最初自发总支出的增加;当自发总支出减少时,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支出的减少。9-9用IsLM模型说明投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提示:(1)ISLM模型是说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模型。(2)投资的变动会引起自发总支出变动, 自发总支出的变动则引起IS曲线的平行移动,从而就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这就是,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

12、,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从IS0移动到IS1),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从Y0增加到Y1),利率上升(从i0上升为i1);反之,自发总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从IS0移动到IS2),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从Y0减少到Y2),利率下降(从i0下降为i2)。10-10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国内消费和投资增加而引起的总需求增加与由于出口增加而引起的总需求增加,对宏观经济均衡有什么不同影响?提示:(1)总需求的变动来自国内总需求(消费与投资)的变动和出口的变动。(2)国内总需求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就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同时也会使贸易收支状况恶化(即贸易收支盈余减少或赤

13、字增加)。(3)如果总需求的变动是由于出口的变动引起的,宏观经济均衡的变动与国内总需求引起的变动有所不同。这就在于出口的增加提高了对国内产品的需求,从而总需求增加,并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但由于这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是由出口增加引起的。一般来说,出口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不会全用于进口(即边际进口倾向是小于1的),所以,贸易收支状况改善(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1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

14、资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2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提示:(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

15、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 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简要说明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提示:(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定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

16、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第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方法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而实证方法也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