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规章制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936838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SE管理规章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HSE管理规章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HSE管理规章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HSE管理规章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HSE管理规章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SE管理规章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E管理规章制度(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SE管理制度目 录HSE管理制度平安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71.目的2.适用*围3.教育形式4.平安教育内容特殊工种管理制度.91.目的2.适用*围3.责任者4.程序出入现场管理制度.111.目的2.适用*围3.出入现场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交通管理制度.131.目的2. 适用*围3.施工现场交通管理平安标志及警告牌管理制度.141.目的2.适用*围3.平安标志警告牌管理内容4.监视检查平安装备管理制度.151.目的2.适用*围3.技术革新4.设置相应的平安装置或设施5进展预防性检验6.检修与保养7.合理组织作业8.发放个人劳动保护用品HSE例会和检查评比制度.171.目的2.适用*围3.HSE例

2、会4.HSE检查5.评比HSE奖罚制度.181.目的2.执行标准3.奖罚执行人4.奖罚方法5.奖罚细则作业平安管理制度.211.目的2.适用*围3.作业平安规*规程4.高处作业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6.操作平台7.洞口和临边防护8.坡道和梯子9.材料的搬运10.平安用电11.起重作业12.施工机具和手开工具平安13.焊接和切割14.设备材料堆放及仓库平安文明施工与环境管理制度.341.目的2.适用*围3.编制依据及适用法规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分工5.文明施工管理6.环境管理现场保卫与防火管理制度.371.目的2.适用*围3.工程现场保卫及消防工作分工4.消防管理5.现场设立防火区6.火灾事

3、故处理动火作业审批制度.401.目的2.平安用火管理的*围3.动火级别划分4.动火作业的审批5.动火作业过程的平安监视6.动火作业人员的资格与权限。7.动火监护人的资格和职责施工机具平安管理制度.431.目的2.适用*围3.平安管理内容平安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1.目的提高全员对平安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平安技术水平,提高全员的平安意识,经培训考试后,持证上岗。2.适用*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程全体员工。3.教育形式3.1.三级教育3.1.1.公司HSE教育3.1.2.工程部HSE教育3.1.3.班组HSE教育3.2.日常平安教育4.平安教育内容4.1.平安意识教育平安意识的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员工对平安

4、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先进的HSE管理理念,员工的生命是第一重要的。只有平安第一,每一件工作做好才是完美的;所有的工作都存在危险,但所有的事故与伤害是可以预防的,平安是每个员工的责任。4.2.法制教育4.2.1.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体员工进展劳动法、平安生产法、建筑施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和遵纪守法的教育,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违章指挥,伤害他人就是犯罪。4.2.2.在开展法制教育中还要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对员工进展教育,让全体员工吸取血的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4.3.劳动纪律教育主要是使全体员工懂得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对实现平安生产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平安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是贯彻平安生产方针,

5、减少伤亡事故,实现平安生产的重要保证。4.4.平安知识教育对全体员工进展施工方法、危险区域平安防护的根本知识、机械设备平安知识、用电、高处作业平安知识、平安防护知识、消防灭火器材和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的教育。4.5.平安技能教育结合各工种的专业特点,实现平安操作平安防护所必须具备的根本知识的教育。包括各工种平安技术、劳动卫生和平安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展专门的平安技术培训,并经国家平安生产监视管理局或质量技术监视局等有关部门考核发证后持证上岗。4.6.按工程要求,HSE管理要进展以下重点教育。4.6.1.高处施工时,要做好穿插作业物体打击平安防*措施的教育。4.6.2.露天作业,在钢构造框架

6、上、高温或雨天、台风等条件下作业时,做好平安用电及防高空坠落措施的教育。4.6.3.民工进入现场施工,要进展平安意识和自我平安保护意识教育。4.6.4.工程施工中要将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结合相应的平安施工要求进展培训。4.7.平安培训考核4.7.1.对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进展入场三级平安教育,考核合格前方可进入现场施工。考题及标准答案由工程部HSE部门统一制定,并归入培训工作档案。4.7.2.每项培训完成后,对考试不合格者,要进展再次培训和补考,至合格为止。特殊工种管理制度1.目的规定特殊工种平安管理要求。2.适用*围本制度仅适用于本工程特殊工种管理。3.责任者平安部、工程部、特种作业

7、人员。4.程序4.1特殊工种的*围4.1.1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4.1.2厂区内机动车辆驾驶;4.1.3压力容器操作; 4.1.4高、低压电工;4.1.5电焊、气割。4.2特种作业人员根本条件4.2.1年龄满18岁,身体安康,无阻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4.2.2具备相应工种的平安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平安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4.2.3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4.3特殊工种人员的监视与管理4.3.1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4.3.2工程平安部必须建立特殊工种人员档案。4.3.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工程部将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4.3.3.1未按规定承受

8、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4.3.3.2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两次以上的;4.3.3.3经区级医院确认安康状况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4.3.3.4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重新进展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前方可上岗作业。4.4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平安操作,对于违章作业的,工程部将对其班组、本人进展严格处分。出入现场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正常施工及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2.适用*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程全体员工、车辆、工机具、材料等进出现场管理。3.出入现场管理制度3.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在通过大门时,都应服从门卫检查出入证胸卡并登

9、记。门卫需查看其合法出入证胸卡是否按工程要求的正确方式佩戴,并确信其出入证不是假的或他人所遗失的。3.2.门卫有权阻止、拒绝或制止任何不佩戴出入证的人员及其他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门卫有权没收任何冒用的或假的出入证。3.3.来访者当有访问者来现场时,应到门卫处主动登记。门卫须阻止以下人员或携带物进入施工现场:l 在工作时间内拜访工人者l 小贩子l 醉酒者l 有精神病病症的人l 未成年人l 宠物3.4.设备材料出入管理设备和材料(包括施工机具及施工周转材料),无论归属,都不允许随便从现场运出。各施工队假设要将设备和材料调离施工现场,应填写一份设备材料出门证由工程部或业主批准。但凡携带设备材

10、料出大门者,都应出示出门证,在被放行之前,由门卫按照出门证进展查验。凡需运设备材料出门的班组,工程用设备材料外运须经设材部批准;施工机具及施工周转材料外运者须经施工经理批准。3.5.人员检查在必要时,门卫有权检查每位雇员或来访者携带的物品。严禁个人将工程器材、图纸资料不经批准带出工地。3.6.车辆出入所有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都应在门卫处登记。所有的车辆都应按现场规定的交通规章通行,任何违章行为都应被制止,并驱出现场。施工现场交通管理制度1.目的实行施工现场内施工车辆登记通行,制止外单位工程用车未登记批准进入施工现场。2. 适用*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程各种施工用机动车辆。3.施工现场交通管理3.1.

11、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各种机动车辆,需在门卫处登记。3.2.所有车辆在场内限速5KM/h、限高4.5米。3.3.所有车辆和施工人员按现场工程部指定的道路和规定通行。3.4.除正在使用的车辆外,所有的车辆应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区域;机动车和其他车辆在作业时,应尽量靠马路边,留出应急用的人行通道。必须占用主干道路和施工主要通道,必须办理相应的手续,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设立平安警示牌,方可占道作业。3.5.施工区道路必须保持畅通。凡需断路的施工,必须经业主或工程部批准前方可施工。断路应事先公告,并按规定设置明显标志和围栏;夜间应有人值守或有明显警告标志,施工应限定时间完成和恢复道路原来状态。平安标志及警告牌管

12、理制度1.目的提高员工和行驶车辆驾驶员的警觉,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危险或事故。2.适用*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程各种危险部位的警告。3.平安标志警告牌管理内容3.1.高处作业、主要平安通道、吊装作业、易燃易爆场所作业、有毒有害环境作业、基坑作业、射线探伤作业、电气维修、危险物品储存、地下有物、平安设施等,均需设立平安标志牌或警示、戒备区。3.2.所有的警示由工程部统一考虑放置。平安标志、警示牌、戒备区一经设置,任何人不得随意损坏和挪动。需要临时撤除时,需经工程部专职平安管理人员批准前方可撤除,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3.3.进入现场的所有员工和车辆,必须认真遵守各类平安标志、警示牌、戒备区的要求,自觉按所提示的信息,规*自己的行为。3.4.凡设立的戒备区域,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入内。4.监视检查4.1.工程部的全体员工均有责任监视,对随意挪动或损坏的现象均有权制止。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