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局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预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9359053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8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电局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供电局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供电局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供电局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供电局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电局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局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预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总则41.1 编制目的51.2 编制依据51.3 适用范围41.4 工作原则41.5 与其他预案的关系42风险与资源分析52.1 风险源分析52.2 应急资源分析53 突发事件分级54 组织机构及职责64.1组织机构84.2工作职责85 预防与预警75.1 预警分级85.2 预警监测75.3 预警发布及行动85.3.2预警行动85.4 预警调整与解除86 应急响应与处置86.1 应急响应分级86.2 信息报告86.3 响应程序96.4 应急结束106.5 信息发布106.6 后期处置117 应急保障117.1应急队伍117.2应急物资与装备117.3通信与信息117.4 经费117.

2、5其他 118 附则119 附件12附件1 政府及上级部门应急联系清单12附件2 供电局应急部门联系清单12附件3 局下属各单位及各县公司应急联系清单14附件4应急相关工作单15附件5 应急相关流程图17附件6 供电局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信息快速报告单20附件7应急队伍人员名单20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迅速、有序、妥善处置发生在我局生产场所的蓄意破坏事件,指导和规范各类蓄意破坏事件的处置工作,维护企业安全和社会稳定,保证供电局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预案的引用而成为本预案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预案,然而,鼓励根据本预案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预案。l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l 省电力设施保护条例l 省保安服务管理条例l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设施保卫管理办法l 电网公司内部保卫管理标准l 电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管理规定(试行)l 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l 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l 电网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l 电网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l 电网公司供电局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所称的蓄意破坏事件是指犯

4、罪团伙、破坏分子在我局所管辖的内部实施盗抢、冲击、围攻、恐怖袭击等危害或危及局公共安全、设施安全、人身安全,造成社会较大影响的事件。适用于局电网系统发生的达到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标准的蓄意破坏事件,即启动本预案。1.4 工作原则l 在蓄意破坏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快速、高效地处置蓄意破坏事件。l 统一指挥,快速行动。在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调配下,各应急力量快速就位,按照预案规定的应急任务和应急职责,快速地开展蓄意破坏事件应急处置行动。l 管控现场,有序疏散。在蓄意破坏事件现场设定管制范围,限制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有序疏散管制范围内的人员,有效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l 依靠政府,全面

5、协助。在蓄意破坏事件处置过程中,应以政府的公安、武警等专业力量为主,事发单位应在依靠政府应急力量的同时,为其提供翔实的场所资料和全面的后勤支持。l 优先救人,快速恢复。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尽一切努力挽救人员生命,在条件允许时,尽快恢复受损设备、设施,保障电力的输送与供应。1.5 与其他预案的关系本预案是供电局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之一,当局发生蓄意破坏事件时,由本预案负责处置蓄意破坏事件。在蓄意破坏事件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等次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本预案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需要政府及局其它专项应急预案的配合:1.5.1与政府预案的关系当局发生蓄意破坏事件时,由本预案配

6、合当地政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指挥、协调行动。1.5.2与我局其它专项应急预案的关系本预案负责应对和处置我局范围内发生蓄意破坏事件,即当我局发生蓄意破坏事件时,启动本预案,本预案可能配合或者需要配合的我局其它专项应急预案包括:l 供电局人身事故应急预案l 供电局电网事故应急预案l 供电局设备事故应急预案l 供电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l 供电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l 供电局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预案1.5.3与上下级预案的关系l 当局发生的蓄意破坏事件为级及以上时,由本预案与供电局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电网公司生产场所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衔接和配合。l 当局发生的蓄意破坏事件为IV级及以上时,应按本预

7、案及事件发生单位的外力破坏事件现场处置方案进行联合处置,由本预案指挥、协调下级相关应急预案的应急处置工作。2风险与资源分析2.1 风险源分析(1)犯罪团伙、破坏分子为达到破坏国家重要电力设施、侵占国家账产的目的,企图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电力系统的枢纽变电站、电力调度中心等重要场所采取盗抢、冲击、围攻、恐怖袭击等手段,导致电力设施损毁、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2)外部冲突或者意外事件引发犯罪团伙、破坏分子对电力生产、办公场所采取爆炸、纵火、投毒等手段进行打击报复的突发事件,导致电力设施损毁、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3)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均可能成为犯罪团伙绑架、暗杀或者劫持的目标。2.2 应急资源分

8、析局发生蓄意破坏事件应急主要可利用资源分为内部、外部和物资、装备三部分。2.2.1内部应急资源l 局专业管理部门人员;l 局各部门、所队(班组)兼职保卫人员;l 局蓄意破坏事件发生单位现场管理、工作人员;l 局下属各市、县公司的专业管理人员、兼职保卫员等。2.2.2外部应急资源l 蓄意破坏事件发生单位所在地公安、消防、部队、医疗单位;l 万祥物业公司秩序维大队保安人员。2.2.3物资和装备资源l 蓄意破坏事件发生单位现场配置的安保设施、设备、器材;l 当地政府各级部门可提供的各类物资和装备;l 任何在社会上可以迅速购买、租赁或借用的物资和装备;l 局下属各市、县公司储备用于应急救援的物资和装备

9、。3 突发事件分级按照蓄意破坏事件的严重程度,蓄意破坏事件分为一般蓄意破坏事件、较大蓄意破坏事件、重大蓄意破坏事件和特别重大蓄意破坏事件四个级别。(1)满足下列情形之一的蓄意破坏事件,为一般蓄意破坏事件:发生3人以下(不包含本数,下同)轻伤的蓄意破坏事件;发生10万以上50万元(含本数,下同)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蓄意破坏事件。(2)满足下列情形之一的蓄意破坏事件,为较大蓄意破坏事件:发生3人以上5人以下轻伤的蓄意破坏事件;(3)满足下列情形之一的蓄意破坏事件,为重大蓄意破坏事件:发生1人至3人重伤,5人以上轻伤的蓄意破坏事件;较大社会影响的蓄意破坏事件。(4)满足下列情形之一的蓄意破坏事件,为特

10、别重大蓄意破坏事件:发生1人以上死亡,或者4人以上重伤的蓄意破坏事件;发生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蓄意破坏事件。严重社会影响的蓄意破坏事件。4 组织机构及职责4.1组织机构4.1.1当局发生蓄意破坏事件需要启动本预案时,由局应急指挥中心组建或者授权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当本预案停止后,解散蓄意破坏事件应急指挥中心。4.1.2蓄意破坏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成员组成。总指挥由分管副局长担任;保卫科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及单位负责人担任。4.1.3当局发生的蓄意破坏事件为级或级应急响应时,由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预案的实施。4.1.4当局发生的蓄意破坏事件为级或级级应

11、急响应时,由总指挥负责组织、协调本预案的实施。4.1.5应急状态下成立的临时机构启动应急响应后,蓄意破坏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应急预案或会议决议设置应急工作组,根据需要在事发单位成立现场协调组或现场指挥中心。蓄意破坏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一般设置通信联络工作组、信息处理工作组、后勤保障工作组和善后处理工作组。图一:蓄意破坏事件应急组织机构组成图4.2工作职责4.2.1蓄意破坏事件应急指挥中心(1)负责按照本预案指挥蓄意破坏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负责指导、协调下属各单位蓄意破坏事件应急处置工作;(3)负责向局应急指挥中心报告蓄意破坏事件应急处置进展情况;(4)负责协助、配合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开展

12、应急处置工作。4.2.2应急处置工作组(1)为应急指挥提供辅助决策,落实应急指挥中心决议和部署,组织开展应急处置;(2)协调、管理蓄意破坏事件现场救援和抢修工作;(3)研究蓄意破坏事件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抢险方案。4.2.3现场协调组或现场指挥中心(1)现场协调组代表应急指挥中心在现场行使指导协调职权。(2)现场指挥中心代表应急指挥中心在现场行使应急指挥职权。4.2.4通信联络工作组(1)负责与蓄意破坏事件的事发现场和事发单位建立通信联络,掌握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2)负责与指挥中心其他各工作组建立通信联络;(3)负责与政府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建立通信联络;(4)负责按需要联系医疗机构;(5)负责

13、应急指挥中心安排的各项通信联络工作。4.2.5信息处理工作组(1)负责接收事发单位报送的应急信息;(2)负责向局应急办公室报送应急信息;(3)负责各类应急信息的收集、汇总和编辑;(4)负责记录应急指挥工作过程信息。4.2.6后勤保障工作组(1)负责文件、资料等的打印、复印、递送;(2)负责应急物资(如急救药品、通信器材等)的采购和调配;(3)负责协调车辆,保障应急人员、应急物资的运送。4.2.7善后处理工作组(1)负责消除蓄意破坏事件影响,协调生产秩序的恢复;(2)负责组织、协调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慰问和补偿工作。5 预防与预警5.1 预警分级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预警分为四个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

14、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1)特大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构成红色预警。(2)重大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构成橙色预警。(3)较大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构成黄色预警。(4)一般生产场所蓄意破坏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构成蓝色预警。5.2 预警监测5.2.1专业管理部门明确蓄意破坏风险监测的内容和监测的责任人员,对有可能发生的蓄意破坏事件进行风险监测,及时掌握蓄意破坏事件的风险变化情况,为预警提供支持信息,预警支持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获取:(1)专业管理部门通过风险监测和风险分析获得的数据;(2)上级应急办、专业管理部门向下传达的信息;(3)局应急办传达和转送的信息;(4)下级应急办、专业管理部门或生产现场上报的信息;(5)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等。5.2.2专业管理部门在收到政府部门的预警通知(或具有预警性质的明电等)时,应及时转至局应急办,专业管理部门根据情况转发至预警涉及的相关部门、单位。5.2.3专业管理部门在获取预警支持信息后,应当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必要时由应急办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商,对蓄意破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5.2.4任何人员未经授权,均不得对外传播或散布接触到的预警支持信息和预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