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蜂飞舞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9347521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蜂飞舞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野蜂飞舞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野蜂飞舞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野蜂飞舞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野蜂飞舞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蜂飞舞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野蜂飞舞教学设计(聆听课)一、作品分析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乐曲选自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是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于1900年创作了这部歌剧。歌剧叙述萨旦王喜获王子后,因听信奸人的恶意中伤,将王后和王子装在桶里投入大海。但王后母子漂流到一个孤岛上幸存下来,王子成长一个勇敢、英俊的青年。某日,王子救了一只被鹰袭击的天鹅,不料天鹅竟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在公主的帮助下,王子化作一只野蜂去寻找父王。这时萨旦王也派人寻找无辜的王后和王子,但奸人却千方百计阻止萨旦王。于是化作野蜂的王子痛蜇奸人。全剧最后在团圆与欢乐的氛围中结束。野蜂飞舞,a小调,活泼的快板

2、。乐曲从快速下行的半音阶开始,形象地表现出野蜂呼啸飞行而至的场景。然后是上下翻滚的音流,旋律忽高忽低,力度时强时弱,生动地描绘了野蜂振翅疾飞、盘旋飞舞的形象。之后,旋律轻快而有力,表现变成野蜂的王子痛蜇坏人的情景。接着,又回到了第一主题。最后,半音阶上升乐句,力度减弱,则描写野蜂的离去,渐渐消失在远方此曲用小提琴或长笛独奏时,更能生动地表达出野蜂振翅疾飞的情景。不同版本的演奏,在速度方面会有很大差别。二、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速度、力度在塑造音乐形象时的作用。2. 能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借助肢体动作、语言、线条、图形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3.喜欢这首音乐作品,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三、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野蜂形象。教学难点:能够感受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四、教学过程:(一)听辨音乐形象,揭示课题1. 听辨音乐形象出示图片:三种动物大象、野蜂、小猴。师:同学们,图中有三种动物,老师给大家听一段音乐,你们听,音乐表现的是哪种动物?播放音乐片段(野蜂盘旋飞舞)。学生听辨出音乐所表现的动物是野蜂。师:大家都选对了。2. 揭示课题点击出示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管弦乐合奏曲野蜂飞舞,让我们听听,乐曲中野蜂飞行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播放全曲,学生聆听。学生听辩出乐曲中野蜂飞行的速度是快的。师:这些野蜂飞得这么快,到底要去干什么呢?(二)介绍故

4、事梗概和作曲家,感受本曲的音乐表现内容1. 老师讲故事。师: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这个故事来自一部歌剧萨旦王的故事:萨旦王外出打仗,没见到儿子出生。两个坏人诬告皇后生下的是一只怪物。萨旦王听信谗言,将皇后和王子装在木桶里投入大海。多年以后,王子长成一个勇敢的青年。在一位公主的帮助下,王子变成野蜂去寻找父王。此时,萨旦王也派人寻找皇后和王子,但坏人却千方百计地阻止。于是,变成野蜂的王子痛蜇坏人。最后,全剧在团圆与欢乐的氛围中结束。2. 介绍作曲家师:这部歌剧,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创作的。野蜂飞舞这首乐曲是第二幕第一场中的插曲。(三)欣赏乐曲第一部分1. 聆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做动作,

5、表现听到的野蜂形象。师:让我们先来听乐曲的第一部分,请你们边听边做动作,体会“变成野蜂的王子急着去寻找父王”的形象。2. 说一说:(1)启发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提问:第一部分音乐什么情绪?启发学生回答(紧张的、兴奋的情绪)(2)乐曲的节奏是舒展的还是紧凑的?学生说出乐曲的节奏是紧凑的。师:紧凑的、连续不断的节奏型,让我们感觉到野蜂振动翅膀的音乐形象。3. 启发学生用语言和线条表现音乐形象。提问:野蜂是怎样飞的?是什么样的路线?出示两种线条:直线、曲线。学生选择出野蜂的飞行路线:曲线,并用语言描述。师:你们说得很好!野蜂忽高忽低地飞。它们的飞行路线不是直的,而是曲线形的。再听第一部分音乐,请你们

6、边听边音乐边用笔和纸把野蜂的飞行路线画出来。4.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力度上的变化。提问:乐曲表现的野蜂是一只还是很多只?聆听音乐,启发学生回答(有时多,有时少)。师:答对了。这是由于乐曲力度上的变化。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吧。播放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四)欣赏乐曲第二部分1. 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提问: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不同?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启发学生说出:第二部分的音乐表现出野蜂痛蜇坏人的情景,情绪更加愤怒、坚决。2. 聆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做动作,表现野蜂刺蜇的动作。播放第二部分音乐,随音乐做刺蜇的动作。3. 聆听音乐,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图形表示第二部分音乐形

7、象。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出示图形:圆形、倒三角形。学生会选出倒三角形。师:同学们真棒,你们选对了。用倒三角形可以突出第二部分音乐中短促的跳音。(五)欣赏结尾部分音乐聆听结尾部分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力度渐弱。提问:乐曲的结尾,野蜂越飞越近还是越飞越远?你能说说为什么吗?播放结尾部分音乐。学生聆听后,回答出:野蜂越飞越远。(六)完整欣赏1. 感受乐曲的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欣赏视频(管弦乐合奏)。2. 学生判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体会乐曲速度、力度、旋律的特点。出示备选答案:A 速度快,力度强弱多变,旋律起伏较大。B 速度慢,力度强,旋律平稳进行。学生选出正确答案:A。(七)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野蜂飞舞这首管弦乐曲,还了解到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它的作者: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一位了不起的作曲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