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346460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12页Q黑龙江中移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管理体系企业标准文件号:QB/HZYGC-3W03-2010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2010年6月30日发布 2010年6月30日实施目 录第一章 指导书说明. . . . . . . . . . . . . . . . . . .2第二章 安全操作要求. . . . . . . . . . . . . . . . . .4第三章 熔接的重要参数. . . . . . . . . . . . . . . . .5第四章 熔接前的准备工作. . . . . . . . . . . . . . . .6第五章 熔 接. . . . . . . . .

2、 . . . . . . . . . . . .7第六章 熔接后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8第七章 影响接续质量的主要因素. . . . . . . . . . . . .9 第一章 指导书说明1.1本指导书的依据:YDJ44-89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1.2本指导书适用于线路维护范围内通信光缆熔接过程的施工,是光缆熔接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操作规范。1.3熔接不仅要求维护人员技术熟练,而且要求施工组织严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施工的时间。对于光缆传输线路,据统计,故障发生率最高的是在接头部位,这些故障如光纤接头劣化

3、、断裂、绝缘不良、等。故障与光缆接续工艺、责任性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接续工序是熔接过程的监控点,还有剥纤、切纤 盘纤 补强保护都是熔接过程的监控点。1.4熔接前请认真阅读光缆熔接作业指导书,按规程进行操作。准备熔接1.5熔接流程图; 接续位置的确定光缆护套开剥处理 检查光纤芯数,进行光纤对号,核对光纤色标是否有误 加强芯,金属护套等接续处理光纤的接续 光纤连接损耗的监测、评价光纤余留长度的收容处理 测试接续不合格熔接完成清理现场光缆接头护套的密封处理光缆接头的安装固定测试接续合格第二章 安全操作要求以下内容规定了光缆熔接操作时,所应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光缆熔接操作的人员,必须经严格培训,

4、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各种安全注意事项,方可进行设备(光纤熔接机)的安装及光缆熔接操作。以下符号,用以提示在进行安装操作时应遵守的安全事项。安全(环境)警示牌注意事项安全符号含义 通用警告符号:提示一般安全事项 防静电符号:提示设备对静电敏感 当心触电符号:提示危险电压 当心微波符号:提示强电磁场 当心激光符号:提示强激光束安全(环境)提示分以下级别:危险、严禁、小心、注意。*危险:在光缆熔接中遇到高压电源或电缆时我们要做好防范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或通过潮湿物体间接接触高压所带来的危险。忽视安全告诫,就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严禁:1.光纤接续的环境必须清洁、干燥,应在光缆熔接车内或在帐篷内进行操作

5、,严禁露天作业. 2.光纤端面制备完毕后,不允许进行套入缩管操作.*小心:1.剖纤应小心操作,忽视安全告诫,就有可能发生损坏设备,严重者发生质量事故。 2.切纤要调节好刀压,要边调边试,刀压过大容易断纤,刀压过低容易产生偏角.*注意:1.盘纤应注意曲率半径大于6厘米(国标7.5厘米),忽视安全告诫,就有可能发生损坏设备,严重者发生质量故障。 2.盘缆应注意曲率半径大于光缆外径的15倍 3.熔接机要在熔接环境中放置15分钟以上 4.熔接前要进行放电实验第三章 熔接的重要参数 3.1 本征参数 3.1.1模场直径 9微米-10微米(容限1微米)3.1.2 包层直径 125微米(容限3微米)3.1.

6、3包层不圆度 不大于2%3.1.4 模场同心度 不大于6%3.2 非本征参数3.2.1轴心错位 每偏离1微米,增加衰耗0.41dB3.2.2轴心倾斜 每倾斜1度,增加衰耗0.6dB3.2.3 曲率半径 不大于60毫米(国标75毫米) 特种光纤30毫米(PA) 15毫米(UA)3.3其它参考参数3.3.1 光纤的传输损耗 0.2 dB/km3.3.2 FC型连接器损耗 0.3 dB3.3.3 熔点平均损耗 0.1dB3.3.4 光纤配线板损耗 2 dB3.3.5 光学损耗裕量 2 dB3.3.6 最大中继段光学损耗值 26 dB3.3.7 PMD链路值 不大于0.1ps/km第四章 熔接前的准备

7、工作4.1设备、工具等:钳子、缩管、螺丝刀、帐篷、光纤熔接机、剖刀(横剖刀、纵剖刀)、切刀 清洁剂、清洁纸和清洁棉 米勒钳.4.2操作步骤:检查接头盒、检查光缆、剖外护层、去屏蔽及填充物剖束管、套束管、剥纤、切纤。4.2.1 检查光缆余长是否符合接续要求,光缆的布放端别是否正确,接头盒是否符合要求配件是否齐全,并做好记录.4.2.2 剖光缆外护层 用横剖刀和纵剖刀开剥光缆外护层,开剥长度在1.25米左右.4.2.3 去除屏蔽物和所有填充物,用清洁棉擦拭干净.剪断加强芯,余留长度视接头盒的情况确定,应当注意:加强芯一定要固定牢靠,绝对不允许松动.4.2.4 剖光纤束管 剖除光纤束管,长度在60公

8、分左右.4.2.5 剥除光纤涂层 左手握紧光纤,是指水平,防止打滑,剖纤钳要握稳,剖纤要快.剖纤钳要与光线垂直,上方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然后用钳口轻轻卡住光纤,右手随之用力,顺光线轴向平推出去,整个过程要自然流畅,一气呵成,长度在20毫米左右4.2.6 裸纤清洁 观察光线剥除部分的涂覆层是否全部剥除,若有残留应重剥,如有少量的不易剔出的涂覆层,可用棉球沾适量的酒精边浸边逐步擦除.将棉花撕成层面平整的扇形小块,沾少许酒精折成V型夹住已剥覆的光纤,顺光纤轴向擦拭,力争一次成功,一块棉花使用不得超过3次,防止纤芯二次污染.4.2.7 裸纤切割 切割是端面制备中最关键的过程,一定要选用精密优良的切刀,首

9、先要清洁切刀,调整切刀位置,切刀摆放要平稳,切割时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和裂痕,切断长度在5毫米左右(对于0.25mm光纤的切割长度8mm-16mm,对于0.9mm的光纤只能是16mm).4.2.8注意 裸纤清洁 切割和熔接时间应该紧密,不可间隔过长,特别是已经制备的端面,切勿放在空气中.移动时要轻拿轻放,防止与其他物件擦碰,在接续中应根据环境对切刀 V型槽 压板 刀刃等进行清洁.第五章 熔 接5.1设备、工具等:光纤熔接机、缩管、清洁剂、清洁棉、OTDR、发电机。5.2 采用高性能的光纤熔接机。5.3 使熔接机进入熔接状态。5.3.1 熔接前根据光纤的材料和类型设置好预

10、熔和主熔电流等参数5.3.2 熔接开始前要进行放电试验。5.3.3 使用前应使熔接机在熔接环境中放置15分钟以上,重新设置熔接机的放电电压。5.3.4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采用自动熔接程序。5.4 将光线放入V型槽, 距离15至20微米,预热,熔接.放电时间在1秒左右。5.5 熔接过程中应注意细节。5.5.1熔接过程中,即时清结熔接机, V型槽,电极,物镜,熔接室.注意观察气泡 过细 过粗 虚熔 分离等。5.5.2 如果出现虚熔,检查光纤材料型号,切刀和熔接机是否有灰,电极氧化状况,如均无问题适当提高熔接机电流.5.5.3 补强保护 热缩管应该在剥覆前穿入,绝对禁止在端面制备后穿入.5.6盘

11、纤 5.6.1盘纤是一门技术,科学的盘纤方法,可使光纤布局合理,附加损耗小.经得起时间和恶劣环境的考验,避免挤压.5.6.2 盘纤方法 先中间后两边 即先将热缩后的套管逐个放入固定槽中 然后再处理两侧余纤 如个别光线过长或果断时 可将其放在最后处理.第六章 熔接后的要求6.1 接续衰耗测试 6.1.1接续过程中要实时跟踪监测6.1.2 每磁盘纤后对所盘光线进行例检,已确定附加损耗.6.1.3 封盒前进行统测6.1.4封盒后进行最后检测6.1.5 保存测试纪录6.1.6 衰耗值: OTDR双向测试平均值不大于0.08dB6.1.7 对于熔接损耗值为负值的光纤接头,可视其为合格,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重

12、接。6.1.8 对于模场直径一致性比较好的光纤,只作单向测试即可。6.2 接头盒封装6.2.1 固定加强芯6.2.2按要求接检测尾缆6.2.3 按接头盒说明书要求封装6.3 收尾6.3.1 将接头盒放置在固定位置,管道内需要按设计要求固定6.3.2 余缆要盘成直径50公分或60公分的盘圆,管道内需缠彩色胶带并按设计要求固定,直埋光缆平放在接头盒两侧.6.3.3 直埋光缆上方60公分处铺设4块水泥盖板.6.4 中继段全程测试6.4.1 中继段全程测试用OTDR 光源(光功率计)进行双向测试6.4.2 要求衰耗值不大于0.22dB/km(1550窗口) 6.4.3.熔接工作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 第七章 影响接续质量的主要因素7.1 本征因素: 模场直径 包层直径 包层不圆度 纤芯同心度等7.2 非本征因素: 轴心错位 端面分离 轴心倾斜 端面平整度光纤物理变形等7.3 其他因素: 操作水平 操作步骤 盘纤工艺 熔接机电极 参数设置工作环境等7.4提高接续质量的主要措施7.4.1 尽量选用同一批次的光缆,期模场直径基本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