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证热选题论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934518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考证热选题论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考证热选题论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考证热选题论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考证热选题论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考证热选题论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考证热选题论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考证热选题论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论证学期:2009-2010第二学期 班级:社工081 老师:钱雪飞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作业:选题论证课题:大学生“考证热”的调查研究(以南通大学为例)组员:许沁(0803022006)王姗姗(0803022007)周倩(0803022008)陆美红(0803022009)张新新(0803022010)郭薇(0803022011)组长:周倩在经济发展,科技飞速的21世纪,企业对大学生综合实力的要求随社会发展而变高,社会竞争力日趋激烈。大学生在学好自身专业同时,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专业之外的知识,以提高自己在社会的竞争力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考证 无疑为大学生群体中的这一现象提供了很好的

2、契机。但是,在这过程,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盲目考证的现象,许多同学很难分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证书。为了能够给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还有我们南通大学的众多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考证方面的参考,我们小组甄选了大学生“考证热”的调查研究这个课题,并从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合适性、可行性和创造性来论证这一课题。一、 重要性: 包括理论上和实践方面的意义或价值1. 理论方面的意义或价值:主要体现在调查课题对一门学科的发展、对某种理论的形成或检验、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等所能做出的贡献上。(1) 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出于“逃避自由”的社会心理,大学生考证热潮迭起;“证书”作为一种“信任系统”和“体制化的文化资本”,

3、在彰显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同时也导致“泡沫教育”、“人才高消费”、“知识失业”等非理性化的社会负功能。从目前对大学生关于考证的调查问卷中得到这样的结论:(1)大二和大三的同学考证占比达91.30%,大一同学多数是因为不懂得将来的就业严峻性而比例最少,大四的同学却因为找工作时屡屡碰壁而意识到证件的重要性时却往往来不及,此两者比例仅占9.70%,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大学考证热时期主要集中在大二大三这个阶段 (2)虽然有81.16%的同学知道不是证越多越好,但他们仍然觉得证拿多了保险,因为不知道自己将来到底会在哪个领域从事工作。(3)企业的原则性问题导致大学生在考证方面花费时间,花费心思。因此,我们

4、的课题关于现在的大学生追求考证的热潮是对社会上这一现象的认识。对于考证莫过于报班,我们得知目前各种培训机构提供给我们南通大学学生的培训班的时间,类型,费用具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是培训机构的主要对象,但考虑到大学生的经济条件,因此培训机构都会对大学生进行优惠政策,这对要报班的同学来说是一件不错的事。费用只是一方面,培训时间也有一定得规律。一般在晚上或者周末学生的时间充足,所以培训班会在此段时间进行开班培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们南通大学校内培训集中在语言类,计算机,会计等这方面,所以想考这类证的同学有很好的优势,另一方面也知道大学生在这几方面比较重视。以上使我们对社会上大学生考证热的一个认识,同

5、时也是我们对南通大学校内培训班各个方面的规律认识。(2) 对社会现象的解释(选题的目的、意义):众所周知,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个方面都与国际接轨。因此,当代大学生对自身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考除专业外的证书就成了大学生提升自我的一个方式,也是现在在大学中最为普遍的现象。这是社会给大学生造成的一大压力。目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毕业了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还未毕业的也在思考着将来自己会从事的工作。在这样的压力下,在校大学生只能增加自己专业技能以外的技能来为将来做好准备。同时,这也是大学生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如果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那么他

6、们就像长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折腾。只要大学生把握好课余时间,自身的竞争力自然会提升。当然,参加各种能力证书考核就是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与认证。人力资本的概念不仅是指劳动力的数量和平均技术水平,而且更主要的是指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从宏观上看,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一国经济增长与其人力资本投资的显著正相关性;从微观上看,接受教育和培养较多的人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也是一条容易接受的一般的平均规律。而另一方面,接受各种培训,参加各类考试将给行为人(不包括那些对所学的东西有强烈的或天生的偏好者)带来负效用,如培训费、报名费的支出,闲暇时间的减少和精神损耗等,这些都构成行为人

7、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的成本。根据我们已有的经验可以知道,只有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才能在社会中处于上层,也就是能更好的找到自己喜欢也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人肯定会有疑惑:是不是有些人不愿意加入这种考证行列的,那他们在社会上怎么竞争?的确,肯定会存在这类人。在21世纪,人们在消费方面具有从众、求异、攀比心理,那么在考证这方面同样也会存在相同的心理。只要同宿舍或者同班级有一个人考,那么从众心理就会出现。攀比心理也会存在。在平时交流中就会来比较同学间的证书,这是不好的现象。可以这样说,我们考证并不是纯粹去比较,而是让自己能够学习更多。父母给子女的压力也不容小觑。现在许多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或者在社

8、会上有一定得优势,他们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一些压力:成绩要优秀,要多看书,要考证等等。正是因为这样,大学生在闲暇时间也会选择去学些专业知识外的东西,可是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吗?哲学上讲要从两方面看事物。那么多学有好有坏。好在可以增加知识面,可以增加竞争优势;坏在学生没了自主分配时间,过于社会化,造成压力大,心理不健康等。除了社会,自身的压力和父母给的压力,从众、攀比心理外,“泡沫教育”也是影响大学生考证的一大因素。所谓泡沫教育就是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只是理论,并不能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通过与国外的教育相比可以发现,在我国,高校的教育在理论方面的教育比在实践方面的教育多。换句话

9、说,我国在实践方面还不够注重。因为在学校并不能学到真正能够在实践中运用的,所以大部分大学生会选择考证在实践中发展自身。当然,这也是我们对高校教育和高校课改的思考。通过这方面,我们想到了现在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是不是能更深层次的为学生设计好的课程,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中进行培养。2、实践方面的意义或价值:研究考证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或价值。一是,大学生 “考证热”, 其根本源于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正确定位,是脱离社会工作环境的“一头热”,不知道社会到底需要什么人才。此后引发的大学生签约率低的缘故也在于此,盲目考证,盲目择业,对社会边际贡献率低,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没有实现。所以这项调查研究能给我们南通

10、大学的大学生提供自己在考证时的参考,为自己做一个很好的自身人生规划,避免随波逐流的心态,本着为自己负责的心理,全面发展自己,在社会上创造自身的价值;二是,研究的结果能让大学生知道现在当代社会职业供给情况,以便大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将来的职业选择倾向。同时也让大学生意识到学术与实践的完美有效地结合,只有两者兼顾的复合型人才才是社会企业需要的真正人才;三是,通过研究可以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兴趣,知道大学生集中在哪几个方面考证,让社会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向更深远的发展;四是,对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有启发意义,可以让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些指导,为学生选择考证类型做个参考。综上,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值得做的

11、,也就是说是有价值的或有意义的。二、 可行性: 1、主观性方面:在生活经历上,我们现在是大二的学生,相比大一的学生,我们的生活经历肯定是相对较多的,更加有利于我们去进行这个社会调查;其次,随着我们专业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同样的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调查知识及相关的素养,再加上社会调查老师的指导,一定能够做好这个调查;在研究经验方面,我们早在大一的时候就有跟着大二大三的学姐学长们做过相关的一些工作,一定程度上积累了些经验;至于组织能力方面,我们小组主要是在组长的统筹下进行整个操作过程,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积极做好调查的全过程工作,综上,我们初步具备了研究此课题的主观条件。2、客观性方面:首先,对于资金

12、问题方面,我们调查主要是面向南通大学的学生,除了打印相关的调查问卷之外,几乎也不需要涉及交通费、小礼物费用等,资金费用必然是在我们承受范围之内;其次,对于时间这个问题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课余时间还是相对较多的,足够我们去进行这项研究;最后,对于调查对象而言,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人际脉络,充分利用其自己的人际关系,做好调查研究是相对简单易行的。除此之外,我们现在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还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方面的资料,便于我们进行研究。综上所述,我们的此项课题具备了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是可行的。三、 合适性: 我们作为大学生,在学习中,也在经历着关于是不是要考证的抉择。我们研究的对象是

13、大学生,分析单位同样也是大学生。对于和自己身份相同的在校大学生,这是一个容易沟通的群体,使调查工作更加简单。这说明我们与所调查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非常高。接着,在上文有提到:考证已是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既然是普遍的,做起调查也不会难。况且,我们在经历考证的同时也对这个领域开始并且慢慢熟悉起来,这又为我们的而调查提供了一个条件。我们认为不管是有想法还是无想法的,都会对考证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另外,现在的考证是为了自己的就业,这是企业单位的原则性问题,也是企业感受到得社会压力。在思考这个课题时,老师能给予指导,小组成员的支持与配合也让这样的点调查易于实行。不可否认,我们的这个课题非常适合现在的在校

14、大学生。我们之所以研究这个课题,是因为我们对这个课题有着非常浓的兴趣,而且我们认为在大学里通过考证来接触社会,来学习更多的知识是有益的。最后,我们现有的各种资源、条件都和调查相符,这也是一个好的条件。四、 创新性1、我们给予的建议新颖:1. 注重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学科结构。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 发挥学校教育资源集中的优势。3. 倡导学生考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2、我们结合考证与高校教育、市场引导,将更多的涉及内容联系在一起。3、我们扩大了调查对象:不仅调查了大学生(研究对象),还调查了在校老师以及社会考证培训机构人员。总之,我们的研究课题是从综合的角度、全局的视角来观察大学生的考证现象。不仅仅从大学生盲目考证的心态一个角度来分析,而且会结合他们不理性的想法从社会和大学生自身来给予对策。我们创新在能够从多方面看待考证问题而不是单单一个理论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