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活的环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934518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活的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细胞生活的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细胞生活的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细胞生活的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细胞生活的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生活的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活的环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广水一中一、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展示并比较单细胞生物与人体细胞图片, 指出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 ,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1 / 6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氧, 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这些单细胞生物只能在水环境中生活

2、, 如果水体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组成我们躯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 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提出问题:问题:人体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呢?由此引入新课1. 体液根据初中及必修一所学知识, 总结体液的定义, 说明体液的分类:2. 细胞生活的环境展示人体部分组织图片, 找出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和毛细淋巴管的位置及特点,和学生一起分析:1.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2. 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3. 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由此总结出内环境的定义, 并强调内环境和外界环境在所指内容上的区别。2 / 63.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间的

3、联系引导学生识图 1-1,初步认识内环境三大成份间的内存联系。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屏幕上的动态图, 图中出现的箭头表示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之间的物质交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此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后引导学生自己用箭头表示内环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4. 小结并引入下一课时思考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 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单细胞生物离开水,就会休眠或死亡;人的细胞拿到体外,如果不提供特殊的环境条件,也会很快死亡;在内环境中,细胞却能正常的生活。1.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2. 内环境如何让细胞正

4、常生活的呢?第二课时: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单细胞生物离开水,就会休眠或死亡;人的细胞拿到体外,如果不提供特殊的环境条件,也会很快死亡;在内环境中,细胞却能正常的生活。那么: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内环境如何让细胞正常生活的呢?1. 细胞外液的成分3 / 6展示血浆的化学组成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包含水、无机盐、蛋白质、营养、废物等。并指出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似。2. 内环境对细胞生存所起的作用在了解了细胞外液的成分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讨论各种成分的存在对细胞的生存什么作用,并以血浆渗透压、 PH、温度、营养和废物等为例做详细讲解。 让学生理解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

5、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 同时又不断的排出代谢废物, 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3.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由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 引出内环境也必需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并根据选修一及初中知识分析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过程。 最后将二者结合起来, 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并总结出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的结论。4. 课外活动联系必修一学过的细胞内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内容,以及初中所学过的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等知识,尝试自己动手,以图解或计算机制作演示文稿, 展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大致过程。五、课后作业4 / 6活业练习。六、板书设计第一课时:细胞生活的环境1. 体液2. 细胞生活的环境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淋巴: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直接生活的环境3.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时:细胞生活的环境1. 细胞外液的成分2. 内环境对细胞生存所起的作用3.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5 / 6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