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33977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总则11.1概述11.2 地质条件1电站厂区边坡地质条件2拱坝坝肩边坡地质条件31.3边坡支护设计情况41.4设计适用标准及规范52材料要求52.1钢绞线5性能要求5检验项目及取样数量72.2防护套管92.3锚具9性能要求9进场验收92.4造孔设备102.5张拉机具112.6灌浆设备112.7其它材料113施工技术要求123.1施工内容及施工程序123.2搭设钻机作业平台133.3定位钻孔133.4锚索制作143.5锚索运输、安装153.6混凝土垫墩施工163.7膨胀混凝土施工173.8锚固段注浆183.9安装锚具、张拉及补张拉193.10锚头封闭214出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215试验与监

2、测225.1试验225.2监测226质量与安全236.1质量236.2安全247环境保护258验收251总则1.1概述本工程的任务是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主要建筑物挡水坝为2级建筑物,表孔溢流道、泄洪放空底孔、取水口均为3级建筑物。引水隧洞、厂房及其他次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灌溉输水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水库枢纽工程布置由碾压混凝土拱坝、坝顶表孔设闸溢洪道、坝身泄洪放空底孔、左岸岸塔式灌溉和发电取水口、发电引水隧洞、压力钢管及地面厂房等建筑物组成。大坝位于下游约500m的“S”型转弯中部,流向总体上为NW向SE流(方位角110)。该位置地形为深切“U”形河谷,左高右低,左岸陡

3、峭(陡崖),右岸自下至上呈陡-缓-陡地形。河床枯季水面标高约1270m,河床宽约28m50m。右岸在高程1270m1350m左右为陡壁,平均地形坡度7580,局部甚至呈倒悬状,基岩出露。高程1350m1410m左右为相对缓坡,平均地形坡度3545,多为块石、红粘土覆盖。高程1410m1470m左右为陡坡,平均地形坡度4555,见基岩裸露,溶沟溶隙发育。高程1470m以上总体为波状起伏呈盆地或宽谷形状的剥夷面。枢纽区右岸裂隙较发育,主要有如下几组:、N4045W/SW8588,均为卸荷裂隙,大多张开,具延伸长,切割深的特点,间距1.52.0m/条;、N10E/NW8285,与组形成共轭节理,可见

4、延伸长度1m。1.2 地质条件1.2.1电站厂区边坡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厂址位于下游约300m左岸河床,河床地形平缓,宽4348m,后缘为陡崖,陡崖头至河床高差达300多米。地层岩性:第四系覆盖层厚1020m,为粘土夹碎石及沙卵石,分布于河床;岸坡基岩裸露,出露基岩为三叠系关岭组第二段第一层(T2g2-1)薄至中厚层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钙质泥岩;第二层(T2g2-2):为灰色、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瘤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第三层(T2g2-3):中下部为灰色-深灰色薄层泥质灰岩、灰岩,上部为厚约3m的灰、深灰、灰黄色等杂色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炭泥质灰岩及泥质灰岩;第四层(T2g2-4):厚

5、层瘤状灰岩,中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地质构造:厂房位于宽缓向斜核部略偏上游,此外无大的构造发育,岩体较完整,岩层平缓,产状456078。地表短小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裂隙统计见下表1-1:表1-1 厂房后边坡节理裂隙统计表编号产 状间距(m)性质备 注走 向倾 向倾 角N030ENW60700.32张性裂面平直,延伸较短,一般不超过2m,组局部张开夹岩屑及泥。N4070ENW或SE60700.51压、扭N7090ENW或SE85900.52压、扭N6070 WNE85900.52压、扭经钻孔及取样试验资料,灰岩强风化厚度为6.5m左右,岩石强度较高,饱和抗压强度为4281Mpa,基础

6、置于弱风化灰岩岩体上,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建议物理力学参数:允许承载力:强风化基岩f0=0.70.8MPa,弱风化基岩f0=3.03.5Mpa。表1-2 厂房区岩石常规试验主要试验值(饱和状态)统计表 地层取样深度(m)抗压强度(MPa)弹性模量(GPa)泊桑比波速(m/s)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T2g2-258.0843.8350.9648.830.276121T2g2-272.4442.8857.6649.470.275989T2g2-181.1358.2869.7151.150.275185拱坝坝肩边坡地质条件左坝肩:左岸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近于平行,岩层缓倾,岩体为层状结构,岩层缓倾左岸偏

7、下游,层面与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对左坝肩抗滑稳定不利,但左坝肩下游受力岩体雄厚,近顺河向裂隙不很发育,未发现控制坝体抗滑稳定的控制结构面(裂隙),岩体较完整,抗滑稳定问题不突出。层面与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计算以层面和软弱层作为底滑面,平行河床的NW向的陡倾角裂隙为影响坝肩稳定的不利侧滑面,与河床大角度相交的E向裂隙面为不利的横向切割面,层面、横向切割面、侧向切割面和其他结构面的不利组合对坝肩抗滑稳定影响较大。右坝肩: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近于平行,岩层缓倾,岩体为层状结构(部分为次块状结构),岩层缓倾左岸偏下游,为缓倾顺向坡,层面与软弱层是岩体内的主要薄弱面,且近顺河向(NW方向)

8、裂隙较发育,其与软弱层面(泥化夹层及软弱层)组成不利组合,坝肩抗滑稳定问题突出,计算应以层面和软弱层作为底滑面,平行河床的NW向的陡倾角裂隙为影响坝肩稳定的不利侧滑面,与河床大角度相交的NE向裂隙面为不利的横向切割面。坝肩岩体的层面、横向切割面、侧向切割面和其他结构面的不利组合,对坝肩抗滑稳定性影响较大,建议设计根据层面与各种裂隙面的不利受力方向进行稳定分析,必要时需采取抗滑处理措施。据I-PD4平硐揭露,平硐内分布有控制坝体抗滑稳定的裂隙结构面(L1),其延伸长,切割深,可能延伸至坝肩,使坝肩岩体的完整性遭受破坏,且坝肩分布有一层泥化夹层及两层软弱层,L1裂隙与层间夹层组合后为一剪出楔形体,

9、对坝肩抗滑稳定很不利;建议设计必须对其进行稳定分析,并采取可靠的处理措施,建议对裂隙充填物进行置换并对裂隙强灌浆处理以提高岩体完整性,必要时可考虑抗剪墙及锚固等处理措施,而软弱层亦是控制坝肩抗滑稳定的决定因素,建议设计应考虑抗剪平硐等处理措施。1.3边坡支护设计情况电站厂区的最高边坡高度为62m,设为4级边坡,开挖坡比为1:0.1,15m高差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均为1.5m。边坡支护采用挂网喷锚方式:锚筋采用HRB40025,L=6m2mX2m,钻孔直径4050mm,灌注M20砂浆;挂网钢筋采用HRB335820cmX20cm;喷C20混凝土,厚度10cm;坡面留100排水孔,孔深4.0m,间

10、排距3.0m,排水孔上倾10;除系统锚喷支护外,电站厂区边坡还布置1000KN预应力锚索,锚索长2045m,间排距6X12m,共布置98根,其余坡面可结合开挖过程揭露的不利节理裂隙布置;坝肩开口线与地形高程衔接,在开口线2m之外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底宽0.5m,沟深大于0.5m,内外侧边坡均为1:0.3,沟底及内外侧边坡用砂浆抹面,厚度3cm。右坝肩坝顶高程1340.00m以上开挖坡比统一按1:0.2,具体开挖支护方式如下:从开口线位置(高程为1390m左右)以1:0.2坡比放坡至1385m高程留2m宽平台马道,再由马道外缘以1:0.2坡比放坡至1370m高程留2m宽平台马道,以同样方式从137

11、0m高程放坡至1355m高程,再由1355m高程放坡至坝顶1340m高程留4m宽平台马道。高程1340.00m以上边坡一期支护采用挂网喷锚方式:锚筋采用HRB40025,L=9m4.5mX4.5m,入岩8.85m,外露0.15m,顶部弯折0.1m,钻孔直径4050mm,灌注M20砂浆;挂网钢筋采用HRB335625cmX25cm;喷C20混凝土,厚度10cm;坡面留50排水孔,孔深3.0m,间排距2.0m,排水孔上倾5;除系统锚喷支护外,右岸坝肩上游边坡还布置1000KN预应力锚索,锚索长3040m,间排距6m,共布置48根,其余坡面可结合开挖过程揭露的不利节理裂隙布置。坝肩开口线与地形高程衔

12、接,在开口线5m之外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底宽0.5m,沟深大于0.5m,内外侧边坡均为1:0.5,沟底及内外侧边坡用砂浆抹面,厚度5cm。左坝肩坝顶高程1340.00m以上开挖坡比统一按1:0.1,2梯级边坡,15m高差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均为2m;其余布置则同右坝肩,根据实际开挖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是否采用预应力锚索。边坡开挖及支护布置详见相关设计图纸。1.4设计适用标准及规范1)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T5353-2006);2)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2-98)5

13、)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8)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9)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国家标准GB/T14370-200010)水利水电工程喷锚支护施工规范(DL/T5181-2003);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2009)1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13)各专项施工技术涉及的标准和规范2材料要求2.1钢绞线性能要求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

14、准交货的产品标记应包含下列内容:预应力钢绞线、结构代号、公称直径、强度级别、标准号。如:预应力钢绞线17-15.20-1860- GB/T5224-2003表示为:公称直径为15.20mm,强度级别为1860MPa的七根钢丝捻制的标准型钢绞线,采用GB/T5224-2003标准。盘重:每盘卷钢绞线质量不小于1000kg,允许有10%的盘卷质量小于1000kg,但不能小于300kg。盘径:钢绞线盘卷内径不小于750mm,卷宽为750mm50mm,或600mm50mm。供方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盘卷尺寸。17结构钢绞线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应符合表2-1的规定,外线见图2-1。表2-1 17结构钢绞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每米参考质量钢绞线结构公称直径Dn/mm直径允许偏差/mm钢绞线参考截面积Sn/mm2每米钢绞线参考质量/(g/m)中心钢丝直径d0加大范围/%1715.20+0.40-0.2014011012.5图2-1 17结构钢绞线外形示意图制造钢绞线用盘条应为索氏体化盘条,经冷拉后捻制成钢绞线。捻制刻痕钢绞线的钢丝应符合GB/T5233中相应条款的规定。钢绞线的捻距为钢绞线公称直径的1216倍。模拔钢绞线其捻距应为钢绞线公称直径的1418倍。钢绞线内不应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钢绞线的捻向一般为左(S)捻。右(Z)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