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无线报警系统毕业论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33943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无线报警系统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GSM无线报警系统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GSM无线报警系统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GSM无线报警系统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GSM无线报警系统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SM无线报警系统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无线报警系统毕业论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技师研修毕业论文 GSM无线报警系统 专业名称: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学 校:温州机电技师学院 班 级:13机电技师研修班 姓 名:洪道法 指 导 师:徐同盟 2012年12月7日 摘要 传统的安防报警系统报警功能单一、误报率较高、不能很好的实现远程监控以及报警功能,为了克服传统报警系统的缺陷本人提出了基于GSM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案。本设计主要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SIM300S为通信模块实现系统的远程报警。系统就可以通过相应的AT指令给指定的手机用户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的方式,实现对各环境的远程监控。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远程的操作系统会实施相应报警措施。由于本系统的通信网络是嫁

2、接在全球通数字移动通信网路上的,所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双方只要有被该网络覆盖到就可以实现远处的实时监控及报警。 关键字:单片机; GSM模块; 远程控制; 网络; AT指令 目 录摘要1引言4第一章 硬件系统设计51.1 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51.2 光电传开关51.3 报警器61.4 显示器61.4.1 概述61.4.2 管脚说明61.5 STC12C5A60S2单片机71.5.1 概述71.5.2 STC12C5A60S2单片机的特性71.5.4 STC12C5A60S2与STC89C52的主要区别81.5.5 串行口2的相关寄存器81.5.6 串行口2的数据缓冲寄存器S2BUF81.5.7

3、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寄存器BRT91.6 SIM300S主要介绍91.6.1 SIM300S旁路电容91.6.2 SIM300S的多种启动方式101.6.3 关闭SIM300101.6.4 用按键引脚关闭SIM300(断电)111.6.5 用AT 指令关闭SIM300111.6.6 低电压自动关机121.6.7 过温自动关机121.6.8 用按键重启SIM300121.7 LM25系列电源系统12第二章 系统操作方法142.1 通电142.2 通信模式选择142.3 GSM启动说明142.4 选屏14第三章 软件调试153.1 上位机调试软件153.2 调试软件的基本工作原理163.4 SIM30

4、0 AT指令163.5 系统流程及原理16第四章 制造过程的心得体会184.1 制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184.2 制作项目期间提高了自己综合能力184.3 以前的学习和现在制作项目的区别19总结20致谢21参考文献22附件一 相关图片23附录二:相关程序28 引言智能化、现代化、人性化已经与我们的生活中的产品接轨,那么不可否认的就是对各产品各方面的控制水平体现出他们的科技含量。无线远程控制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传统的控制方法是有线,因为有线的存在显得特别麻烦,那么现在的热门控制方法是无线控制,那么解决无线控制的距离以及抗干扰方面就是人们一直要突破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

5、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的同时,安 全意识也不断增强,对周围的生存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会利用各种防盗系统来保护家庭财产的安全。无线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给无线报警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一种基于GSM的的智能系统模块,该系统模块充分利用最成熟的GSM移动通信,GSM公网SMS短消息业务的无线远程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本系统是基于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通过手机发送短信或者本系统向手机发送短信就能远程实时以及报警的功能,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无线防盗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且具备了成本低、安全性高、报警范围大的特点,该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远程通信和实时监控各种防盗的问题。那么这样的一款作品正是

6、集合了智能、环保、远程控制于一体的科技智能作品。有效的克服了传统安防系统的缺陷,为住户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提供了一个跟便捷跟可靠的保障,营造了一个更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且很好的体现了将来产品的可发展性,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第一章 硬件系统设计1.1 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本设计是有STC12C5A60S2单片机、12864液晶显示模块、传感器模块、报警模块组成。本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光电传感器采集信号送往单片机处理,再由单片机通过相应的AT指令向sim300模块写入控制命令向指定的手 机用户发送远程短信报警,同时有单片机发出警报信号。以下是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1 系统整体框图 1.

7、2 光电传开关 光电开关光俗称电传感器,他的发送和接收端位于U型槽的两侧,两者之间形成一条光轴,当有物体经过U型槽式遮挡这条光轴,光电开关就会检测到一个开关量信号。 管脚说明如下:1. 接地2. 5V直流电源3. 信号输出脚如图1-2所示: 图1-2 光电传感器1.3 报警器 报警器就是当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声响的设备,本项目的报警器是利用电子蜂鸣器作为代替,只要给它不同的评率就能发送不同的声音,它的工作电压在5V,工作频率在1-4KHZ之内。 1.4 显示器1.4.1 概述本设计主要以LCD12864为显示调试,实际本接口可以连接LCD12864、LCD1602、LDC NOKI A5

8、110等各类液晶显示屏,具体连接方法看表(1-1),LDC12864是一种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由行驱动器/列驱动器及格全点阵液晶显示器组成,可完成图形显示也可以显示32个中文字体和64英文字体显示的点阵汉字。1.4.2 管脚说明1. 电源地 2.电源正 3. 亮度调节 4.片选端,高电平有效 5.串行数据输入端 6.串行同步时钟,上升沿有效 7-14.数据线 15.串行方式 16.空脚 17.复位脚,低电平有效 18.LCD驱动电压输出端 19.背光电源+5V 20.背光电源负极 如图1-3所示: 图1-3 LCD12864管脚图表1-1 选屏屏选:接法:NOKI A5110:P3端口8

9、- 10,12- 14NOKI A5110的8- 1脚对.U8的1- 8脚1602:P3端口3- 5,4- 6,9- 11,10- 12,13- 141602的1- 16脚对.U8的1- 16脚12864:P3端口1- 3,2- 4,7- 9,10- 12,13- 1412864的1- 20脚对.U8的1- 20脚1.5 STC12C5A60S2单片机1.5.1 概述 STC12C5A60S2/AD/PWM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

10、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1.5.2 STC12C5A60S2单片机的特性 1.增强型8051 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2.工作电压:STC12C5A60S2系列工作电压:5.5V- 3.3V(5V单片机)。 3.工作频率范围:0 - 35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 0420MHz。 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8K /16K / 20K / 32K / 40K / 48K / 52K / 60K / 62K字节. 5.片上集成1280字节RAM。 6.通用I/O口(36/40/44个),复位后为:准双

11、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口)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要超过55mA。 7. 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可过串口(P3.0/P3.1)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 8.有EEPROM功能(STC12C5A62S2/AD/PWM无内部EEPROM) 9.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外部晶体12M以下时,复位脚可直接1K电阻到地) 10.共4个16位定时器两个与传统8051兼容的定时器/计数器,16位定时器T0和T1,没有定时

12、器2,但有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做串行通讯的波特率发生器再加上2路PCA模块可再实现2个16位定时器。 1.5.4 STC12C5A60S2与STC89C52的主要区别89C52是我们教学用到的最为常见的单片机,那么同样是STC的单片机,他们的最主要的功能有哪些区别呢?1、 STC12C5A60S2单片机在52单片机原有的功能基础了增加了另一个串口。 2、STC12C5A60S2单片机在52单片机原有的功能基础A/D转换功能3、STC12C5A60S2单片机在52单片机原有的功能基础看门狗。但就是曾加了这么几个小小的功能使得单片机里面的很多寄存器的内部就够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控制方法都发生改变,这样一来使得运用此类单片机难度大大提升。4、速度是52单片机的8-12倍。1.5.5 串行口2的相关寄存器控制寄存器S2CON串口2的控制寄存器S2CON用于确定串行口2的工作方式和某些控制功能。其格式如下:S2CON:串行口2控制寄存器SFR nameAddressBitB7B6B5B4B3B2B1B0S2C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