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933750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一、依据本工程特点及2017年辛集市建筑工程质量专项治理方案常见问题确定 以下各项为应制定措施给予预防的质量通病:1.1加强对地下防水渗漏的控制。(抗渗混凝土、防水材料、外围回填土、砼浇筑)1.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缺棱掉角、表面不平整。1.2.1砼表面裂纹及贯通裂纹。1.2.2对商品砼进行控制,对砼墙面气泡多,离析进行控制。1.2.3对坍落度、扩展度、T50进行检查如有问题通知搅拌站处理,严禁工人私自加 水。1.3钢筋工程。1.3.1钢筋箍筋拉筋弯钩角度不够、弯钩平直段长度及拉结筋漏绑或缺绑。1.3.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位置偏差大。1.3.3钢筋

2、焊接接头或直螺纹连接质量不符合要求。1.3.4钢筋原材的污染、锈蚀。1.3.5二次结构钢筋的绑扎与搭接,拉结筋植筋质量不满足要求。1.4模板工程1.4.1后浇带支撑设置应与方案相符。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应独立设置。1.4.2接缝不严、胀膜,剪力墙、楼梯间及框架柱施工缝粗糙。1.5砌筑工程梁底、柱边与砌体交接处出现裂缝,二次结构砼加气块墙顶部密实度 差。1.6抹灰层1.6.1强度偏低.1.6.2抹灰层裂纹。1.7楼梯扶手及窗护栏的固定及焊点的处理。1.8风道材质及功能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按图集选用变压式排气道。1.9安全插座劣质。1.10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1.10.1卷材防水铺贴后有空鼓1.11建

3、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1.11.1加强消防线管、线盒的管理,严禁消防线管、线盒与PVC线管、线盒混用。1.12无障碍设施应按图纸图集施工,真正起到无障碍作用。二、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2.1加强对地下防水渗漏的控制。1、现象:工程竣工后,地下室内墙、顶棚、地面有洇湿。2、原因分析:(1)穿墙管处预留孔洞堵塞不密实。(2)防水层接槎部位处理不好或防水层完工后成品保护不到位。(3)地下室施工缝留置位置不正确,止水条材料质量差,遇水膨胀度不够。(4)抗渗砼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振捣不密实,拆模过早,养护不到位。3、预防措施:(1)防水材料各项复试数据合格,厚度符合设计要求;(2)基层处理及底油

4、的涂刷符合要求;(3)阴阳角防水附加层的铺贴卷材,SBS的铺贴顺序及搭接宽度符合要求;(4)穿墙洞口的封堵及最后的闭水试验;(5)防水层外保护层的设置要做到严密可靠;(6)外围回填土一定要分层回填夯实,土中不允许有杂物;(7)抗渗砼的抗渗等级按设计要求为P6抗渗砼;(8)水平施工缝或竖向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 应在墙体底部30cm以上。穿墙防水套管一定注意防水边的满焊,保证止水板宽度。2.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2.2.1蜂窝1、现象及原因: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水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

5、。(3)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4)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5)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2、预防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 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 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 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2.2.2、麻面1、现象:混凝土构件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 钢筋外露现象。2、原因分析(1)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

6、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 多出现麻面;(3) 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3、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充分湿润, 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等堵严;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2.2.3、孔洞1、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 筋局部或全部裸露。2、原因分析(1)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料被堵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 层混凝土;(2) 混凝土离析,造成砂浆石

7、子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4) 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3、预防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使模板内充满混凝土,认真分层 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碎模板、碎混凝土块等杂物 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2.2.4、露筋1、现象:混凝土构件主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2、原因分析(1) 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2) 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8、, 造成露筋;(3)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紧贴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4)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 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5)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混凝土或脱模过早,造成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 漏筋。3、预防措施浇灌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应 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 用串筒浇混凝土、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混凝土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 隙;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好; 保护层

9、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2.2.5、缺棱掉角1、现象: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形成不规则,棱角缺陷2、原因分析(1) 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混凝土脱水, 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模板粘掉;(2 )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3、预防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 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 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将成品阳角用

10、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2.2.6、表面不平整1、现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2、原因分析(1)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2) 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 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3) 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3、预防措施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 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模时应支在坚实地基 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

11、凝土强度 达到1.2MP/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活动。2.3、混凝土表面裂纹及贯通裂纹1、现象(1) 混凝土表面出现有一定规律的裂纹及贯通裂纹,对于板类构件有的甚至上下 裂通;(2) 混凝土表面出现无规律的龟裂,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发展;2、原因分析(1) 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进行养护,特别是高温干燥情况下产生干缩裂缝;(2) 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拌制混凝土,造成不规则的并随时间发展的裂缝;(3) 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与收缩裂缝;(4 )拆模过早及上荷载过早引起的裂缝;乱踩踏已绑扎好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加大,构件 有效高度减小,形成沿构件支承边缘的垂直受力筋的裂缝。3

12、、预防措施(1) 按施工规范及时进行养护,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时间不少 于7d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少于14d)。大体积混凝土如初凝 后发生表面风干裂纹,应进行二次抹面或压实;(2) 所有水泥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3) 对混凝土在浇捣前务必制定妥善的温控方案,控制内外温差在规定值以内。气 候变化时应采用必要的防护措施;(4) 按规范规定控制拆模时间,避免过早堆载;板类构件砼施工时,注意保护上层钢筋网片,禁止直接踩踏直径较细的上层网片 钢筋,增加网片支架数量,对于施工过程中踩踏变形的钢筋要及时修复。2.4混凝土墙面气泡多,离析1、现象(1) 原材料

13、使用不合理(2) 搅拌时间的控制2、原因分析(1) 原材料:骨料级配不合理粗骨料用量较大或骨料大小不当。水灰比拌合过程中 水泥用量较少。(2) 搅拌时间:搅拌时间过短或搅拌不均匀3、预防措施(1) 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大粒径级配连续的骨料配制砼,增大骨料粒 径,可减少用水量而使砼收缩和泌水随之减少。尽量减少水灰比和控制外加剂中引气剂 的含量,使砼中的含气量一般砼控制住4%以内,而水灰比越小,产生的气泡会越少。(2) 严格控制搅拌时间,砼的不均匀搅拌会导致外加剂在砼中的不均匀分布,从 而起不到外加剂的作用。2.4、钢筋工程2.4.1钢筋箍筋、拉筋弯钩角度不够、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够及拉结筋

14、漏绑或缺绑。1、现象:钢筋骨架的箍筋、拉筋弯钩角度不够、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够,拉结筋漏绑。2、原因分析:(1)配料时计算弯钩角度、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够。(2)钢筋工责任心不强造成拉结筋漏绑或缺绑。(3)自检、专检不到位、不及时。3、预防措施:(1)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和75mm两者中较大值,弯折半径应考虑主筋直径,弯折半径不应过大。拉筋:拉筋两 端弯钩、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度,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取M0d或75mm中较大者;(2)在钢筋骨架绑扎时,如已绑扎安装完钢筋骨架才发现弯钩角度、弯钩平直段 长度不够,应拆除骨架或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3)加

15、强钢筋工责任心教育;(4)做好自检、互检、专检及时解决发现问题。2.4.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位置偏差大。1、现象:使用钢筋位置测定仪检查时,钢筋位置偏差大;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 面有钢筋露出。2、原因分析:(1)钢筋绑扎不规范,局部保护层厚度不够,垫块数量少;(2)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钢筋被机具碰歪,没有及时校正,或被操作人员踩踏等原 因造成钢筋位移;(3)马凳的型号、高度不符合要求。3、预防措施:(1)检查砼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垫块数量是否满足要求;(2)马凳的型号、高度要满足现浇混凝土板厚度要求,并应重点对顶层现浇板的 厚度做好控制;(3)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加密马凳间距;(4)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4.3钢筋焊接接头或直螺纹连接质量不符合要求1、现象:(1)焊接接头处轴线偏心,并有烧伤,焊包不够,偏包;(2)直螺纹连接外露螺纹长度不够或过长;(3)直螺纹接头未顶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