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335885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家庭教育案例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案例:李齐(化名)是个聪颖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并且长得胖乎乎的,非常讨人喜欢。她的接受能力和诵读能力特别强,学习成绩始终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照道理这样聪颖又活泼的孩子教师应当是非常喜欢,同窗也很乐意跟她做朋友的,事实却恰恰相反。教师无不见她直摇头,同窗见到她就立马躲得远远的,就想老鼠见到猫似得胆怯。本来,她有个坏毛病,喜欢欺负其她同窗,常常是看到班中的同窗被她打,因此同窗们都非常胆怯她。此外,她有多动的毛病,无论是上课还是其她活动,她始终没有措施让自己安静下来,导致教师常常为了她而停下来没措施正常上课。教学进度没法完毕,她的特殊行为也影响到班里其她同窗的听课、学习状况。

2、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体现的确让我们很担忧,这样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她长大了,会成为一种如何的人?后果不堪设想。那么,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 一、个案基本状况:李齐,九岁,孟家庄小学三年级学生。 二、个案背景:爸爸是长途客运司机,长期在外工作,妈妈也时常在外打工,家中只剩爷爷奶奶和她三人。爷爷奶奶负责照顾料理她的生活,但对她学习进行的辅导和督促很少。由于父母很少在家,因此李齐跟爸爸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她主线不理解爸爸其实是如何一种人。李齐的爸爸文化限度也较低,平时只要李齐出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父妈妈常常由于教育孩子的问题而

3、产生矛盾,可以说李齐生活在一种不够安定和睦的家庭环境中。因此她与同窗的矛盾和在校体现常常有暴力倾向。 三、个案分析 事实上,孩子浮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爸爸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模仿的重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不久地体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某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可爱的孩子。因此在孩子面前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仔细分析案例还可以发现,当孩子体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浮现问题的缘因,而是将孩子痛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措施并不有效。因素在于爸爸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以暴力解决问题时,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

4、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对的的疏导,就会导致孩子心灵的扭曲,最后产生过激行为。当孩子体现出错误倾向时,重要的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本源,并能像大禹治水那样,从源头上予以“疏导”和对的的引导,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指引,改正自己的错误。四、个案指引(一)停下来,等一等 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干让孩子不胆怯父母的,转而和父母搞好关系。好的关系赛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例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不久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干好。因素就是人体

5、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不久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裁判”,这是很危险的。而只有理解孩子才干庇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看待孩子,要理解其内心需求,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并始终以其利益为宗旨。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二)好习惯,大智慧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的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将来。养成教育是

6、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目前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毕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重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规定,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三)恰当处,催一催美国心理学家曾加以理论概括:“当神经系统中刺激与反映发生联结随着着满意时,联结就得到强化,烦恼则很少或不能导致联结的削弱或消失。”这阐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表扬少惩罚。父母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对的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朋友,和她同甘共苦。在人生的舞台上,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当予以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鼓励。找准合适的时机,这样更能协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前程是光明的。” 同其她教育工作同样,教无定法,家庭子女的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摸索、研究、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