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332783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复习资料1.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反应。2. 脑的机能:大脑的作用和活动。3.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被称为本能的或种族的反射,是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每个个体来说都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如眨眼、吸允、呕吐反射等。无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固定的联系,引起反射的刺激是具有生物意义的无条件性刺激,不需要后天学习和训练。无条件反射活动为人或同一种族的动物所共有,它助于维持有机体的生存,排除危险,避免伤害,以及延续后代。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发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例如个体通过学习在过马路时遵守“红灯停,绿灯亮”的规则。4、187

2、9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5、 心理现象分类表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情绪和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现象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6、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由三个彼此分离且相互独立的结构组成:本我、自我、超我7、 心理学派别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所有的心理都是由元素构成的强调你意识结构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而成人心理结构的基本元素。机能主义:詹姆斯,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3、。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格式塔心理学:维特海默,科勒。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精神分析学派:佛罗伊德,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自我实现需要。8、 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一切活动必需参加的成分是心理组织的一部分。9、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为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有目的性意识努力)有意后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

4、志努力的注意。(有目的性,无意识努力)10、 注意规律和教学 (一)注意规律 1、无意注意的规律:一是刺激的强度,二是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三是刺激的变化,四是刺激物的新异性。2、有意注意的规律:一是对活动任务的认识,二是对活动的间接兴趣,三是个体的意志努力,四是对活动的精心组织。3、有意后注意的规律:一是对活动浓厚的兴趣,二是活动的自动化。(二)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教学活动(提高活动的目的性,激发学习动机,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4、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11、感觉

5、和知觉的关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人认知客观世界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12、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对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觉性)感觉阈限指持续一定时间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感觉的阈限值越大,感受性就越弱,对刺激的敏感性就低,感觉阈限值越小,感受性就越强,对刺激就越敏感。13、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因为其他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的想象,兼做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一)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一般规律是:若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

6、的感受性,强刺激则使这种感觉性降低。(二) 不同感觉的补偿和协作,感觉补偿是指当人在某种感觉缺失后,可以用其他感觉来补偿。(三) 联觉,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是感觉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13、 感觉的适应性适应是由于一个稳定的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除痛觉外各种感受性都存在适应现象,适应的结果可以是感受性升高,但大多数是感受性降低。如视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14、 知觉的特征(一)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二)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的知觉为一个统一整体的特征。(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连

7、续性原则,闭合性原则,共同命运性原则,对称性原则)(三)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象加工处理以其做吃最佳解释说明的特征。 (四)知觉的恒常性: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得整体的现象。(大小恒常:人对客观大小的知觉不因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的大小而改变的特征。形状恒常:人对客观形状的知觉不因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而改变的特征。颜色恒常:物体在不同波长光线的照射下不变的知觉。亮度恒常:指当照射物体表面的光线强度发生了变化,但个体对物体的亮度知觉仍然保持不变的现象。方向恒常:指当我们的观察物体时,即使头部发生倾斜,仍然认为物体的方向保持不变)主观:过去的知识,经验,语言,定势,期待心

8、理等客观:对象部分之间的强度关系,对象各组成部分和属性额刺激顺序关系,对象个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对象本身的特点,他人的语言指导,刺激的模式等错觉是对正常事物主观歪曲的体验,幻觉是没有现实事物刺激时发生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15、 记忆的分类记忆的内容: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倾斜记忆、动作记忆记忆的手段:视觉记忆、听记忆、运动记忆、混合记忆记忆的时间: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6、 前摄和后摄抑制前摄和后摄是干扰回忆的重要方面,前摄抑制是指先学材料对回忆后学材料的干扰,后摄抑制是指后学材料对回忆先学材料的干扰。17、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指出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保持最急剧下降,然后下降

9、的速度逐渐减慢,并逐渐稳定在某个水平上。遗忘曲线呈先快后慢的趋势。表明人类遗忘曲线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发生,识记后短时间内遗忘比较快,量也比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进程逐渐变慢,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两个重要发现:一是揭示了人类遗忘的发展进程。二是发现了记忆保持信息的时间。18、 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19、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问题情境因素、认知因素、个性因素、思维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20、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要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

10、,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它是最强烈的不可比卖弄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的行为。 安全需求:安全的需要包括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例的欲望。 社会需求: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它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觉、无法度量的。尊重需求:尊重

11、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西药。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二)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结论 A、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渐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B、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来其激励作用。 C、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

12、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D、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E、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通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三)马斯洛理论的积极因素 A、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偶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B、马斯洛的需要层

13、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C、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四) ,马斯洛理论的消极因素 A、马斯洛过分的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一种先天的潜能,而人的自我实现就是这种先天潜能自然成熟过程,社会的影响反而束缚了一个人的自我实现。 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 C、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相互矛盾,进而导致动机的斗争。 21、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

14、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的线性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下的工作效率最佳。22、 动机的冲突 动机冲突是专指较为明显的两种动机之间的冲突,常见的动机冲突

15、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趋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双避冲突:是指当个体的两种动机要求个体分别回避两个不同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中一个目标,同时接受另一个目标而产生的冲突。如,冬天,有的人既怕寒冷而由不远早起,又怕因迟到而受到教师的批评。趋避冲突:是指当个体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冲突,又必须做出选择而产生的冲突。如“想吃粥,又怕烫”23、 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24、 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25、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A、情绪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情感是人所特有的。 B、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C、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情绪出现早,情感出现晚。(二)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A、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