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神州大地之旅|岭南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322305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神州大地之旅|岭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神州大地之旅|岭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神州大地之旅|岭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神州大地之旅|岭南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神州大地之旅|岭南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神州大地之旅|岭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神州大地之旅|岭南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神州大地之旅岭南版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1课 神州大地之旅所在 单元 第五单元 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型 新授 教材 分析 本单元以世界文化遗产之旅为内容主线来发掘景物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课程价值,让学生感受和认识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特点,提升审美感受与表现能力,培养和加强保护人类文化及自然遗产的情感态度。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以中国神州大地为开端,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分为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等几个方面,主要欣赏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壁画。在自然景观方面,将重点放在探究名山大川的审美特征上,除了感

2、受摄影实景的美之外,还将国画中的自然美景与之相比较,体会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本课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表现和比较,要求学生对我国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特点有所了解,并且能初步运用构图法则表现所观察景物的感。利用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重要意义,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情 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而本次授课的班级有过多次国内游学活动经历,所以本次课主要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究生活中的美,给学生提供平台去表现,去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另外,基于本班级在4到5年级一直以国画为主要学习的美术技法,所以课后拓展安排了对吴冠中风景绘

3、画风格的探究,并在第二课时进行分析创作。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神州大地之美景,能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特点进行探究和描述,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感受。2、能运用取景构图知识评述照片或绘画作品。能力目标: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4、喜爱并能发表自己对祖国文化艺术和自然景观的欣赏感受。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祖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审美感受。突破方法:引导分析、合作探究、归纳概括 难点:取景构图知识 突破方法:感性欣赏、理性分析 教法 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引导探究,归纳概括 学法:合作探究,分析概括,展示表达 教学 资源 教师:

4、PPT、自己旅游的照片、风景绘画卡片 学生:自己旅游的照片或风景绘画作品、学案 教学 过程 教学活动及具体的操作步骤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1、播放航拍中国节目片头视频,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神州大地之旅 学生观看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动2 完成目标1 二、 小组讨论,初步感知(4分钟)1、初探景观分类 根据已完成的学案课前练习小组交流讨论。请一个小组汇报练习结果。提问:怎么进行分类的?(什么是人文景观?什么是自然景观?)2、引出本节课我们要进行的旅程。人文景观之旅、自然景观之旅 1、 学生根据学案中的课前练习1进行小组交流讨论。2、 汇报小组练

5、习完成情况。将预设的较简单的知识点放到课前完成,用讨论汇报的方式了解完成情况。活动3 完成目标1、3、4 三、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22分钟)请上节课招募的两名导游带大家进入旅程。(1)旅程1人文景观之旅 北京西安甘肃 提问:你能用1-2个词来形容你的感受吗? 探究问题一:艺术形式的探讨 课本安排的人文景观的三个景点各代表了什么艺术形式? 学生探究回答:建筑、雕塑、绘画 有没有多种艺术融合的景点? 学生探究回答:故宫(建筑和绘画)、敦煌莫高窟(建筑、绘画、雕塑)探究问题二:构图方式的探究 构图的形式(视角)俯视、仰视、平视 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学案课中练习1。(2)旅程2自然景观之旅 黄山漓江九

6、寨沟 提问:你能用1-2个词来形容你的感受吗? 探究问题三:绘画方式的探究 谈谈绘画和实景的区别? 你更喜欢哪种表现风景的绘画方式,为什么? 1、两名学生根据课前自己准备的PPT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景点。每人时间在5分钟左右。2、每段旅程后其他学生用1-2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3、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思考并回答问题。4、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学案课中练习1,并进行汇报。1、 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当导游,即改变了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方式,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2、 让学生用简短词语抒发自己的感受,减少了表达的难度,也提高了准确性的要求。3、穿插六个问题带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让他们在欣赏美景后能用理性

7、的分析去提取其中蕴含的美术知识,体现美术学科特色,掌握知识要点。4、通过小练习和小组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解决本课的难点:取景构图的知识,用题引领思考,用交流促进探究。活动4,完成目标2、3、4 四、拓展分享,畅谈见闻(8分钟)你去中国的哪些地方旅游过?给你最深印象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你带来的照片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它采用了什么构图方式? 1、 完成课中练习2。2、 请2-3名同学上台结合练习2展示旅游照片,并分享见闻和感受。1、 学生完成课中练习2。2、 学生上台分享旅游照片或绘画作品。1、通过练习引领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去评述自己的照片,深化知识点的掌握。活动5 五、教师总结,课后延伸(3分钟)1、 教师总结 2、 课后延伸 (1)有兴趣的同学尝试自己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完成拓展练习:我来设计一条新路线( )( )( )( )。(2)根据老师发放的卡片思考画家吴冠中的绘画特点。1、构思其他祖国名胜古迹的游览路线,完成拓展练习。2、思考画家吴冠中的绘画特点。1、通过教师总结表达学生表现的肯定,同时启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通过课后练习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未下节课的国画风景临摹做好准备。板书 设计 神州大地之旅 人文景观之旅 自然景观之旅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