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9313874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2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长度单位,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二、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三、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米、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_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掌握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3、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时_60分,分_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

4、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措施、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

5、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五、教学进度表时间周次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备注9./8长度单位9.9/5长度单位/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6/3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_月_日至

6、日中秋放假9.3/94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_至7连续_天上班9.30/0.65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至_日放假调休,共_天0.7/0.36角的初步认识_至日上_天班0.4/07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0./78表内乘法(一)0.8/.39表内乘法(一).4/00表内乘法(一)期中测评/7观察物体/表内乘法(二).8/4表内乘法(二).5/.3表内乘法(二)/84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9/55认识时间/数学广角.6/6数学广角/总复习.3/97总复习.30/.58复习迎接测评.6/9复习迎接测评.3/90测评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二)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

7、训练项目: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长度单位,1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1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二、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

8、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_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_米_1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2、掌握1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

9、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_60分,1分_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措施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

11、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五、教学进度表时间周次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备注9.2/81长度单位9.9/152长度单位/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16/223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_月_日至_日中秋放假9.23/2941以内的加

12、法和减法(二)_至27连续_天上班9.30/10.651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_至_日放假调休,共_天10.7/10.136角的初步认识_至12日上_天班10.14/207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10.21/278表内乘法(一)10.28/11.39表内乘法(一)11.4/1010表内乘法(一)期中测评11.11/1711观察物体/表内乘法(二)11.18/2412表内乘法(二)11.25/12.113表内乘法(二)12.2/814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12.9/1515认识时间/数学广角12.16/2216数学广角/总复习12.23/2917总复习12.30/1.518复习迎接测评1.6/1219复习迎接测评1.13/1920测评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