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线路及配电措施要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31252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线路及配电措施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10KV线路及配电措施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10KV线路及配电措施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10KV线路及配电措施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10KV线路及配电措施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KV线路及配电措施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线路及配电措施要点(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2第二章 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21第三章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9第四章 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35第五章 文工施工措施计划41第六章 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45第七章 施工环保措施计划47第八章 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49第九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53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54第十一章 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拟分包的非主体和非关键性工作、材料计划 和劳动力计划 60第十二章 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64第十三章 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71第十四章 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人的配合75附表1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

2、备表附表2 拟配备本工程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3 劳动力计划表附表4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附表5 施工总平面图附表6 临时用地表附表6 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组织管理体系10KV配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一、 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原则1、 集中力量保质量、保工期,在人力、物资、机具等方面给该工程以充分保障,各工序管理工作应相互协助,指导好现场的施工工作,搞好各工种的协调配合。2、组织各工种配合施工,穿插作业,重点部位重点赶工。以达到土建、安装及其它各工种之间互创施工条件,以确保工程总体进度。二、 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10KV配电工程2、 工程

3、地址:3、 建设单位:4、 设计单位:5、 工 期:三、 主要工程量 1、电源架空线路长度 公里, 2、设备工程:变压器 台,容量分别为 、10KV高压配电柜 面,0.4KV低压配电柜 面,蓄电池屏、直流屏、交流屏各 面等。四、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以下文件:1、 10KV配电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与答疑文件2、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平面图、工程要求等3、 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4、 GB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力变压器 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5、 GB50149-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6、 GB

4、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7、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8、 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9、 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10、 GBJ148-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11、 GB50168-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节 电缆敷设一、电缆敷设必须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

5、6) 的要求施工。二、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检查预埋管-揭电缆沟盖板-沿沟敷设电缆-管口防水处理-挂标示牌-电缆高试-验收送电。三、施工方法:电缆沟开挖深度、宽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电缆沟、隧道或电缆保护管应先进行清理,确保顺利敷设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缆有无机械损伤,电缆盘是否完好,对3KV 及以上的高压电缆应进行耐压试验,1KV以下的电缆可用1KV 绝缘摇表摇测,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 兆 欧姆。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直埋电缆应按规定埋设标志桩。电缆线路的长度不超制造长度时,应使用整条电缆,尽量避免接头,如有电缆中间接 头,应设在电缆沟或隧道人孔、手孔处,并做明显标志,中间接头

6、还应采用防爆钢保护盒保护。电缆沟及隧道中敷设的电缆应在引出端、终端及中间接头和走向有变 化处挂标示牌,注明电缆规格、型号、回路号、用途及电缆路由。电缆芯线的连接,均应采用圆形套管连接,铜芯用铜套管压接或焊接。电缆头施工完毕,应进行耐 压或摇测试验,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埋设在地下的电缆均应在回填土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绘制竣工图,详细标明坐标、部位与走向。室外电缆凡穿经手孔井时 各条电缆均应挂铝制电缆牌,注明该电缆用途、路别、电缆规格、敷设日期及施工单位。以下为具体的施工方案:1、钢绞线敷设1.1 吊线夹板装置 吊线夹板至杆梢的最小距离一般不小于50cm,如因特殊情况可略为缩短,但不小于25cm

7、。各电杆上吊线夹板的装设位置宜与地面等距,如遇上下坡或有障碍物时,可以适当调整,所挂吊线坡度变化一般不宜超过杆距的2.5,在地形受限制时,也不得超过杆距的5%。 在同一杆路上架设有明线和电缆时,吊线夹板至末层线担穿钉的距离不得小于45cm,并不得在线担中间穿插。 在同一电杆上装设两层吊线时,两吊线间距离为40cm。在电杆上放设第一条吊线时,除特殊情况外,吊线夹板应装在面向人行道一侧。 1.2 布放吊线 布放吊线时,应先把已选择好的钢绞线盘放在具有转盘装置的放线架上,然后转动放线架上的转盘即可开始放线。把吊线搁在电杆上吊线夹板的线槽里并把外面的螺帽略微旋紧,以不使吊线脱出线槽为度,随后即可用人工

8、牵引。 在布放吊线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整条的钢绞线,以减少中间接头,并要求在一个杆档内不得有一个以上的接头。 在电缆和明线的混合杆路上,电缆吊线必须在明线下面,并不得在线担中间穿档敷设。1.3 吊线接续 另缠法 夹板法 “U”形钢线卡法1.4 收紧吊线 吊线布放后即可在线路的一端作好终结,在另一端收紧。收紧吊线的方法可根据吊线张力、工作地点和工具配备等情况而定。一般可采用紧线钳、手拉葫芦或手搬葫芦等来收紧。具体方法是:先将吊线夹板全部螺帽松开,吊线一律放在吊线夹板线槽内,然后用紧线钳将吊线初步收紧,再用手拉葫芦或手搬葫芦收至规定垂度后,将全部吊线夹板螺帽收紧。如果布放的吊线距离不长,可直接用紧线

9、钳将吊线收紧到规定垂度。 收紧吊线时,一般要求每段不超过20杆档,如杆路上角杆较多或吊线夹板高低变更较大时,应适当减少紧线档数在收紧吊线的过程中,应检查终端杆、角杆拉线的收紧情况,以保证施工安全。还要防止吊线收紧过程中碰到电力线或其它建筑物,各档吊线垂度应一致。不同程式的吊线,在同温度、同杆距下收紧的垂度也不同,这里所指的垂度为架挂电缆前的原始垂度。测量原始垂度时,可在吊线全程的最远端、最近端和中间处,分别用垂度规并配以温度计进行测量。 各种不同程式的吊线,在不同负荷区的原始垂度请参见通信行业标准YD505197。 1.5 吊线的连结 吊线沿架空电缆的路由布放,要形成始端、终端、交叉和分歧。由

10、于更换电缆程式或角深过大等原因,要求对电缆做出不同的结,以增强线路的稳固性和规格标准化。 吊线连结的程式通常有:终端结(终结)、假终结、十字结、丁字结和辅助结等。制作的方法有另缠法、夹板扶和“U”形钢卡法。采用较多的是夹板法和“U”形钢卡法。2、架空电缆敷设 架空电缆架设前,首先要对单盘电缆的规格、对数、气闭性能、电性能等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敷设。电缆架设前后不得有机械损伤,架设时电缆必须从电缆盘上方放出,避免与支架、障碍物或地面摩擦与拖拉。电缆弯曲的曲率半径必须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 架设吊挂式电缆线路有预挂挂钩法、动滑轮边放边挂法、定滑轮牵引法和汽车牵引动滑轮托挂法。2.1 预挂挂

11、钩法 此法适用于架设距离200m左右并有障碍物的地方。 2.2 动滑轮边放边挂法 此法适用于杆下无障碍物,虽不能通行汽车,但可以把电缆放在地面上,且架设的电缆距离又较短的情况。2.3 定滑轮牵引法 此法适用于杆下有障碍物不能通行汽车的情况下。2.4 汽车牵引动滑轮托挂法 此法适用于杆下无障碍物而又能通行汽车,架设距离较大的情况。2.5 挂电缆挂钩 挂电缆挂钩时,要求距离均匀整齐,挂钩的间隔距离为50cm,电杆两旁的挂钩应距吊线夹板中心各25cm,挂钩必须卡紧在吊线上,托板不得脱落。2.6 跨越道路 由于电缆要跨越煤山路,该路段车辆比较多,封路时间短。根据这种情况,在两端空地上确定电缆架空长度,

12、在地面上将电缆穿越道路,在两端支架处事先准备吊车妥当,通过吊车将电缆吊起。整个过程1020分钟完成。 2.7 机械敷设电缆的速度不宜超过15m/min,牵引的强度不大于7Kg/mm2,电缆转弯处的侧压力不大于3kN/m2。 2.8 悬挂电缆采用钢绞线挂线,钢绞线长度超过50m时,钢丝绳两端均应加楔形线夹紧线,钢绞线尾端与楔形线夹固定处不得少于两个钢索卡,施工前钢绞线应做预伸处理。 2.9 杆塔挂线时电缆线路跨越行车路面不得低于6m。四、电缆中间接头及终端头制安 电缆终端头采用6KV室外交联电力电缆热缩型终端头,其制作工艺如下:剥切电缆护层焊接接地线固定三指手套剥铜屏蔽层、半导电层固定应力管压接

13、端子绕包填充胶固定绝缘管固定密封管固定相色管。操作要点: a. 从剥切电缆开始至电缆头制作完成必须连续进行,在制作电缆头的整个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秽和潮气进入; b. 交联聚乙烯绝缘铜带屏蔽层内的半导电层应按工艺要求的尺寸保留,除去半导电层的线芯绝缘部分,必须将残留的碳黑清理干净; c. 加热应使用丙烷喷灯,热缩温度在110130之间; d. 加热收缩管件的火焰要缓慢接近热缩材料,并在周围沿圆周方向移动,待径向收缩均匀后再向轴向延伸,收缩的部位和方向按工艺要求进行; e. 热缩管包敷密封金属部位时,金属部位应预热6070; f. 套热缩管前应清洁包敷部位,热缩管收缩后必须清洁火焰在其表

14、面残留的炭迹; g. 收缩完毕的热缩管应光滑、无褶皱、无气泡,能比较清晰地看出其内部的结构轮廓,密封部位一般应有少量的密封胶溢出; 高压电缆头的制作须严格按照材料说明书要求进行,要注意电缆线芯对地距离应不小于125;电缆头的制作过程应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高压电缆头接地应将钢铠和铜屏蔽分开接地,并作出标识,单芯电缆在一端接地即可但为了方便试验及其他原因,另一端接地线亦要引出。 在剥除电缆外护套时,屏蔽层应留有相应长度,以便与屏蔽接地引出线进行连接。各层间进行阶梯剥除。电缆头制作时所使用的热缩管采用统一长度加热收缩而成。电缆的直径应在所用热缩管的热缩范围之内。电缆头在套入热缩管前,可在开头处缠绕几层聚乙烯带,然后套入热缩管加热,这样使制作出来的电缆头比较饱满、圆滑,工艺美观。当使用聚乙烯带包电缆头时,要求缠绕密实、牢固可靠,缠绕长度一致。一个二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