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9234028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麦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我国小麦产业概况和发展趋势(一)我国小麦产业概况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谷物产 量和消费量的30%左右,而贸易量占世界谷物贸易量的45%左 右。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的第三大谷物,近年来每年 种植面积在2400万公顷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I960年以来,中国小麦产业呈现五个显著特点:一是面积 下降、总产增加,均以1997年和2003年为拐点,呈三段式波动。 二是单产持续提高,2015年比1960年增长了 5.64倍。三是总产 增加主要由单产驱动。四是集中度高,河南、山东和河北三省常 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5.3

2、%,产量占全国的55.5%。五是主产省 份的种植规模和单产均较高。消费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持续 增长,2014年比1961年增加了 1.05亿吨,年均增长率为3.6%, 略高于同期小麦总产的年增长率3.3% ;二是长期产不足需, 1960-2014年55年间仅有11个年份国内小麦供大于求,其余年 份均产不足需。2008年至今一直为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2013年一度达到677万吨,这两年预计增速有所减缓。(二)我国小麦产业发展趋势1、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我国小麦生产发展的长期战略需 求据预测小麦产量每年递增1.7%才能满足到2050年全球需求 的增长,而目前的增长率仅为1.1%。随着我国

3、工业化、城镇化 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而人口仍在增加,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 长,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据预测,未来20 年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小麦产量需在现有基础上每年递增 1.4%,而主产麦区产量潜力年均增长率仅为0.8%。至2020年我 国年小麦需求量约为1330亿公斤左右,2013年我国小麦总产 1221亿公斤,缺口达109亿公斤。据统计,2014/2015年度我国 小麦国内总消费量为13160万吨,2013/2014年度为12920万吨, 增加240万吨,增幅1.86%。因此,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障 供给是我国小麦生产及产业发展的长期任务。2、优质专用和绿色安全是我国小麦

4、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一直比较重 视小麦的品质。随着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目标由过去的以产量为 主向增产与品质并重转变,优质专用小麦育种取得较大进展,主 产区小麦品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目前我国优质专 用小麦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发达国家优质专用小麦 占小麦总产量的80%,而我国只占15%。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 网2016年对国内强筋小麦市场需求形势分析表明,我国对优质 强筋小麦总需求量约500万一700万吨,而当前我国优质强筋小 麦总产量约300 万450万吨,缺口达200-250万吨。需求的增 加拉动了强筋小麦的价格,譬如2014年国际小

5、麦价格连续走高, 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平均离岸价从1月份的288美元/吨涨至5 月份的346美元/吨;上半年国内优质麦均价为2803元/吨,同比 上涨9.2%,优质麦与普通麦价差从1月的278元/吨增至5月的 365元/吨。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另外,农产品质 量安全与粮食安全一样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麦田有害生物 的治理不仅要保障小麦高产稳产,还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 高小麦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3、提高水肥利用率和种植收益是我国小麦生产的迫切要求我国是世界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山东省人均水资源更 为缺乏,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5.8x108ms

6、,占全国水资 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44ms,亩均水资源占 有量307ms,二者都不足全国平均数的1/6,低于世界人均占有 量的1/20。但我国农业生产的水肥资源利用率较低,既浪费了水 肥资源,又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种粮收益。据报道,我国水 分生产效率1.0,发达国家2.3。我国正面临氮、磷、钾肥料施用 成本增加、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能源价格上涨导致N肥生产 成本不断提高,2040年后我国P矿资源将会短缺,我国目前K 肥的进口依赖度高达70%。近年来我国大田作物化肥投入大量增 加,却难以达到增产目标,增月肥不增产现象凸显,肥料利用效率 低是主要原因。我国小麦氮肥利用率30

7、%,发达国家50% ;中 国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而氮肥消费量占世界氮肥 总消费量的近30%。提高水肥利用率和小麦生产收益是我国小麦 生产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小麦突发性自然灾害频发,生育 期内干旱、生育后期干热风危害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小麦生产 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技术途径大幅度提高水肥等资源生产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用量,降低小麦生产成本,实现高产优质 与高效环保的协调统一,全面提高我国小麦产业竞争力。4、小麦生产和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是发展方向国外小麦生产经营方式多是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形式,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20世纪末,美国家庭农场拥有全 国81%的

8、耕地面积,83%的谷物收获量,77%的农场销售额。印 度农业合作社覆盖全国100%的村庄,67%的农户。我国当前的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 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经营面积小,2010年我国农户户均耕地 7.5亩,约为欧盟的1/4,美国的1/400。/小农户经营已经不适应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培育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 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气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 于技战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 现

9、代化,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我 国目前共有种粮大户68.2万户、粮食生产合作社5.59万个,家 庭农场和合作社经营的粮食面积2亿多亩。我国土地经营的规模 化、集约化发展,为小麦种植模式、种植技术和农机农艺结合等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成为小麦产业的发展方向。5、我国小麦产业支持保护政策将更加系统化是健康发展的 保障入世以后,我国遵循WTO规则初步建立了以最低收购价与 四补贴为主的小麦产业支持政策,但近年来这些政策的弊端日益 显现,如补贴不挂钩且支持空间有限、最低收购价不断提高导致 国内外价差扩大等等。面对越来越复杂、挑战越来越多的发展环 境,未来需要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确保

10、我国小麦产业健康发展:一 是加大绿箱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增加小麦科技研发投入;创立小 麦节水补贴、主产区生态修复补贴、保险补贴等。二是用好宝贵 的微量许可这个黄箱政策空间。主要包括稳定适用最低收购价政 策;新增补贴切实向新型主体倾斜;加大贴息贷款等多种形式的 金融支持;三是在所有多双边贸易谈判中都要守住小麦65%的进 口关税不降低,这是保证我国小麦产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 防线。二、我省小麦产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一)我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山东省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二大省,20032014年全省小麦 总产量实现了 12连增。山东省小麦产业的发展具有产量潜力高、 生产技术水平高、品质优良、

11、加工能力强等突出特点和优势。未 来小麦生产在品种和技术方面尚有较大增产潜力可挖,但不同区 域间小麦产量水平和增产潜力存在显著差异。1、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产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山东省近5年来小麦年均种植面积5450万亩、平 均总产215.3亿公斤、亩产396.5公斤,种植面积、单产及总产 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1 )。表1 2010年-2014年山东省小麦播种面积及总产量状况年份播种面积(干公顷)总产量(万吨)单产(千克/公顷)20103561.872058.60578020113593.532103.92585520123625.872179.50601120133673.27221

12、8.80604020143740.232263.846053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15%,总产占 全国总产的18%,单产水平处全国首位,较全国平均单产高出近 20%。山东省内小麦种植主要集中于鲁西、鲁南及胶东平原地区, 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市有德州、潍坊、临沂、济宁、聊城、荷泽六 个地市,种植面积均超过30万公顷,单产最高的地市为德州市, 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430公斤(表八表2 2014年山东省各地市小麦播种面积及产量状况地区播种面积(公顷)总产量(吨)单产(千克/公顷)济南市21053312637126002青岛市24689415209906160淄博市110351713019

13、6461枣庄市1400678529436090东营市625334101826559烟台市1345937720685736潍坊市34974421761716222济宁市33070021855006609泰安市18758513145097008威海市603963376145586日照市793044463545628来无市9327419664500临沂市32156119013055941德州市45057333474027430聊城市38159325685006731滨州市22000714575176626荷泽市585161360200061562、不同区域间小麦产量水平和增产潜力差异显著山东省气候资

14、源丰富,依据不同地理位置及灌溉条件,可将 小麦产区分为鲁西黄灌区、鲁北井灌区、鲁中南湖河井灌结合区、 鲁中旱作区、胶东旱作区五个区域,不同区域小麦种植情况及发 展潜力归纳如下:鲁西黄灌区:包括沿黄河各县市,面积约173.3万公顷。该 区以黄河水灌溉为主,井灌为辅,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区内土壤 肥力不均,存在一定面积的盐碱地和荒地,目前平均单产为5 250.07 500.0公斤/公顷。该区在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方面 均有较大的潜力,应继续加强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配套完善田 间灌溉工程,至2020年平均单产提高13%,可增产14亿公斤。鲁北井灌区:包括淄博、潍坊所属的部分县市,面积约33.3 万公

15、顷。该区以井灌为主,能够保障小麦关键生育期灌溉用水。 但区内多为山间平原,易受冻害、干旱等的影响,产量年际间波 动较大,平均单产为6000.06750.0公斤/公顷,部分县市可实 现小面积单产9750.011250.0公斤/公顷的高产,具有一定的增 产潜力。该区应大力提倡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广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至2020年平均单产提高10%左右增产2亿 公斤。鲁中南井湖河灌结合区:包括济宁、泰安、枣庄、临沂所属 的部分县市,面积约66. 7万公顷。该区井灌面积约占80%左右, 部分麦田用湖水和河水灌溉,目前平均单产为6 750.0公斤/公顷 左右,部分麦田土壤肥力较好,滕州、兖州等县已创出小面积单 产10500.011835.0公斤/公顷的高产水平。该区应继续做好地 力培肥,推广深松镇压规范化播种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至2020 年平均单产提高7%12%,增产4亿公斤。鲁中旱作区:包括淄博、莱芜、泰安、潍坊、临沂、枣庄位 于山地丘陵区的麦田,面积约36.0万公顷。该区山丘面积大, 水资源缺乏,土壤肥力偏低,以旱作小麦为主,目前平均单产3 450.05 700.0公斤/公顷。未来发展,一是应用抗旱小麦品种和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