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备战2020中考物理 专题2.6 浮力探究题(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922808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备战2020中考物理 专题2.6 浮力探究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备战2020中考物理 专题2.6 浮力探究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备战2020中考物理 专题2.6 浮力探究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备战2020中考物理 专题2.6 浮力探究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全国通用)备战2020中考物理 专题2.6 浮力探究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备战2020中考物理 专题2.6 浮力探究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备战2020中考物理 专题2.6 浮力探究题(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6 浮力探究题1(2019福建)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 ,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a) ;(b) 。(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

2、,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答案】(1)GF;G1G2;(2)(a)测力计的精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b)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3)能。【解析】(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F;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G1G2;(2)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a)测力计的精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b)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按照上面的方法,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2(2019宁夏)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3、,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N。(2)由甲、乙、丁图可探究的问题是:_。(3)由甲、丁、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添加合适的物体设计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_。【答案】(1) 4 (2)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 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有关,V排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添加一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分别将它们浸没在水中,比较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就可得出结论。【解析】由称重法求浮力,据甲丁两图可知水中浮力的大小为5N1N=4N;甲、乙、丁图

4、变量为排开液体体积,因此可探究的问题是: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甲、丁、戊图变量为液体的密度,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可得结论是: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有关,V排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变量为物体的质量,因此应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一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分别将它们浸没在水中,比较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就可得出结论。3(2019德州)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实验步骤

5、BCDEF弹簧测力计示数/N2.22.01.71.71.9(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 有关。(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N,金属块密度为kg/m3。(水的密度水1.0103kg/m3,g取10N/kg)【答案】(l)D、E;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2)小于;(3)1;2.7l03【解析】(1)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关系,要控制排开

6、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只改变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故由A、D、E图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相同,浸没的深度不同,浮力相同,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由分析比较A、B、C、D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浮力不同,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由分析比较A、E、F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大小不同,故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2)根据称重法可知: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2.7N1.7N1N;物

7、块在另一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2.7N1.9N0.8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F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3)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2.7N1.7N1N;V排= =104m3金属块的体积:VV排金属块的质量:m=0.27kg金属块的密度:=2.7l03kg/m34(2019贵港)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F1、F2、F3、F4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8、F1=_N。(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N。(3)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有关;分析图中_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4) 实验中釆用的探究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称为_法。【答案】(1)4.8 (2)2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丙和丁 (4)控制变量【解析】(1)由图甲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图中指针指在4至5之间的第4条刻度线处,所以示数为4.8N;(2)由图甲和图丙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浮=F1F3=4.8N2.8N=2N;(3)由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

9、体积有关;为了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需确保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所在的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应分析图丙和图丁两图的实验数据;(4)因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可能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所以在探究本实验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5(2019上海)某小組同学在“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F0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A,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以及F0和F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A替换为液体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一、二所示。表一 液体A(A0.8103千克/米3

10、)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138.51.52673395.54.541255表二液体B(B1.0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h(厘米)F(牛)F(牛)538.51.2667.62.4796.43.681264根据实验序号1、2、3或5、6、7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 。根据实验序号1、2、3或5、6、7的数据,分析比较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 。根据实验序号1、5或2、6或3、7的数据,分析比较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

11、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 牛,高度为 厘米。【答案】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增大而减小;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成正比;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不变时,液体密度越大,F越大;10.0;10.0。【解析】根据实验序号1、2、3或5、6、7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增大而减小;纵向比较表一序号1、2、3或表二序号5、6、7的数据,可知,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为原来的几倍,F也为

12、原来的几倍,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成正比;A1.0103kg/m3B0.8103kg/m3,根据实验序号1、5或2、6或3、7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不变时,液体密度越大,F越大;F0G,根据称重法测浮力,FF0F,故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GF+F1.5N+8.5N10.0N;由,比较表一序号1、2、3或表二序号5、6、7的数据,可知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成正比;但序号4、8实验不符合这个规律;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在物体没有浸没时,F浮液gS

13、h,故受到的浮力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成正比,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说明4与8这两中情况下,圆柱体已浸没在液体中了,由阿基米德原理得:1、4两次实验受到的浮力之比为:,h3cm10cm。即圆柱体的高度为10.0厘米。6(2019毕节)如图甲,向放在水平桌面的两个乒乓球中间打气,会看到两个乒乓球 (选填“分开”或“靠近”);(2)如图乙、丙、丁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相同。若选 两个装置,可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所处深度有关。【答案】(1)靠近;(2)乙、丙【解析】(1)乒乓球中间流速大,压强变小,乒乓球外侧大气压不变,乒乓球外侧压

14、强大于内侧压强,所以乒乓球向中间靠近;(2)乙、丙两个装置中,烧杯中盛的都是水,液体的密度相同;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不同的是物体在水中浸没的深度,因此探究的是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7(2019贵阳)小明运用浮力相关知识制作了可以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浮力秤”,其构造如图所示,在水平支架的左端固定刻度盘,支架横梁两端各固定一个滑轮,将一根无弹性的细绳跨过两个滑轮,细线的一端悬挂秤盘,另一端连接装有适量细沙的圆柱形浮筒(浮筒自重不计),在线的适当位置固定一根大头针作为指针,把浮筒浸入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入秤盘后,指针下降浮筒上升,静止后,待测物体的质量就可以通过指针在刻度盘上的位置反映出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细线、秤盘、指针的质量以及线与滑轮的摩擦)(1)为了制作量程为1kg的浮力秤,向秤盘添加1kg的砝码,逐渐向空浮筒内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