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习:微纪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9215664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练习:微纪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阅读练习:微纪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阅读练习:微纪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阅读练习:微纪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练习:微纪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练习:微纪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那事已经发生过了。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 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 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 一切都熔化了

2、,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 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 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 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 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 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 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

3、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 ”先行者问。“您这样的人吗? ”姑娘天真地反问。“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 姑娘捂着脸哭起来。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 ”姑娘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 才的悲伤。“我没兴趣。”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

4、就会知道!”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 唱起歌来: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伟大的宏纪元,美丽的宏纪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 地面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 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是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 零下40度左右。天空呈一种

5、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 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 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一米,下面 似乎扣着一片很是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 水泡,反射着阳光。先行者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 所有人都在欢呼。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 着他一一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歌声戛然而止

6、,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的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您对人类这么没信心吗?”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进那个 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 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前辈,微纪元欢迎您!”(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当城市图像出现,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着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B. 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

7、,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C. 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D. 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5.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6. 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答案】4. B5. 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 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意识到

8、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 重新燃起了希望。6.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案,即地球灾难及文明 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 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 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 文幻想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解析】4. 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命题者在题干中要求“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

9、的分析鉴 赏”,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所设计的四个选项,有的涉及艺术特色(比如A项),有的涉 及文本内容(比如B项),有的则涉及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如CD两项)。这些都 可以根据小说内容比较轻松地得出答案。B项说“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脑信号,是 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是错误的,因为根据文本可知,先行者所看到的小姑娘形 象并非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而A项、C项和D项的分析鉴赏都是正确的。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本题属于是课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常规题型,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 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

10、也有对细节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判断该项内容是属于“相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然后再 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表述相关的答题区间,以之考查其分析是否正确。比如,A项分 析鉴赏的是文本开头部分的艺术特色。小说已交代先行者已飞离地球两万五千年,此时, 地球上“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而城市图像的出现则确实使开头部分营 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确实能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 读体验。此项正确。故知此项分析正确。5. 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要求分析鉴赏小说中人的心理变化过程,这过程可根据小说中的相关描述进行分析得出。比如,“先行

11、者没 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先 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等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 心理特征。(1)希冀与期待。虽然先行者知道一切,但还是闭起双眼默祷着,他希望睁 开眼看到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地球。(2)失望与悲伤。当小姑娘说出人类已经不存在时,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3)激动与兴奋。当先行者看到半球透明玻璃罩中的人类和文明 时,看到了希望(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本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只不过本题没有直接考查形象特点而是考查人物的 心理变化,也属于传统题型(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按题干要求分别找

12、到能体现人物不 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并且对该语句作简要分析,概括出对应的心理变化,比如,从 “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 默祷着”一句,可知人物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星球,这是一种希冀与期待 的心情等(组织答案时按时间的前后顺序分条做答即可。6. 命题者抓住“科学”与“幻想”两个词语,要求考生回答貌似同文本毫无关联的问题,题目的主观性很强,发散空间很大。这对平时阅读面很广、善于思考的人十分有利,由 此可见命题者的指向十分明确,为当今的语文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指挥棒作用。(1)科学 是幻想的基础(文中大量的科学存在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合理性的基础,

13、构成了小说想 象的依据性内容,为幻想提供了条件。(2)幻想是对科学的拓展。幻想出“宏纪元”与 “微纪元”,在科学的基础上合理展开。(3)科学与幻想的结合,通过对黑白色地球幻 想,引起人们对文明的思考。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本题是一道探究题,借助文本阅读考查对某种文学样式的理解,题型比较新颖。这类题目解 答时首先要读清题干,明白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联系全文或 现实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即可。本题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干所要求的“科幻小说”“科 学与幻想”等词语思考,首先答出在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然 后既要联系文本,又要联系自己对科幻作品的理解展开分析,切不可脱离题目要求,只 谈“科学”或只谈“幻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