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921564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 卫生院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医改任务,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为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根据绥滨县卫生计生委世界 家庭医生日(绥卫发【2018】10 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 方案。一、总体思路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提高家庭医生积极性, 增强群众主动签约意愿;提高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水平,促进分级诊疗。二、基本原则 自愿签约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门诊签约与上门签约相结合;基础服务 与特需

2、服务相结合;家庭医生服务与团队服务相结合。三、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积极性,提升业务素 质,竞相提供优质服务;卫生资源得到合理运用,群众从签约服务中得到 实惠,服务依从性得到改善;引导签约居民自觉遵守基层首诊、分级诊疗 的就医模式。到 2018 年底,实现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 30%以上,重 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 60%以上,力争实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家庭 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全覆盖。四、签约服务重点内容(一)组建家庭医生团队由家庭医生负责建立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预防保健人员以及公立 医院退休临床医生等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划片为居民提供服务

3、。建立重 点人群慢性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上级医院导师制。(二)明确签约服务对象签约服务对象原则上为全体居民。签约服务的重点对象为65 岁以上 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结核 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为签约重点 人群以及其他有签约服务需求的居民。确保所有贫困人口纳入家庭医生签 约服务范围,提供相应的免费签约服务,建立相应的电子健康档案。(三)确定签约服务主体1、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家庭医生为注册全科医生(含 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执业(助理)医师, 是辖区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防

4、治的第一责任人,并应建立上级 医院导师制。积极引导县级医院的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和中级以 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2、家庭医生团队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有。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应坚 持以签约服务任务为导向,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卫生队伍现状为基础 尊重核心人员意见。团队中各成员专业互补、分工协作。允许公共卫生医 师等一个成员服务多个团队。(四)明确签约方式和责任1、签约对象原则上为个人,不得以家庭为单位签约。在充分了解签 约服务内涵的前提下,由服务对象按照自愿原则,选定家庭医生签订服务 协议。签约服务周期原则上为一年。为确保履约服务质量,每个家庭医生 团队签约人数

5、控制在1000 人以内,参保居民可自主选择签约医生。2、制订签约服务协议书,明确签约服务具体内容。确定相关服务事 项、收费标准及补偿优惠政策,规定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3、签约期内,如因家庭医生原因导致无法履约,应及时征求签约服 务对象意见更换家庭医生或解约;如服务对象在年中不满意,可以在选定 的范围内调换其他家庭医生续约;年终如不满意,可以在下一年度调换家庭医生签约,也可以不再签约。4、对于未按签约服务协议书提供相应服务或经考核不合格的家庭医 生,扣发相应补助经费并取消下一年签约资格。经整改考核合格后,方可 继续开展签约服务。5、在签约服务过程中,因服务对象隐瞒病史信息、不执行家庭医生 制

6、定的防治方案、不遵医嘱而影响服务质量,以及因病情超出家庭医生诊 疗水平和能力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责任由服务对象自负。(五)确定签约服务的基本内容 签约服务由无偿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有偿服务项目 组成,实行打包服务。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健康 综合服务等三个方面内容。签约医生能完成的项目原则上由签约医生执行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免费为居民 提供的 12类46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 、基本医疗和预约转诊服务。为签约居民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 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等服务;如遇有疑难、急重症或 受条件限制,需要转上级医院诊疗的

7、病例,家庭医生要及时提供转诊服务, 并履行转诊手续,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实行“长处方”(将符合条件的签约 慢性病患者单次配药量延长至1 个月)和“延伸处方”(经家庭医生转诊 至上级医院的签约患者,在回到基层时,视病情可继续延用上级医院处方 药品)政策等差异化政策措施,使签约居民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 方面能够享受到优先、优惠服务,增强签约服务吸引力。3、健康综合服务。以居民健康档案等信息为基础,在专业技术人员 指导下,家庭医生每年对签约居民进行1 次健康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存在 的健康危险因素、危害健康行为等健康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量体制订 个性化健康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在基本医疗

8、和预防保健方面 的重要作用,满足居民多元化健康需求,使居民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也 掌握常见的预防保健措施;为行动不便的签约服务对象提供电话咨询、上 门访视、家庭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对于未签约居民,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按规范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逐步引导居民加入签约服务。五、实施步骤(一)2018年7 月 30日前,明确本家庭医生签约推进步骤和保障机 制。明确家庭医生团队详细职责和分工(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分工详见附件 1)。(二)2018年8 月 15日前,重组家庭医生团队或补充家庭医生团队 成员。按照机构统筹规划与自愿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机构制定团 队建设规划、公示团队组建标准和团队成

9、员职责、团队长选聘、团队长选 择团队成员、机构平衡确定团队名单、定期进行团队规划和团队人员优化 等程序,组建家庭医生团队。(三)2018年9 月 30日前,家庭医生团队宣传家庭医生签约内容和 优惠政策,对辖区常住居民进行健康评估,按照居民需要签订契约协议并 制定居民健康管理计划和履约绩效考核量化标准。(四)2018 年 11 月 15 日前,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 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实施管理考核,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签约 居民服务满意度和续约意愿。(五)2018 年 12 月 15 日前,至少能够树立一个典型,使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能够初步形成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科学的绩效

10、分配机制, 确保签约服务顺利进行。(六)2018 年 12 月 20 日前,上报签约服务的阶段性进展,总结推 进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经验。六、保障措施(一)保障签约劳务补偿1、自 2016年起,每年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开 展签约服务和签约转诊。2、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应向承担签约服务等临床一线任务的人员倾斜, 向签约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团队)倾斜。(二)提升基层服务能力1、加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 。健康管理团队针对签约服务中必须 掌握的诊疗技能每月组织一次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紧密围绕卫生人员的 需求开展实用知识技能培训。组织医技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急诊、心血管、 内分泌、消化、呼吸、神

11、经(精神)、肿瘤、康复、针灸理疗、眼底检查 等专科专病诊治和专项技术。2、适当扩大配备药品品种。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开展签约服 务的医疗单位可以在保证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低于70%的基础上,可 增加使用不超过 30%的非基本药物,尽可能满足群众常见病诊治的需要。(三)提供便捷优化服务签约家庭医生(团队)对签约基础包的服务对象每年至少巡诊 1 次, 对签约个性包的服务对象定期上门随访、健康评估、康复指导与家庭出诊、 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个性化服务。将签约空巢老人的健康监测信息定期 告知其子女。对因病致贫服务对象“健康帮扶”,进行专档管理。医联体 牵头医院要通过给予家庭医生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

12、号、预约挂号、预留床 位等方式,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要确定职能科室对接家庭医生 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可酌 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 定开具处方。七、工作要求(一)签约服务宣传要形式更要效果。辖区政府、街道、居委会应搭 建宣传平台,向居民和社会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政策,引导合理的 居民预期和社会评价。签约服务内容、签约服务特点、签约程序等政策解 读要到位。要解读清楚家庭医生和私人医生,签约服务与上门服务的区别, 免费和收费服务内容,以及签约合约文书双方权利和义务,减少不必要的 误解或纠纷。(二)家庭医生签

13、约服务要注意风险防范。家庭医生团队要按照国家 卫生计生法律法规开展合法性签约服务。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规定, 机构以家庭病床、巡诊等方式开展的医疗服务,属于合法行为。仅针对长 期卧床等特殊情况且满足上门服务条件,并愿意承担上门服务风险的居民 才能为其提供上门服务。开展上门服务时,医务人员不应单独上门,至少 2 人一同前往。上门前应先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做好健康评估,携带 必要的设备和资料。上门应穿着带有机构标识的出诊服装,以有别于机构 内服务。对签约居民自我监测数据的使用要慎重,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 为诊断。对不履行签约服务或服务时不配合的,要做好现场取证和不履约 原因记录,以备有案可查。

14、注重费用拖欠等机构运行风险的防范,一旦发 生潜在的运行风险,及时报告主管部门,予以协调解决。(三)家庭医生签订合约文书要规范。以签订合约文书确定契约关系。 签约服务合约文书应包括合同编号及其有效期限、合约内容解释权、签约 居民的身份证号和社保(医保)卡号、签约居民的住址和联系电话及其紧 急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签约居民选择签约服务包名称和服务内容及相应的 居民自付费用金额、签约居民应配合事项或应履行义务等基本内容。签约 合约文书一式三份,家庭医生、签约对象和基层医疗机构各持一份。双方 签订签约合约文书后录入签约服务系统,也可网上签约并打印纸稿。签约 合约文书有效期为一年。每年度内签约的所有服务包从

15、下个年度第1 天开 始生效、执行。签约时一次性预收自付费用并开具或打印收费凭证(收据), 所收资金上交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合约文书到期,签约服务对象可以续约、 终止或另选签约家庭医生。(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考核管理。本着签约医生受鼓舞、服务 能力有提高、医药费用可控制、服务成效能认可的原则,进行签约服务考 核,辅以结果指标,宜奖励,轻惩罚。要建立以定期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 合、以改善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效率为目标的考核机制。鼓励应用信息化 考核手段提高考核的准确性,提升考核效率,减少对日常工作的影响。考 核主体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管部门为主,发挥各筹资主体的监督作用。 鼓励纵向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

16、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支付方式,发挥 家庭医生在医保付费控制中的作用,结余用于家庭医生团队奖励。依据考 核结果要及时调整家庭医生团队工作任务,合理测定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强 度。推荐考核指标:签约知晓率、签约人数/签约率、重点人群签约人数/ 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签约人群履约率、签约人群转诊比例、签约人 群满意度、续约率、签约人群医药总费用控制情况等。附件: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领导小组2 、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分工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流程图xxx 卫生院2018年 5月14 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领导小组组 长: xxx 成 员: XXXXXXXXX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考核小组组长:XXX成员: XXXXXXXXX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