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验收的基本程序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9214078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验收的基本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体结构验收的基本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主体结构验收的基本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主体结构验收的基本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主体结构验收的基本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验收的基本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验收的基本程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主体结构验收的基本程序1.在施工单位完成施工内容,并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施工单位对将验收的内容进行自评。2.由施工单位报当地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进行主题结构分部的实体检测报告。3.监理单位对验收部分检查工程资料和验收,并出评估报告。4.由业主向当地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提交结构验收申请表,申请进行主体结构工程的中间验收。5.在当地质安站的监督下,有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按设计要求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共同进行验收。摘自结构工程设计师施工现场工作指南附录:基础(主体)验收程序及准备事项一、 基础(主体)

2、分部验收参加单位1.1该工程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单位技术质量科负责人;1.2设计(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1.3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1.4质量监督站项目负责人;1.5监理公司项目监理组人员;二、基础(主体)分部验收程序2.1基础(主体)分部验收由监理公司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主持;2.2施工单位代表汇报基础(主体)分部施工过程中组织、自控等方面施工情况及基础(主体)质量自评结果;2.3监理公司项目总监、总监、总监代表汇报基础(主体)分部施工过程中监理所做的监理工作及基础(主体)分部质量监理评估意见;2.4与会各方代表到施工现场实地察看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2.5检查完毕后回会议室,由设计及各单位

3、专家对所验收的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进行评议;2.6由建设单位项目代表队对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进行评议;2.7由项目总监结合各方意见,形成基础(主体)综合验收意见;2.8最后请质量监督部门对所验收的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进行核定;三、基础分部验收需要准备的事项:3.1承包方基础分部工程质量工程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工程验收申请报监审批(申请验收时一并将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资料汇总报监理审核);验收申请经监理批准后确定验收时间,并提前一天将基础分部验收汇报材料报监理审核(基础分部验收汇报材料应加盖施工单位行政章);清理施工现场及基础内垃圾杂物;拆除所

4、有基础内模板;堵好基础墙脚手洞;弹好基础地圈梁上表面轴线及-0.10m标高线和竖向轴线。3.2 监理方3.2.1根据施工承包方申报的验收申请,首先核查基础分部质量控制资料是否完整、齐全、有效(重点检查砼试压报告和砂浆试压报告数量、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复核基础地圈梁轴线和截面尺寸偏差及表面平整偏差;抽测基础地圈梁(框架工程)砼回弹强度,有地下室工程抽测板墙、柱砼强度;现浇板面厚度、室内净高、开间尺寸;编写基础分部质量监理评估报告,加盖代公司行政章(评估报告份数一般按到会验收单位每单位1-2份);上面工作经检查、复核评定合格后用监理工程师联系单形式及时联系业主方商洽验收时间。

5、3.3业主方根据监理方报告确定基础分部验收时间,及时提前通知本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质监站项目负责人,告知基础部分验收时间。四、主体分部验收程序及准备事项4.1承包方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报告,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工程验收申请报监理审批(申请验收时一并将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资料汇总报监时审查);验收申请经监理批准后,确定验收时间,并提前一天将主体分部验收汇报材料监理审核(汇报材料应加盖施工单位行政章);拆除主体工程所有梁、柱、板模板并清理出建筑物内垃圾;堵好内外脚手洞及框架填充墙体斜塞墙体;弹好楼层0.50m的水平线;配合监理进行楼层现浇板厚度、楼

6、层净高、开间等几何尺寸、梁、柱砼回弹检测工作。4.2监理方根据施工方申报的验收申请,首先核查主体分部质量控制资料是否完整、齐全、有效(重点检查砼及砂浆试压报告和砂浆试压报告、数量、强度是否达到施工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及砼评定强度是否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复核楼层现浇板厚度、楼层净高、开间几何尺寸、梁、柱、板砼回弹工作;编写主体分部质量监理评估报告,加盖公司行政章。(评估报告份数一般按到会单位每单位1-2份)上面的工作经检查,复核、评定合格后,用监理工程师联系单位及时联系业主方商洽验收时间。4.3业主方根据监理方报告确定主体分部验收时间,及时提前通知本工程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质监站项目负责人

7、,告知主体分部验收时间。保护层指的是混图上面那层小部分垫层。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下面讲述了保护层的在规范中的各种参数,要求。保护层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

8、济上的浪费。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板、墙、壳板、墙、壳板、墙、壳梁梁梁柱柱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二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注: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关于保

9、护层厚度的其它规定第条 处于一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时,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规定减少5mm,但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处于二类环境且由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当表面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按本规范表9.2.1中一类环境数值取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端头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第条 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本规范表9.2.1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第条 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

10、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悬臂板,其上表面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条 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处于四、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第条 国家标准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必须对重要部位进行结构实体检验,主要检验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需要对重要构件,特别是悬挑梁和板构件,以及易发生钢筋位移、易露筋的部位,采用非破损(用先进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或局部破损的方法检验。此时,纵向受力

11、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7+10mm;对板类构件为-5+8mm。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为合格。当合格点率小于 90%,但不小于 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检验,当两次抽减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 90%及以上时才能判为合格。且每次抽样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公司一周(2011.3.14-)的安排 (校安工程)1、 通知各校安工程先看资料。2、 和校安办协商子分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验收,以便于下一步砌体工程的顺利开展。3、 各施工单位在2010年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以书面资料回复。4、 子分部工程混凝土结构验收后的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5、 复工后施工单位应排出进度计划。晋中市正元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和顺监理部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