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范本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20966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22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河南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河南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河南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河南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范本(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XX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2018年11月.XX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主 编 程金虎副 主 编 耿剑统编写人员 韩瑜 高计伟 许亮 陈淼 王占平 刘显 贾巍 赵昊.前 言构建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是新形势下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生产安全水平、实现社会XX久安的治本之策。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工作,陈润儿省长在2018年初安全

2、生产工作会上提出明确要求。刘伟副省长对推进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多次研究部署。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先行推进化工和非煤矿山行业双预防试点建设,要求企业坚持全人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的原则,开展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积极实施工艺严治、设备严防、人员严管和过程严控。实践验证,通过开展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使得职工的安全责任更加明确,安全意识更加巩固,安全技能显著增强,作业行为愈加规范,风险管控更加到位,隐患治理更加及时,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XX省深化安

3、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为服务企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XX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借鉴国内的先进经验及研究成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XX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指导手册内容主要包括: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相关知识、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构建与运行、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主要文件示例、附件等四部分。由于双重预防体系涵盖行业领域广泛,所涉及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较多,加之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指导手册的

4、编制得到了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编者2018年11月.目录第一章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相关知识11.1 编制目的11.2 适用范围11.3 规范性引用文件11.4 术语和定义21.5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内容41.6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原则4第二章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62.1 策划和准备82.1.1 建立工作机构82.1.2 人员培训92.1.3 资料收集92.2 风险辨识评估102.2.1 风险点划分原则102.2.2 危险源及其风险类型辨识102.2.3 风险危险程度、危险度评估方法132.2.4 发生事故后危险源及其风险的重新辨识评

5、估142.2.5 重大危险源辨识142.2.6 风险分析评估172.2.7 风险分级及四色标注172.2.8 风险告知182.3 风险分级管控192.3.1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192.3.2 风险管控202.4 隐患排查212.4.1 具体要求212.4.2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212.4.3 实施隐患排查222.5 隐患治理及验收232.5.1 隐患治理232.5.2 隐患治理验收232.5.3 隐患排查信息管理242.6 有效运行与持续改进24第三章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主要文件示例263.1 安全生产责任制示例263.2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示例273.3 企业岗位风险辨识管控清单示例323.4

6、 企业风险管控措施343.5 重大风险告知栏353.6 岗位风险管控应知应会卡383.7 企业风险分级四色平面分布图393.8 企业岗位作业风险比较图403.9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03.10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示例433.11 岗位事故应急处置卡44附件:45附件1:作业危害分析法JHA46附件2:安全检查表法SCL48附件3:风险矩阵法LS50附件4:作业条件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52附件5:部分行业领域企业危险源辨识建议清单示例54附件6: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可能用到的相关表格108附件7:GB641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10.第一章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相关知识1.1编制目的构建

7、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是新时期党中央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是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为帮助各行业、各地区、各企业系统理解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的相关知识、系统内容、建设程序,实现企业全人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尽快在全省高质高效推进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制定本手册。1.2 适用范围本指导手册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安全管理先进经验方法,结合XX省实际情况编制。本指导手册规定了XX省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简称双重预防的基本方法,适用于XX省

8、行政区域内各行业领域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各行业领域也可结合本行业领域特点,研究制定本行业或领域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导手册。1.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 术语GB/T 24353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7

9、921-201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1.4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手册。1风险危险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风险与危险为同义词。意思相同,可以通用互用。2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3可接受风险指预期的风险事故的最大损失程度在单位或个人经济能力和心

10、理承受能力的最大限度之内。4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和或环境破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5风险辨识识别系统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风险特性的过程。风险类型常用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表达。例如:火灾风险、爆炸风险等。6风险分析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7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8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风险分级的目的是确定风险管控的优先顺序。9风险管

11、控通过实施工程、技术、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10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不同级别、所需控制资源、控制能力及控制措施复杂难易程度等因素确定不同控制层级的风险控制方式。11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例如:违规操作、燃气泄漏等。1.5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内容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包括以下工作内容,并形成相关文件:1建立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2建立执行风险分级管控制度;3建立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建立风

12、险辨识管控清单;5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6绘制风险分级四色红橙黄蓝分布平面图;7绘制岗位作业风险比较四色红橙黄蓝柱状图;8设置企业重大风险公告栏;9制作岗位风险管控应知应会卡;10制作岗位事故应急处置卡。以上简称3223体系,既3制度、2清单、2张图、3告知。1.6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原则1全人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原则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应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全面彻底排查、科学严谨管控各类风险,精准治理事故隐患,构筑起管控源头风险、消除事故隐患的双重安全防线,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建立与运行并重原则企业应依据本指导手册的规定,结合企业

13、自身特点,坚持建立与运行并重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3) 控制风险、治理隐患有效性原则双重预防体系是将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排查治理之前,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企业创建中应确保有效控制风险、有效治理隐患、有效消除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4风险隐患双预防持续改进原则企业应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现双预防体系闭环管理。第二章 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主要

14、包括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机构;全员培训;划分和确定风险点;风险辨识;风险分级;制定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编制风险管控岗位责任清单台账;排查隐患;治理隐患;持续改进等内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见下图1。策划和准备确定风险点和风险辨识范围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动态评估、持续改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图1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程序2.1 策划和准备2.1.1 建立工作机构企业应在现有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专门或合署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机构,负责制定完善本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机构的组成人员应至少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主

15、要技术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一名熟悉风险评估工作的人员。企业也可以聘请安全专家或注册安全工程师协助开展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制度,是落实我国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遵循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建立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基础上的安全管理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应明确风险辨识管控工作目标、责任人员及其责任范围、工作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