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9209473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17长城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等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

2、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培养观察能力。教学过程生成与反思一看图导入11同学们,你们去过长城吗?这节课就随老师一起去游览长城。课件展示,激发兴趣。2说一说你长城的了解。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听录音朗读,听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2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有13个,要求会写的有12个。“戍”“崇”“砖”“智”“敞”是翘舌音,要读准确。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理解词语意思。智慧茫然陡峭戍边崇山峻岭宽敞屹立城邦谱写容颜焕发蜿蜒盘旋遥相呼应浩瀚金戈铁马瞭望堡垒修筑波涛滚滚4再读课文,长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中华民族的

3、伟大创举,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表达了作者对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5自由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第一部分(1)远看长城给人以整体印象,概括了长城长的特点。第二部分(2)远看长城,具体介绍了长城的构造特点。第三部分(3)由看到长城而展开的联想。第四部分(4)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26整体把握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三小结本节学习情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

4、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2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研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这一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3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指导朗读,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5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2自然段:3生成与反思(1)看看长城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大坚固)(2)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3)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得这样高大坚固呢

5、?(4)既然是作为防御的城墙,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还有什么特点呢?(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6默读3、4段。(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2)思考、交流。(3)假如此刻自己“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这时你会想起什么呢?(4)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7学习第四自然段:(1)此时,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段。(2)为什么说长城是个伟大的奇迹,你理解了么?三教师小结板书设计:17长城远看一条长龙气魄雄伟近看高大坚固伟大的奇迹联想血汗智慧

6、课后反思:418颐和园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课前准备:、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写作顺序。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5生成与反思1.她,构思巧

7、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板书课题:颐和园,读课题,认读“颐”字。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并想办法记住生字。(3)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4)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指名朗读课文

8、,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小组合作学习:(1)议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2)认真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3)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小组汇报学习情况:(1)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2)你怎么知道的?6(3)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游览了颐和园,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板书:大、美)课文哪一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引导学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这是什么写法?(首尾照应)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大和美

9、的颐和园,你的心情怎样?(惊喜、喜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四总结五、作业巩固要认的字,练习要写的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的美景,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颐和园的美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生成与反思7上节课我们按游览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颐和园吧!二学习课文各位“游客”,带上摄像机或者照相机,让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吧。你最想在哪里“留影”,就把

10、描写那里风景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吧!学生自主选择段落,练习感情朗读,教师巡回指导。你最想在哪儿“留影”呢?为什么?(1)有的想在长廊留影,为什么?(长、美)谁来向游客介绍这么美、大的长廊?该用什么语气?(喜欢、惊奇)指导朗读。(2)有的想在万寿山脚下留影,为什么?用上面学过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并突出佛香阁、排云殿的特点朗读时读重,表示强调。(板书:闪闪发光、金碧辉煌)(3)有的想在佛香阁留影,为什么?葱郁的树丛,黄绿屋顶,朱红的宫墙,昆明湖的静、绿,古老的城楼,白塔这些景点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从远到近)谁来介绍一处景点,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这些景色中那些词用得好?(引导学习一些形容词)(4

11、)有的想在昆明湖留影,为什么?自学这一处美景,师板书: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且姿态不一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游览了颐和园,在各处留影了吧!感觉怎样?我们带着对颐和园的喜爱来读一读全文吧!再次感受颐和园的美美丽的颐和园让我们流连往返,我们把刚才拍摄的颐和园的录象,大家一起来共享一下吧!师放录象。三拓展练习1.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那你们还了解哪些“世界遗产”呢?2.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请用今天学过的游览的顺序来介绍。五作业用游览的顺序,把颐和园介绍给爸爸、妈妈。用游览的顺序介绍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板书设计:18颐和园美丽的

12、大公园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课后反思:19秦兵马俑教学目标:9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课前准备:师生搜集秦兵马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导质疑1.古人说“学贵有疑”,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习一些质疑的本领。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2学生质疑。3梳理问题,将问题分作三类:阅读课文解决类,查阅资料解决类,正在探索研究类。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边读课文边勾划、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