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车辆管理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208451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种车辆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特种车辆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特种车辆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特种车辆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特种车辆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种车辆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车辆管理制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目的 为加强公司内(以下简称厂内)特种车辆的安全管理,提高厂内特种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保障作业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 本规定所称厂内特种车辆,是指限于企业厂区范围内作业的车辆(包括在厂区内使用的小四轮、升降机、多用机和电瓶车等)。 3、职责 3.1 安全质量环保部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厂内特种车辆使用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3.2 物资装备部负责公司厂内特种车辆使用技术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3.3劳动工资部负责对特种车辆作业人员的取证、培训和能力评价管理。 3.4 各单位依据本规定,具体落实本单位特种车辆安全管理工作。 3.5安全环保公司现场HSE监理负责监督落实本规定的

2、执行情况。 4、文件内容 4.1 安全技术要求 4.1.1 车辆应车容整洁、车身周正。车辆的装备、安全防护装置及附件应齐全有效。 4.1.2 车辆的整车技术状况、污染物排放、噪声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规定。 4.1.3 全车各部位在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应无漏油、漏水、漏电、漏气现象。 4.1.4 车辆的液压系统应管路畅通,密封良好;操作杆无变形,无卡阻;分配器元件配合良好,安全阀动作灵敏可靠;工作部件在额定速度范围内不应有爬行、停滞和明显冲动现象。 4.1.5 车辆发动机应安装牢固可靠,动力性好,运转平稳,无异响,起动和停机性能良好。 4.1.6 发动机起动系、点火系、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应机件

3、齐全,性能良好,安装牢固,线路、管路不磨碰。 4.1.7 车辆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右各不得大于度。 4.1.8 车辆转向应轻便灵活,行驶中不得轻飘、摆振、抖动、阻滞及跑偏现象。在平直的道路上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转向后能自动回正。 4.1.9 转向机不得缺油、漏油,固定托架必须牢固。转向垂臂、横直拉杆等转向运动零件不得拼凑焊接,不得有裂纹、变形。球头与球头座、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松紧适度,润滑良好。 4.1.10 行车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储备行程、踏板的自由行程及制动完全释放时间等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及该车整车有关技术条件。 4.1.11 气压制动系统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及规

4、定,必须装有放水装置和限压装置。 4.1.12 机械式制动器、拉杆拉线等机件应完好无损。 4.1.13 车辆照明及指示灯具应安装牢固、齐全有效。灯泡要有保护装置,不得因车辆震动而松脱、损坏、失效或改变光照方向。所有灯光开关应安装牢固,开关自如,不得因车辆振动而自行开关。 4.1.14 车辆均应设置喇叭,其性能应可靠,喇叭的音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噪声规定。 4.1.15 车辆的各种仪表应齐全且灵敏有效。 4.1.16 车辆轮胎的充气压力应符合其技术性能要求。轮胎胎面的局部磨损不得暴露出轮胎帘布层。 4.1.17 驾驶室的技术状况应能保证驾驶员有正常的劳动条件。 4.1.18 车辆驾驶室必须视线良好

5、,风挡玻璃不得使用有机玻璃及普通玻璃。 4.1.19 燃油箱及燃油管路应坚固并有防护装置,防止由于振动、冲击而发生损坏及漏油现象。燃油箱与排气管的位置应相距以上或设置有效的隔热装置。燃油箱应距裸露电气接头及电气开关以上。 4.1.20 各类厂内特种车辆还应符合各自特有的安全条件和要求。 4.2 安全管理 4.2.1 各单位加强对厂内特种车辆的安全管理,保证厂内特种车辆的安全运行。 4.2.2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特种车辆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4.2.3 各单位对厂内特种车辆应逐台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 车辆出厂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 使用、维护、修理和自检自查记录;

6、 安全技术检测报告; 车辆事故记录。 4.2.4 各单位对厂内特种车辆进行年、季、月度及日常检查。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对各单位厂内特种车辆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及各单位的检查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和检查。 4.2.5 厂内特种车辆牌照由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统一设计、监制和发放。 4.2.6 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驾驶证。 4.3特种车辆人员管理 4.3.1各单位应当加强对特种车辆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 4.3.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 2、身体健康并满足

7、申请从事的作业种类对身体的特殊要求; 3、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文化程度; 4、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工作经历; 5、具有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6、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4.3.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2年复审一次。复审合格的,由有资质的发证单位在证书正本上签章。 4.3.4各单位劳资(人事)部门要建立特种车辆作业人员监督管理档案,记录考核发证、复审和监督检查的情况。并定期对特种车辆作业人员进行能力评价,对达到要求的人员给予收回证件。 4.4 驾驶特种车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4.4.1特种车司机经过体检合格后,由正式司机带领辅导实习36个月,经过考试合格后,由本单位安全主

8、管部门和劳资(人事)部门评价合格后,出具员工能力评价合格证书,即可独立驾驶。非司机和无证者一律不准驾驶。 4.4.2工作前必须详细检查刹车、方向盘、喇叭、轮胎等部件是否良好。 4.4.3司机严禁酒后开车,行车时严禁吸烟,思想要集中,不准与他人谈笑打闹。 4.4.4坐式电瓶车驾驶室内只许坐两人,车厢内只能乘坐随车人员1人,拖挂车上禁止乘人。 4.4.5特种车只准在厂区及规定区域内行驶,凡需驶出规定区域时,必须经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同意,并针对作业环境制定出详细的风险控制措施,由现场HSE监理负责监督实施。 4.4.6厂区行驶速度最高不得超过10km/h。在转弯、狭窄路、交叉口、出入车间的大门、行人

9、拥挤等地方行驶速度最高不超过5km/h。 4.4.7装载物件时,宽度方向不得超过车底盘两侧各0.2m,长度方向不得超过车长0.5m,高度不得超过离地面2m。不得超载。建立并落实各项安全制度1.建立以“三检制”为核心的安全巡回检查制度“三检查”是指出车前、行驶中及回场后的检查。主要由特种车辆驾驶员来完成出车前的检查,是指准备出车之前对车辆进行的巡回检查,以及时发现车辆的隐患并排除,保证车辆处于完好状态;行驶中的检查,是指车辆在井下行驶3060km后进行的停车巡回检查,以发现车辆在行驶途中出现的隐患并及时排除,保证行车安全;回场后的检查,是指车辆归队后对车辆进行的巡回检查,可以发现车辆运行后的隐患

10、并及时排除,为下次出车奠定基础。基层车队还要做好节前检查、换季检查、专项检查等。2.建立日常维护制度俗话说“人勤地不懒”,特种车辆这种设备,要想让它安全平稳地运行,就要求司机依据特种车辆维护保养指南,认真维护保养车辆,尤其是台上部分,必须按照维护保养间隔时间定期维护保养,使车辆的技术性能达到标准要求,确保特种车辆的完好,这样车辆在施工作业中才不至于“撂挑子”闹罢工。维护保养主要以调整、润滑、紧固、清洁为主,主要由特种车辆驾驶员来完成。基层车队的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好强制性保养:即一级维护、二级维护、车辆大修等,绝不能存有拼设备、保生产的短期行为心理。3.建立安全例会制度主要是周安全例会和月度司机安

11、全例会。每周组织特种车驾驶员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知识等,总结评比上周交通安全,安排本周工作,让司机交流驾驶经验和处理突发事件经验;每月组织司机学习安全规程,搞好“当年事故今日反思”活动。目的是提高特种车驾驶员安全素质和技术素质,为交通安全保驾护航。4.安全检查制度即每月两次的安全检查。主要由车队HSE领导小组来完成,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车管干部和各班班长,使用安全检查表,每月对每台车进行两次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的重点是共同的、反复出现的隐患,以及隐患较多的车辆。对查出的隐患一定做好记录,并要跟踪整改,对当前不能整改的,要协同该车驾驶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做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从

12、“人”“机”“环”“管”4个方面做好特种车辆管理的危害识别工作,要求车管干部和特种车辆驾驶员全员参与,认真分析危害的根源和状态,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1.特种车辆驾驶员基层领导要组织特种车辆驾驶员进行危害识别,以表格形式从4个方面进行辨识,即技术素质、安全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好,由于特种车辆在行驶及台上作业时有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连续工作时间长等特点,要求有强健的体魄;心理素质要好,特种车辆经常跑的是井排路及井场,路况差、环境恶劣,因此要求心理素质好;技术素质要高,是核心要素,特种车辆一般超长、超宽、超高,因此要求特种车辆驾驶员技术素质过硬;安全素质要好,只有始终

13、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认真落实“三检制”以及各项安全制度,才能积极参与危害识别,搞好危害识别。2.特种车辆基层领导要协同特种车辆驾驶员,根据不同的车型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评价表,安全检查表是一种能够直观、简捷、定性的评估、诊断和查明特种车辆隐患,进行全面系统事故分析的分析方法。表中一般以制动、传动、转向、灯光信号、台上等几部分为重要检查项目;根据技术标准及要求对所列项目进行检查分析,判断产生偏差时,可能产生后果的可能性和严重性,根据风险可能性判定准则及风险严重性判定准则确定风险度等级;对检查分析出的危险、隐患进行归纳、分类,确定可能发生的部位、条件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按风险度大小进行排序,制定相应的

14、消减控制措施。让车管干部和特种车辆驾驶员清楚车辆隐患所在,消减控制隐患,确保车辆安全运行。3.经常行驶的道路和井场方面的影响因素基层领导要协同特种车驾驶员熟悉村庄、学校、集市、交叉路口、弯道、井场等特殊环境,针对在正常天气、雨雪天气、雾天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在不同季节,如麦收、秋收,暑假、寒假,春节等特殊时间段可能出现的情况。此外,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如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让驾驶员明白在每次所行驶道路的不同情况下该如何提前预防,确保交通安全。4.各项制度建立和落实车管干部协同特种车辆驾驶员利用表格形式,列出现有的管理制度条目,分析现有的制度是否符合当前的安全管理要求,

15、对应的制度落实情况,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对落实不到位的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自: 安全管理网( safehoo ) 详细出处: :/ safehoo /Manage/Stew/Particular/201101/164828_2.shtml浅谈特种车辆安全管理日期:11-02-25 10:27:16 南航黑龙江分公司飞机维修厂 张欣安全管理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一方面,要在前馈控制(即预防控制)上下功夫,明确控制要点、控制方法和控制目标。控制要点是对影响行车安全的人、车、法三个要素加以预防控制;采取的控制方法是执行严格的管理;控制目标是实现安全行车。因为我们知道出了事故再来严肃处理教育,已是管理的失败。预防控制就是要对可能影响安全行车的各个环节和各方面因素,有预见地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加以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