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共142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9203542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44 大小:7.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共14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共14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共14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共14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共14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共14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共142页)(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团队编号: 第九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方案设计类采油气工程单项组 完成日期 2019 年 4 月 17 日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专心-专注-专业作品简介本方案为XX油田采油气工程方案,根据SY/T 6081-2012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编写规范,应用Meyer压裂模拟软件完成了对该区T井压裂方案的设计,应用自编软件“压裂液返排优化设计系统”,对压裂液返排进行优化,应用pipesim软件完成了采油气工程方案设计,全文共10个章节。第1章 节为油田概况。本章介绍了油田地理位置、地层情况、构造和储层特征,温度、压力数据,以及实验和现场获得地层、原油、天然气参数。第2章

2、 为完井设计。本章分析了常用完井方式的优缺点、计算了井筒出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油田经验选择了套管射孔完井方式。第3章 为套管设计。本章在所给井深结构的基础上,根据 SY 5724-2008 套管柱强度与结构设计和API 套管强度数据对套管进行优选。第4章 为射孔工艺设计,本章基于为达到最大油井产能的目的,对影响射孔参数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优选了射孔参数,对射孔后的套管强度进行了校核,对射孔配套设备做出了选择;根据储层特性,以保护储层的原则,对射孔液类型进行优选。第5章 为压裂设计,本章利用Meyer软件对施工参数和泵注程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利用自编软件“压裂液返排优化设计系统”对压裂液的返排

3、进行了优化。第6章 将为采油采气设计。生产阶段分为自喷阶段和人工举升阶段。自喷阶段利用pipesim软件,建立生产系统模型,模拟生产阶段,设计出合理的油管尺寸和油嘴尺寸;人工举升采用的是有杆泵举升方式,并对有杆泵举升方式的设备做出了选择。第7章 为防蜡、防腐设计。防蜡设计是根据原油高含蜡的特点,分析了蜡的形成机理,清、防蜡的方法,预测了蜡开始析出的井深,并作出了具体的清、防蜡措施;防腐设计主要介绍了油田上常见的油套管腐蚀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防腐措施。第8章 为生产管理及HSE。第9章 为经济评价。主要从投资费用估算、操作费用估算和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三个部分对T井进行经济评价。第10章

4、为推荐方案。目 录第 1 章 油田概况 地理环境现有XX油田某区块,其上边界为断裂,该区块地面海拔260m275m,地表平坦,为较松软碱土层覆盖。气候干燥、多风,温差较大,寒潮发生频率较高。年平均气温为,历年气温统计结果显示该地区温度最高可达43,最低可达-38。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防烈度为7度远震。该区块内有W1-W13共13口井,其中 W1、W2、W4、W5、W7和W11为注水井,现新增一口采油井T,井位分布见图。图 油田某区块井位分布图该区附近分布有公路,交通便利。通讯网络均覆盖该地区,通讯发达。管线接入点与 W8 井的相对位置见图。图 油田某区块已建管线示意图 地质特征 层序地层特征

5、本区钻遇地层主要为三叠系XX组地层,三叠系XX组地层从上到下主要分为A和B两个砂层组,具体的层序地层分层结果如表所示。表 油田某区块层序地层分层表 构造特征本区块为西北倾向东南的单斜构造,顺下倾方向地层逐渐变陡,地层倾角为330,整体上构造形态比较简单,内部断层不发育。该区断裂构造特征:区块北部发育一组NEE-SWW走向的断裂构造,断层性质为逆断层,断层面倾向为北北西,倾角自上而下由70变为20,垂直断距为300m600m,属于沉积同生断裂,最高断开层位为侏罗系上统,构造剖面图如图。该区及邻区的井震联合剖面图如图和图所示。图 油田某区块断裂构造剖面图图 地震剖面图一图 地震剖面图二 沉积特征该

6、区地层是一套快速沉积的洪积相砂砾岩体,呈现洪积层理的特征,各薄层之间没有明显的层理面,是经过多次洪积物叠覆而形成的成层性沉积构造。因水动力变化频繁,该区沉积构造复杂且发育规模差别大。具体的沉积微相划分结果见表。表 XX油田某区块沉积微相划分表微相目的层扇根外带片流带B5b、B5a、B4c漫洪带扇中辫流带B4b、B4a、B3c、B3b、B3a漫流带扇缘径流带B2、A4、A3、A2漫流带(湿地)根据岩矿成分及含量统计,该区储层岩性以砂砾岩、砂质砾岩和含砾粗砂岩为主。整体上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较差;分选中等差;杂基含量较高,局部地层集中发育碳酸盐胶结物。储层矿物主要由石英和斜长石组成,钾长石含量次之,

7、含少量铁白云石、菱铁矿和方解石。储层岩屑含量占全部碎屑的11%73%,以花岗岩岩屑和火山岩岩屑为主。砾石成分主要由凝灰岩和花岗岩组成;砂质成分以花岗岩、长石和石英为主。该区具有分选差、快速堆积等特点,决定了该区的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导致物性变化很快,对油气的运移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该区及邻区垂直物源方向沉积剖面图如图所示。图 垂直物源方向沉积剖面图 储层特征1、孔隙结构特征根据密闭取心井分析结果和储集层岩样压汞资料可知,该区主要发育两种类型的孔隙结构,具体的分类特征见表。表 XX油田某区块储层孔隙结构分类特征类别孔隙度(%)渗透率(10-3m2)均值偏态饱和度中值半径(m)最大孔喉半径(m)平均毛

8、管半径(m)视孔喉体积比非饱和汞体积百分数17 300 5 30 15 4 5142315030081030302525151510105200020005005005050101011该区小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统计结果见表。表 油田某区块小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统计结果层位孔隙度(%)渗透率(10-3m2)A2A3A4B2B3aB3bB3c18B4aB4bB4cB5aB5b该区层内渗透率级差平均为,变异系数平均为,突进系数平均为。以小层平均渗透率为基础数据进行的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的统计结果见表。表 油田某区块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统计表级差变异系数突进系数最大最小平均最大最小平均最大最小平均(1)渗透率变异系数():用于度量统计的若干数值相对于平均值的分散程度。()式中:层内某样品的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