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919936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有趣的声音1.能够借助生活中的不同材料制造出声音。2.自制声音的乐趣。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4.开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活动准备1.瓶子区材料:玻璃瓶、塑料瓶等。纸区材料:白纸、皱纹纸、餐巾纸等。杯子区材料:金属杯、塑料杯、纸杯、玻璃杯等。2.不同种类的豆子、叉子、勺子等辅助材料。1.引导幼儿发现声音的制造。(1)教师出示一只空瓶子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再拿出一颗豆子放到空瓶子里摇一摇,请幼儿听听有没有声音。(2)将豆子放进瓶子里,盖上瓶盖摇一摇,请幼儿听听发出的“

2、沙沙沙”声音。(3)分别请个别幼儿挑选几种不同的材料试一试、说一说制造声音的方法,如敲瓶子、搓纸等。2.请幼儿主动探索利用不同材料制造声音,自制声音的乐趣。(1)教师介绍三个不同区域的材料,鼓励幼儿一次去每个区域探索,尝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2)幼儿自由分组探索,教师分别进入不同区域进行指导。如:“瓶子区”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用不同的瓶子装不同种类的豆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纸区”引导幼儿挥动、揉搓、敲击不同的纸,探索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杯子区”引导幼儿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1、材料提供方面:由于是让家长从家里带的废旧瓶子,所以瓶子大小、材质有些差异。还有的盖子盖不紧,导致

3、活动过程中,豆子会掉出来。在第三个环节:品尝软硬糖,猜猜大小声。应该让每个小朋友去品尝软硬糖,用牙齿来咬一咬,一下,然后再猜想、验证。瓶子要换成大的罐子,如一些收纳罐子。用两个,一个装硬糖,一个装糖,来进行比照。因为还是用装黄豆的小瓶子,又是只有一个,还要来回换,比照不明显。2、活动环节:第一个环节中,小宝宝起床后要干什么呢?不用提问,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直接听声音,来猜想。第二环节学习大鼓小鼓声音,可以先玩游戏,再听音乐玩。如老师说大鼓,幼儿力气大地摇瓶子;小鼓,幼儿力气小地摇瓶子,收:那么瓶子不发出声音。这样先玩几次,让幼儿对大小声有一人直接比照的效果。第二个环节结束后,可以把瓶子收回来,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回来,而不是自顾自地一直在玩瓶子。每个环节的小结,应该要再深入一些,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提升。由于对课堂常规的把控不够,导致小结不够。3、个人素质方面:是吗?好不好?这样的口头禅太多,无效的语言太多,应精简自己的语言。小百科: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介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