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动手能力论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19905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动手能力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动手能力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动手能力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养动手能力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养动手能力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动手能力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动手能力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凌海市白台子镇中心小学 曹 伟摘要: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好老师,因为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所以,开展兴趣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在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提高儿童智力发展的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作为基地,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兴趣入手,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情沟通,制定行为策略,指导学法,赋予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选择创作方法,寓教与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玩中取乐,玩中有故事,玩中有美好的回忆。教师还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通过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操作来开发潜能。关键词:心理策略、行为策略

2、、环境策略、参与、兴趣、激发。(一)、心理策略:培养意识,形成动手参与定势。 l、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兴趣激发的方法很多,我们依据现行美术教材体系,从中高段美术教材的挖掘入手。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上橙绿紫一课时,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学生们自己动手,调出了不同颜色混后出现的新颜色,最后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知道了红加

3、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而橙绿紫三种色又叫三间色,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得出结论。以情激趣:在绘画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加上中高段学生的情感发展很快,教师要努力去拨响学生学习后的情弦。学生动了情,继而就有了情趣,有了与教师、作品同频共振的情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从而以情造像,图情并茂。以美激趣:美是美术课具有的独特的优越之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学当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到教材之美。如能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就会收到唯恐聆听之不周,不知铃声之响的效果。2、沟通情感:我们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了解学

4、生的心理特点,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动手参与,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1)、缩短师生距离。实验表明,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强度及时间。因此,教师可采用主动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的方式接近后面的学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动手参与创造条件。(2)、给予学生安全感。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做出的作品不论好坏,都不会影响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做的不好时不会受到批评与嘲笑。针对这点,多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各

5、种活动,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使用一些使人轻松愉快的幽默,给学生安全感,那么,即使没把握,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参与,其创造性也会大大增强。(3)、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努力完成一项任务,都会产生成就感。既对自己的付出抱以肯定,又能激励自己继续前进。但是教师如果把学习任务的难度定得过低,学生不费多大劲就能够达到,那么,完成了任务学生也感到是理所当然的。如果难度过高,学生可能会不愿去完成它或对此失去信心。因此,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应把难度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如何控制这个度,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随机调节难度。当难度小时教师可设置一些障碍;当难度过大时,教师要适当处理

6、,分步进行。同时,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和鼓励;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给予表扬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愿意动手动脑、参与创造。(二)、行为策略:指导学法,赋予动手参与能力。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师的教法,又包含学生的学法。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进行创造。l、加强技法训练。美术课对技法的要求很高,这是学生正确描绘制作对象,进行创作的基础。技法训练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蜡笔水彩的造型、勾线、上色;泥塑课的揉搓粘画;手工课的

7、折纸、裁剪、粘贴,因此,技法训练既要扣紧每节课的重点,又要胸有全局,点面结合;既要着眼于全班同学,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同学,因材施教;既要表扬鼓励,又要具体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困难。2、拓展想象空间。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协调,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智力。实物演示: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

8、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如我在上识别公共标志这一课时,取出学生常见的标志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奋,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语言表达: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儿童喜欢听故事,他们一听故事,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媒体应用:即利用电视、录像、投影、多媒体等

9、音像手段创设情境。它们是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学中能让学生充分接触相关内容,这一方法可视性强,时空转换快,吸引力大,能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3、选择创作途径。(1)、观察比较法。中高段学生的观察力比低段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自觉地、自主地观察事物、分析异同。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创作就水到渠成。“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2)、玩做结合法。学生天性爱玩,根据

10、他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重要。如:改造旧玩具一课,让学生自带手偶旧玩具,提出来一场时装秀,发现手偶们色彩太不好看了,激发学生想象和创造,为手偶制作新衣服,在玩中寻找乐趣。好大一场雪一课可选择一个下雪天,让学生去雪中玩玩,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寓教于乐。在游戏之余,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创作便得心应手、各具其态。本策略实施中要重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暴露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实践的活动和相互的讨论悟出道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教育目标。(三)、环境策略:创造条件,提供动手参与机

11、会。学生有了动手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参与机会。l、课堂绘画作品手工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绘画和手工是由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作品展览,一定程度上,学生都爱看,看了之后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例,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教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各方面的优点,学生掌握得就越快

12、,越全面。同时教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2、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教中参与。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学海无涯而厌课、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在做的同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交流,共同进步。3、学生学会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的影响,往往

13、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在三年级一般以师生互评为主。从四年级下半学年开始,一般以学生互评为主,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制作心得表现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到了五、六年级,基本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作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优点,如果发现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创意,可以把作品取回重新修改,完善作品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主要参考文献:小学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指导用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