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9198953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一思路和要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委员会提纲:研究目的意义根底认识专题研究任务主要研究内容与要求关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研究目的的意义(1)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贯彻科学开展观、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28号文件精神,要“强化节约和集约用地政策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四个核心中央领导人从总书记到总理、副总理、曾屡次对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提出过明确的指示孙部长再三强调,“节约集约用地是正事、是大事(2)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新时期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开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呈现为城镇

2、、工矿、根底设施、村镇等各类建设用地全面扩张的态势建设用地增加由过去明显集中于东南沿海省市,开始向内地各省份乃至全国范围内展开开展的本钱巨大,社会经济开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愈日俱增研究目的意义另一方面,某些行业、地区无序和粗放利用土地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盲目兴建开发区,随意田占土地 城镇建设贪大求洋,轻挖潜。重扩张 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土地利用率低下 根底设施规划设计中不重视节约用地,重复建设与超前建设现状并存,占用了大量T 地要实现2021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济增长、社会开展和生态改善等各方面都将显著增加对土地的需求假设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消耗水平,占用土地将是原来的 4倍,我

3、国国情将难以承受“不能只寄希望于多争取一些用地指标,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节约和集约上,切实通过内涵挖潜,提高利用效率,解决建设用地需求 一一曾培炎副总理(3)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加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的根本手段中央把“地根与“银根 一道当成宏观调控的二个重要闸门,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32号文要求把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作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切入点,突破口,要把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作为现阶段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主要决策依据(4) 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问题研究,是提高规划科学性、改良规划操作性的重要方面土地利用管理中需要面对的决策,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都应该有反

4、映。上轮规划把集约和节约作为指导方针,但却没有专门的深入研究, 没有把它具体化、 操作化,实施效果不明显。这次规划修编,要把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导向转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完善从宏观到微观的土地利用控制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的操作性二、根底认识(1)节约集约用地的内涵节约集约用地,笼统地说,就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以最小的土地本钱,满足社会经济开展与环境建设的需要。包含三层意思(无锡会议):一是节约用地,就是各项建设都要昼节省用地,千方百计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集约用地,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藏,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

5、,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O节约与集约的区别与联系节约用地一一主要是从保护土地膏辣的角度来说的,是指通过一些政策措施或技术手段,减少社会经济开展对具有自然价值的土地遭成不可逆的消耗集约用地主要是针对人类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言的,是指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措施,从而使土地利用效率到达一个合理水 平的行为集约用地,强调用地方式;节约用地,强调用地效果一般而言,集约用地必须导致节约用地;而集约用地是节约用地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节约用地还有其他更为广泛的措施选择影响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因素宏观层次因素一一土地利用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中观层

6、次因素一一城乡、区域间是否统筹协调,土地资源是否统一配置、优化配置微观层次因素一一土地利用的用途和强度用途方面主要看现状土地用途是否到达其利用条件所允许 的适宜用途:强度方面主要看在既定用途务件下,其开发利用强度是否到达土地本钱效益的最大化I垠副用强度点&4彳氐声微观层次因素建设用地利用强度不是越高越好,当边际效益下降到边际本钱的水平时,就到达了土地利用强度的最优值法律、强制性技术标准等对土地利用强度构成合法性限制土地集约利用强度=Min(市场集约值,合法性集约值 )持有本钱越低,最低利用强度也越低,越容易诱发圈地占地、土地投机等行为(3)节约和集约利用的4R原那么减量化(Reduce)就是要

7、节流,要控制新的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再利用 (Reuse) 就是要挖潜,要充分发挥存量土地的利用潜力再循环(Recyc )就是要加强土地整理,把集约化水平提高以后多余的建设用地整理为耕地或其他农用 地,实现资源的再生“再思考 (Rethink)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强化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速径、方式、手段和措施,通步形成自觉的节约和集约利用意识三、专题研究任务总体目标根据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要求,围绕保障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开展的目标,按照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合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那么,研究和解决如何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和控制

8、土地的节约与 集约用地,并从规模、结构、时序等方面,研究提出调控各业、各类用地的目标及政策建议专题研究把重点放在建设用地的利用任务一,建立各类建设用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集约利用标准建设用地分类应至少不低于方案控制分类的要求建设用地总量指标城镇、村庄、工业、交通、水利等分类指标任务二,评价各类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研究并提出实现潜力的保障措施理论潜力,不能直接作为规划方案决策的依据充分考察影响潜力实现的各种限制因素,客观评价各类存量建设用地在规划期内可实现的潜力“规划期内可实现的潜力带有一定的前瞻性,是建立在对未来社会经济开展变化基本趋势的预判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假定根底上任务

9、三,统筹各业用地需求,研究提出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和盘活存量用地的目标,提出统筹增量和存量用地的配套措施针对当前一些地方借挖潜之名变相搞城市土地经营的问题重点不是去重复预测各业用地需求,而是在相关专题预测成果根底上,统筹各业用地需求 要给相应各业用地需求的预测, 提供新增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标准防止需求预测中的“粗放 要考虑各类建设规模扩展在用地类型上的相互转化关系,合理核算新增建设用地总需求 要开展对建设用地总量等更综合层次的用地扩展与杜会经济开展间关系的研究,井以此为控制,比照分析分类需求预测结果,提出各业用地需求间的结构性调整建议 在总结各业用地需求预测结果耋础上,结合存量建设用地

10、集约利用的潜力方案,确定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并提出统筹增量与存量土地利用的配套措施任务四,研究提出各类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比例,并提出节约用地、少占耕地与农 用地的政策措施在新增建设规模己定的情况下,节约用地问题就简化为各类新增建设占用比例的问 题,其实也是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扩展方式问题确定各要结合各相关专题, 研究各类建设用地空间扩展模式改变的可能性及其余地,类新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或其他农用地的控制目标,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建议任务五,研究提出促进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的制度性建议制度性建议,区别前面的“保障措施或“配套措施制度性建议更多地针对土地管理的深层次因素,内容更综合、更

11、系统,要求更具体,更明确,操作性强四、主要研究内容与要求一建设用地利用的根本形势判断1、总结1996- 2004年建设用地开展变化规律, 分析经济建设消耗土地资源的趋势,预测分析国情、省情、市情所决定的严峻形势摸清建设用地的利用现状充分利用“四清查、四对照的成果,补充调查,区分统计利用水平与实际利用水平, 反映真实利用情况分析社会经济开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关系,总结现阶段社会经济开展趋势下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己根本规律GDP、固定瓷产投资、三产结构人口总量、人口城镇化、年龄结构、家庭结构、生活质量弹性系数总结建设用地扩展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等重要资源的消耗趋势,分析各种建设占用耕地的比例关系以及

12、影响这种比例关系的内在因素结合社会经济开展趋势和国情、省情、市情、县情,预测分析规划期内科面临的费潭与环境压力2、研究宏观层次反映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社会经济指标,界定各项指标对集约利用水 平的影响关系,提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宏观层次的指标与微观层次指标相区别全国纲要?专题中考虑的指标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建设用地二、产业增加值、人均建设用地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综合容积率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综合容积率 单位GDP交通用地,单位工业用地工业产值希望省级相关研究能够尽量把上述指标涵盖进去,以便于全国纲要?和省级规划的衔接准确把握指标的指示意义,合理搭配指标,防

13、止重复3、分析判断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长期趋势,总结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综合评判辖区内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形势调查、收集指标数据总结集约利用的开展趋势各种用地增长的弹性系数总结集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二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指标控制标准研究1、研究设计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规划控制指标直接用丁日常土地利用管理和项 B审批,效劳丁微观管理考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按用途类型分别制定1、研究设计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规划控制指标居住商业工业住宅用地容积率商业用地容积率工业用地容积率住宅楼面空地率单位商业用地营业额单位工业用地利润人均住宅面积单位商业用地就业人数单位工业用地附载固定资产住宅地价实现水平商业

14、地价实现水平工业地价实现水平2、在现行相关标准根底上,通过补充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提出辖区内规划修编的集约利用指标控制标准已有国襄标准的, 要结合当地实际,根据自然条件环境容量、经济实力、主导土地利用模式等,在国家标准控制范围内, 提出反映地方特点的地方标准,不能简单套用国柬标准上限已有地方标准的, 要进一步总结实施情况, 细化分类,调准目标,缩小标准控制的浮 动范围,加强控制力度尚无标准的,要深入研究,提出新的建议性标准标准确定的方法举例:根本做法是:在辖区内选择假设干比拟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开展水平、利用比拟集约的样本地块,提取地块利用的相关指标,然后通过标准化修正,进行比拟、分析,确定标准值。标准化修正:剔除背景条件的差异背景条件指标:人均收入水平、人均耕地占有量、自然环境条件修正参数:专家评判3、根据各地现状土地利用格局和产业布局开展方向,按照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的原那么,研究制定各类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比例如果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的行为模式不调整,建设占用耕地的比例应该采用历史占用系数结合区内产业布局开展方向,考虑各类建设用地扩展模式的调整空间按少占耕地厚那么,确定控制比例三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预测1、分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的来源类型以及影响潜力实现的制约因素对于城镇用地一是现状用地范围内的空闲、闲置用地和批而未供的土地二是已利用但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