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9186283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咼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兀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兀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兀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兀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氧化

2、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 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如反应4FeS2+11Q=2Fe2Q+8SQ中,FezQ和SQ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如卤素单质 (X2)、Q、S等 高价金属阳离子;如 Fe3、Cu2 等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浓HSQ、HN0 KMnQ等 过氧化物;如 NaO、H2Q等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 K Na、 Zn、Fe等一些非金属单质;如 H2、C Si等 较低态的化合物; CO SO

3、、HS NstSG、FeSO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 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氧化剂 有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一 得电子一被还原 一A发生还原反应 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 有还原性I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 生成氧化产物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 制取Ti的反应为:aTiO2+ bCl2 + cCaTiCI 4+ cCO反应TiCI 4+ 2Mg 创7匹Ti + 2MgCI 2反应关于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TiCI 4在反应中是还原产物,在

4、反应中是氧化剂; 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在反应、中 Mg的还原性大于C, C的还原性大于TiCI 4; a= 1, b = c= 2; 每生成19.2gTi,反应、中共转移 4.8mol e-。A .B .C.D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2e-|MnO2+4HCI (浓)MnCI 2+CI2T +2H2O 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得 2e-MnO2+4HCI (浓)MnCl

5、 2+CI2T +2H2OIC失 2e-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得5X eII3CI2+6KOH KCIO 3+5KCI+3H 20 丨f失5e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得5e-失 5X e-KCIO3+6HCI 3CI2+ 6KCI f +3H2O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t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t氧化性越强还原性t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t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

6、表现出还原性,所以, 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 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 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 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 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 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 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心6,屜赵臥俎,陥&丹丄明/茲电p Au k金属的活动性腳據弱处原性逐渐减弱)MttWia*2. 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

7、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F 0Cl DiTSr oi ci nt1酣1靠上世H蔑孑的还伶性漕刈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ft仇合卅爵蛊-1还履轴t氧化剂一1一重化产洌十还廊产物11Ak t-化發并骨秋連慣(匝屋性强豆化桎坯)1氧此性较稠)壓贬性较蚤)卧)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女口: Mn 02+4HCI(浓)MnCI 2+CI2T +2H2O2KMnO4+16HCI(浓)=2M nCl2+5Cl2f +8H2O后者比前者容

8、易(不需要加热),可判断氧化性 KMn04MnC25. 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来判断:催化齐|如:2Na2SG+Q=2Na2SQ (快),2H2SO+Q=2HSQ (慢), 2SO 202 亠 2SO 3,其还原性:Na 2SQHzSQSQ6. 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来判断:点燃女口: Cu Cl 2CUCI2,2Cu =CU2S,即氧化性:Cl 2 S。又如:2HBr H 2SQ4cS)Br2 SO? 2H2Q,8HI HzS。 浓)41? H 2S 仆2。,即有还原性:HI HBr。7. 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在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的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金属的还原性强。8. 根据电解池中

9、溶液里阴、阳离子在两极放电顺序来判断。如:Cl -失去电子的能力强于 QH,还原性:Cl OH。9.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判断:(1)对同一周期金属而言,从左到右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Na、Mg A1金属性依次减弱,其还原性也依次减弱。(2)对同主族的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如Li、Na、K、Rb Cs金属活泼性依次增强,其还原性也依次增强。(3) 对同主族的非金属而言,从上到下其非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如F、Cl、Br、丨非 金属活泼性依次减弱,其氧化性也依次减弱。10. 根据(氧化剂、还原剂)元素的价态进行判断: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有

10、氧化又有还原性。 一般来说,同种元素价越高,氧化性越强;价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Fe3+Fe2+Fe,S(+6 价)S(+4 价)等,还原性:H2SSSQ,但是,氧化性:HCIO HClQ34 HClQ24 HClQ。注意: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其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会有所不同。如:氧化性:HNQ(浓)HNQ(稀);Cu与浓HSQ常温下不反应,加热条件下反应;KMnQ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比在中性、碱性条件下强。例2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B.Z元素在反应中均被还原 16H+l0Z-+2XQ4-= 2x2+5Z2+8H2O 2A2+ +B2 = 2

11、A3+2B- 2B-+Z2= B2+2Z- 由 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 Z2+2A2+= 2A3+2Z-可以进行。C. 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X04-、Z2、B2、A3+D. 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2+、B-、Z-、X2+常见氧化剂(1 )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F2、CI2、Br2、|2、03、02等(2)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KCI03、KMn0 4、Fe3+盐、K2CQO7、浓 H2S04、HN0 3 等(3)其它 HCI0、Mn02、Na202、H202、N02等常见还原剂(1)金属性较强的单质 K、Na、Mg、Al、Fe、Zn(2) 某些非金属单质:H2、C、Si等(

12、3) 变价元素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H2S、HBr、HI、Fe2+及盐,SO2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配平原则: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2化合价升降法的基本步骤为: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一标”指的是标出反应中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注明每种物质中升高或降低的总价数。*HNO3盂O 小 +N0 +H20二等”指的是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即为两个互质(非互质的应约分)的数交叉相乘。3Qi+2HNO3Oi(NO3)3 +N0 + Ha0三定”指的是用跟踪法确定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学式前的系数。0*5+2+23Q1+2HNO3 3Cu(N0j +2NO*H2O四平”指的是通

13、过观察法配平其它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4 8HN03+2N 0 + 40五查”指的是在有氧元素参加的反应中可通过查对反应式左右两边氧原子总数是否相等进行复核(离子反应还应检查电荷数是否相等),如相等则方程式已配平,最后将方程式中“一改为“三例 3对于反应 KMn O 4+HCI 宀 KCI+M nCI 2+CI2+H2O (未配平),若有 O.lmol KMnO4 参 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其转移电子 0.5molB .生成 Cl20.5molC.参加反应 HCI为16molD . CI2是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的五条基本规律:(1) 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还原剂失去

14、电子总数;(2) 以强制弱”规律:氧化剂+还原剂=较弱氧化剂+较弱还原剂;这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的条件。(3 )价态归中规律:同一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规律遵循: 高价+低价t中间价态,中间价态可相同、可不同,但只能靠近不能相互交叉(即价态向中 看齐)。-5e-6e-1IrKCIO 3+6HCI =KCI+3CI 2+3H2O 而不是 KCIO 3+6HCI=KCI+3CI 2+3H2O +5e-fI+6e- f(4)歧化反应规律: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叫做歧化反应。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t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 如:CI2 十 2NaOH=NaCI 十 NaCIO 十 H20(5 )优先反应原理: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先把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还原(或氧化)。四、巩固练习氧化还原反应、选择题1 下面有关氧化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