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济南市稼轩中学高中物理选修2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阶段练习课后培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9169260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练济南市稼轩中学高中物理选修2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阶段练习课后培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单元练济南市稼轩中学高中物理选修2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阶段练习课后培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单元练济南市稼轩中学高中物理选修2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阶段练习课后培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单元练济南市稼轩中学高中物理选修2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阶段练习课后培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单元练济南市稼轩中学高中物理选修2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阶段练习课后培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练济南市稼轩中学高中物理选修2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阶段练习课后培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练济南市稼轩中学高中物理选修2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阶段练习课后培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 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与很多领域,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 电磁波不能产生衍射现象B. 常用的遥控器通过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C.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D. 不同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C解析:CA. 电磁波是横波,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选项A错误;B. 常用红外线作为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选项B错误;C. 由于波源与接受者的相对位移的改变,而导致接受频率的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所以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选项C正确;D. 不同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Co2. 以下是几个教材中的物理公式,

2、其中关于特定物理量符号、物理量名称及其在国际单位制(SD中的用基本单位表示的单位符号表述中全部正确的是()公式符号名称单位符号A3k a加速度/ 2 m / sBRLS密度kg m3 / A s2CT怠L长度mDE BlvB磁感应强度2kg / A sA. AB. BC. CD. DD解析:DA. 该表达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表达式,式中的a是轨道半长轴,单位是 m,选项A错 误;B. 该表达式为电阻定律的表达式,式子中的P是电阻率,单位是 Q ?m选项B错误;C. 振动电路中周期的表达式应该是T 2 LC式子中的L为线圈的自感系数,单位 H (亨利),选项 C错误;D. 该表达式为感应电动势表

3、达式,其中的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是N kg m/s22仃=1=1=1kg/(A s )A m A m选项D正确。故选Do3. 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B. 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C.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变大D. 电磁波按频率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射线, 射线B解析:BA.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不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 的磁场,A错误;B. 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B正确;C. 由电磁波波速公式

4、 v= f可知,电磁波由真空到介质传播时,速度变小,频率不变,波 长变小,C错误;D. 电磁波按频率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顺序是:丫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 线、无线电波,D错误。故选BoC. ti时刻电路中只有电场能B. t2时刻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零4. 图中画出了一个 LC振荡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判断()D. ti时刻电容器带电荷量为零D解析:DACD.由图像分析可知,计时开始时,电容器两极板带电荷量最大,电流为零,电容器开 始放电,根据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画出q t图像(在图中用虚线表示)D正确,AC由图像分析可知,ti时刻,电容器带电荷量为零,电压为零,电场能

5、为零,故 错误;B. t2时刻电容器带电荷量 q最大,两极板间电压最大,故B错误。故选 D。5. 在LG回路产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容器放电完毕时刻,回路中电流最小B. 回路中电流值最大时刻,回路中磁场能最大C. 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荷量最多时,电场能最大D. 回路中电流值最小时刻,电容器带电量最大A解析: A【分析】在LC振荡电路中,当电容器在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 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当电容器在充电过程: 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从能量看:磁 场能在向电场能转

6、化电容器放电完毕时,带电量为零,电场能为零,电路中的感应电流最大,磁场能最大,A错误B正确;电容器充电完毕时,电量最多,电场能达到最大,C正确;回路中电流值最小时刻,磁场能最小,而电量最大, D 正确【点睛】电容器充电完毕(放电开始):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 放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6. 2003年,在抗击SARS的过程中,许多公共场合都使用了一种可以快速测量体温的非接触测温仪,这种仪器是利用了()A. 温度传感器B.味觉传感器C. 红外线传感器D.生物传感器 C解析: C 红外线最显著的特性是热效应,人体不断向外辐射红

7、外线,而且不同温度的人,辐射红外 线的频率和强度不同,根据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的频率和强度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就可以测出 人体的温度。故选 C。7. 近场通信(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其主要结构就是线圈和电容组成的类 似LC振荡电路的并联谐振电路,其终端有主动、被动和双向三种模式,最常见的被动模式 广泛应用于公交卡、门禁卡、校园一卡通等,刷卡时,电路发生电谐振,给电容器充电, 达到一定电压后,在读卡设备发出的射频场中响应,被读或写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C电路的电容器在充电时,电流增大B. 如果增大LC电路中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振荡周期将增大C. LC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时,线圈

8、中自感电动势增大D. 电磁波发射时,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电谐振C解析: CA. LC电路的电容器在充电时,电流减小,故A错误;B. 增大LC电路中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电容器的电容会变小,根据T 2 LC可知,LC电路的振荡周期将减小,故 B错误;C. LC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时,电流减小得越来越快,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增大,故C正 确;D. 电磁波发射时,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制,故D错误。 故选C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公共场合使用的非接触式测温仪利用的是紫外线B. 在地球上利用接收遥远天体发出光波的频率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利用的是多普勒效应C. 军队

9、过桥需要迈着整齐的步伐,防止共振对桥造成伤害D. 在机械波的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始终位于波峰位置B解析:BA. 非接触式测温仪是通过接受身体表面辐射出来的红外线来测温的,故A错误;B. 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或观察者发生移动,而使两者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在地球上利用接收遥远天体发出光波的频率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故B正确;C. 军队过桥需要迈着整齐的步伐,产生共振,不能防止共振对桥造成的伤害,故C错 误;D. 振动加强点的振幅大,而不是始终位于波峰位置,故D错误。故选Bo9. LC振荡电路中,通过 P点的电流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现规定过P点向右的电流为正,则下列说法正确

10、的是()A. 1.5s至2.0s时间内,电容器放电B. 1.5s至2.0s时间内,电容器上极板带的是负电C. 1s至1.5s时间内,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D. 1s至1.5s时间内,磁场能正在转化为电场能C解析:CAB.由振荡电路的图像可知,在1.5s至2.0s时间内,电流方向为负,且电流值正在减小,所以依题规定的电流正方向可知,在该段时间内,LC回路中的电流是逆时针,而且,电容器正在充电,由充电电流是由电容器负极板流出,流向正极板可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 电,故AB错误;CD.由LC振荡电路图象可知,在1s至1.5s时间内,电流为负电流,且电流的值正在增大,由题所规定的电流正方向知,此时间内

11、LC回路中的电流是逆时针的,即由Q点经电感L流向P点,所以Q点电势比P点高,而且由于电流值正在增大,所以电场能正在转化 为磁场能,故 C正确,D错误。故选C。10. 图甲中通过P点电流(向右为正)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则()A. 00.5s间,电容器C正在充电B. 0.51s间,电容器C上极板带正电C. 1 - 1.5s内,Q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D. 11.5s内,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 C解析:CA. 由题图乙知,00.5s内,电流逐渐增大,电容器正在放电,A项不合题意.B. 0.5 1 s内,电流沿正方向逐渐减小,是充电过程,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 电,B项不合题意.C. 11.5s

12、间,电流沿负方向逐渐增大,是放电过程,Q点比P点电势高,C项符合题意.D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故D项不合题意.二、填空题11.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和最短的电磁波分别是 和.无线电波射线解析:无线电波 射线12依照波长的逐渐变短的次序,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 光,紫外线,伦琴射线,丫射线,所以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和最短的电磁波分别是无线电波和丫射线。12. 和是相互联系着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并从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就形成了 .正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磁场电磁波【解析】解析:正变化的电场变化的磁场电磁波【解析】123由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和变化

13、的磁场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统一体,并从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13.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两个基本论点是: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从而预言了空间可能存在电磁波.电磁波按照波长由长到短排列依次是:无线电波、红外线、 、紫外线、x射线和 射线.已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3.0 108m/s,南通人民广播电台的 经济、生活”节目的频率是1.03 108Hz,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 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磁场;可见光;29【分析】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电 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

14、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根据波速公式可求得波长解析:磁场;可见光;2.9【分析】 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根据波速公式可求得波长.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电场;并预射线,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 丫射线.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赫兹用实验证实电磁波存在. 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波长最短的是 丫 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射线、由波速公式c=入得波长为:c 3 1088 mf 1.03 1082.9m【点睛】一切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都等对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于光速.公式v=入对于电磁波同样适用.14. 按照有关规定,工作场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不得超过 0.50瓦/米2 .若某一小型无线通讯装置的电磁辐射功率是1瓦,那么在距离该通讯装置以外是符合规定的安全区域(已知球面面积为S=4nR). 4m解析:4m设规定的安全区域距离为R,则球的面积为S=4nR.(1)则在1秒内球面获得的能量为E=Pt=1wK 1s=1J(2)在球面上单位面积的电磁辐射能量Eo=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