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9168774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一、媒体公信力与媒体品牌建设的内涵(一)媒体公信力:所谓媒体公信力,是指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是 否真实、客观、及时、准确,能否得到受众的普遍认可和信赖,是否 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能力。目前,我国新闻媒介既具有服从党和政府领导的事业单位性质,实行 的又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企业化管理。具体来说, 媒体公信力的内涵包括两方面:第一,所谓“公”,指的是新闻媒体 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以维护人民的利 益为最高准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惟一宗旨,通过追求社会正义、彰显 社会公平、弘扬人文法治观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来取得公众认可和 市

2、场接纳。第二,所谓“信”,就是恪守新闻道德,尊重新闻规律, 追求新闻价值,理性、客观地判断和报道新闻事件,坚持政治家办报, 有信誉、讲信用,让受众信任、信服,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有“公”有“信”,媒体才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进而整合社会、影响 社会。(二)媒体品牌建设:品牌是市场营销学中的概念,是商品社会的一 种生产者诚信的标志物,是形象的象征,也是承诺、保证和契约。鉴 于新闻事业的上层建筑属性和信息产业属性,媒体品牌是将营销学中 的“品牌”概念加以延伸而提出的新理念。洛杉矶时报发行人马克?韦尔斯曾提出:“要像管理企业一样管 理报纸,要建立品牌,要像推销消费品那样的效率和冲劲来推销报纸, 增强

3、与读者接触的频率。”从凤凰卫视借助媒体公关、主打媒体形象 品牌而一跃成为海峡两岸知名媒体后,我国新闻媒体的品牌意识得到 增强。为了应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赢得更多的注意力,一些媒体开始 积极打造契合自身形象的品牌。二、媒体公信力与媒体品牌建设的关系(一)媒体公信力是媒体品牌的价值核心之一媒介作为公共信息平台,其产品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商品。新 闻作品的导向是否准确,信息是否客观,格调是否高雅,报道是否迅 速,记者是否诚信等问题日积月累,就会逐步形成社会公众对某一媒 体的总体印象和公信力的水准。如果新闻媒介常常失信于民,导致公 信力受损,那么结果是媒体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二)媒体品牌建

4、设是提升媒体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附加价值,既可代表性别符号、社 会地位、国籍、文化等多重意义,也可以代表真实、纯洁、自然、忠 诚、信任等多种概念。消费者一旦对品牌萌生认同和信任,而且这种 认同和信任得以维系,那么品牌将长久地存有于消费者心中。(三)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近几年来,我国传媒产业正处于“朝阳产业”的发展阶段。行业整体 繁荣的背后,每个传媒集团乃至每家媒体都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 挑战,都在更为艰难地进行着各自的维生之旅。不过,媒体信息量由供给不足向相对过剩转移,媒体产品的同质化日 益严重的现象,致使以报刊内容和广播电视节目为核心的管理体

5、系在 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已不能完全胜任。于是,部分媒体为了尽快在竞 争中抢得一席之地,忽视了长远的媒介品牌建设,一味追求轰动的短 期效应,经常登载那些揭露隐私的、甚至是虚假的、庸俗的、低级的 内容。还有一些失去正义的“集体失语”,失去了真实和道德的原则, 严重腐蚀了媒体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而这种公信力的逐 渐丧失,严重伤害了受众的接受心理。即使新闻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受众也会人为地觉得是不可信的,甚至朝着新闻报道所引导的相反方 向去思考和彳丁动。由此可见,媒体品牌建设和媒体公信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没有品 牌,媒体就等于失去了受众;没有公信力,媒体就等于是失去了价值, 结果都是浪费资

6、源。三、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汉斯预言:“15年前,各公司在价格上竞争,今天在质量上竞争,明天将在品牌上竞争。”现在,汉 斯的预言正变成现实,市场经济历经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导向时代, 以销售为中心的销售导向时代,已进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消费者导向 时代。当前,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但有利于推动新闻 媒体的产业化进程,使其在激烈的新闻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 且可以帮助新闻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使其成为真正的一支强大的精神力量。作者认为,公信媒 体品牌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无法一蹴而就,可从 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转变观念,树立公信媒体

7、品牌意识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下转第 8页)(上 接第6页)“新闻单位要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 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 务的要求”。同年12月5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 总书记胡锦涛再次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的方针”。构建公信媒体品牌,新闻媒体必须转变重经济效应,轻社会效应;重 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新闻实践中自觉践行“三贴近” 方针,真正成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社会舆论的代言者、社会公德的 监督者和社会正义的维护者。(二)以人为本,打造公信媒体品牌形象公信

8、媒体品牌形象,以媒体公信力为价值核心,以人为本,为核心读 者量身定做,讲求信息的使用价值,注重突破注意力经济,形成影响 力经济,做“时代的领跑者”。这一品牌形象的打造,需要根据所处 地域特点和媒介情况,寻找媒体在市场中、受众心目中的最佳位置, 发挥自身优势,走差异化道路,最大限度地争取市场份额。运用多种 手段,如品牌logo的设计,形象宣传片的制作,频道风格的整体性和 节目命名统一性等等,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受众心中建立完善的 品牌识别系统和牢固的品牌意义,为以后的品牌形象推广铺平道路。 勇于创新,勇于突破,持续赋予品牌形象新的内容,强化受众对媒体 品牌和品牌意义的反应,并最终把这种反应转换

9、成受众与媒体之间强 烈的、活跃的忠诚关系。新晨范文网(三)深化内涵,提升公信媒体品牌影响品牌形象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要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必须持续地 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深化品牌的内涵,推动品牌形象的成长与丰满。公信媒体品牌不是一种单纯的商业包装,它融入了特殊的文化品味和 人文追求。所以公信媒体品牌的推广不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活动,只有 建立在和公众良好公共关系的基础上,注重媒介与文化的交融,追求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公信媒体品牌的内涵才会持续深化,更加 立体,而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总之,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公信媒体品牌的构建和内涵的深化必须依 靠系统、科学的长远规划,否则只会偏离初衷。【参考文献】1连少英,张澜.问题性报道,构建媒体公信力的“利器” OL.中国新 闻学评论,2005.2李佳.在新的定位中崛起一一东方卫视的定位及发展J.忻州师范学2005.2006.3段京肃.浅析中国传媒品牌运营方略 OL.中华传媒网,公信媒体品牌建设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