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涵施工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9166473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管涵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排水管涵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排水管涵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排水管涵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排水管涵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管涵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管涵施工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编制依据3第二章、工程概况3第一节、路基排水3第二节、雨水管道工程4一、排水管材4二、基础4三、检查井、沉沙井、进水井4四、回填土5五、技术要求5第三节、污水管道工程6一、污水管出口 6二、污水管6三、检查井7四、回填土7五、技术要求7第四节、涵洞工程8一、工程概况8二、圆管涵管材8第三章、分项工程施工方案9第一节、基槽开挖9一、坑槽开挖方案9二、 沟槽排水9三、 基槽开挖10四、沟槽检查验收10第二节、混凝土管施工11一、管基施工11二、安装前准备工作11三、管道安装11第三节:塑料管施H(HDPE缠绕管)13一、管材质量要求13二、装卸、运输和堆放14三、塑料管管道基础施工14四、

2、塑料管管道安装15五、塑料管道与检查井连接16第四节:检查井、沉砂井、进水井施工17一、 测量17二、 开挖、浇底板18三、砌筑18四、抹面18五、井环、井盖安装18第五节:污水管道闭水试验19第六节、圆管涵施工20一、施工准备20二、基坑开挖及垫层施工20三、基础施工21四、钢筋混凝土圆管的预制21五、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及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22六、沉降缝施工22七、涵洞进出水口23八、涵洞填土23第七节:管沟回填24第一章、编制依据1、中心城区主干路网市政工程11#路市政道路工程(3#路9#路)招标文 件、标前答疑及有关资料。2、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资

3、料。3、国家及省、市有关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强制性条文及有关规程。4、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6、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市政工程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7、定额及“广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路基排水本项目为中心区配套道路建设,道路建成后,区内相关组团的配套建设将一 起实施,场地填筑至道路标高基本持平,但在填土前道路存在边坡,为保证路基 稳定,需设置边沟。填方路段在坡脚处设置梯形浆砌片石排水沟;挖方路段设置 矩形盖板排水沟,边坡高度大于5米的挖方路段,在坡顶设置截水沟。

4、边沟汇集 的水通过两侧预留的集水井收集,再排至市政管道。路堤排水沟及路堑截水沟均采用梯形设计,底宽和深度均为50厘米,坡率 为1:1;路堑排水沟及村镇边排水沟采用方形设计,深度和宽度均为60厘米, 并加镂空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截、排水沟的厚度均为30厘米,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第二节、雨水管道工程一、排水管材 管径(DNW800)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塑料排水管(简称HDPE缠绕管), 电热熔焊接。 管径(900WDNW2000)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承插连接。 接中央绿化带的排水管为DN200,其余连接进水口的雨水支管:均为 d=300,I=0.01o 雨水接户管管径除注明外,均为DN

5、500, 1=0.01,接户井井面标高与原地面 平。 雨水口连接管长度除图上标注外,其余均按6米长算。二基础 高密度聚乙烯缠绕塑料排水管(简称HDPE缠绕管)采用砂垫层基础。 钢筋混凝土管:A、管顶覆土 3.5m时采用A式基础;B、管顶覆土 3.56.0m时采用B式基础;三、检查井、沉沙井、进水井 检查井、沉沙井采用马路甲式;进水井采用平入式进水井; 检查井、沉沙井、进水井的结构、形状、尺寸、识别大样及适用要求见设 计院通用图。 道路设计纵向坡度N1.5%的路段:进水井采用双平入式进水井。 检查井、沉沙井井面标高系根据道路设计标高设计,施工时以道路设计标 高为准,检查井、沉沙井井盖采用QT50

6、0-7球墨铸铁井盖。 所有交叉口的检查井井面标高应与相应的道路设计标高持平,其余路段进 水口应设在道路标高的最低点,道路交叉口范围的进水井根据交叉口大样图在最 低点处设置进水井。 所有道路施工止点处都必须设计检查井,具体位置根据施工现场定,避免 下游的管道驳接时破坏路面。 部分路段两侧地块的现状标高若不能满足设置接户井的,那么就予留接户 管,不设检查井,但管口末端必须用双隅砖及水泥沙浆封堵。四、回填土从管基础底到路基回填石屑,并用水冲实,管坑两侧密实度应不少于95%, 其余密度按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要求回填。五、技术要求 施工前必须复测沿线过路管涵、箱涵、桥

7、涵以及各排水出水口的标高(桥、 箱涵底标高),在满足排水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方可施工。 管道施工前要求道路路基回填土按有关设计及验收规范进行处理后,经检 验达到设计要求稳定后,方可开挖管沟进行排水施工。如管道地基土为淤泥且厚度小于1000 mm则要求换填石屑处理,如软土层厚 度大于1000 mm则应通知设计人员另行处理,地基承载力必须不小于100Kpa。 收道路设计天沟的雨水,其接户井位置应根据道路设置的山顶排水天沟的 下地位置,在施工现场定。 对覆土不够700 m的管道须进行包管处理,采用C15混凝土包管厚200 m。 为减少施工开挖对周边构筑物及交通要道的影响,对新建排水管道埋深大 于6米的路

8、段采用泥水平衡式机械顶管。 严格按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验收。第三节、污水管道工程一、污水管出口11号路的施工范围为11K0+00011K0+854.08,为保证污水必须有出路, 不乱排,即使道路未通,污水由11号路转输至12号路,最终接入笃学路现状污 水管,转输进萝岗污水处理厂。二、污水管 管材采用HDPE中空壁缠绕结构管,塑料管管材环刚度不小于8KN/m,弯 曲受拉极限强度不小于80Mpa。 污水接户管管径除注明外,均为D=300, 1=0.01,接户井井面标高与原地 面平。三、检查井 检查井采用马路甲式。 检查井、沉沙井井面标高系根据道路设计标高设计,

9、施工时以道路设计标 高为准,检查井、沉沙井井盖采用QT500-7球墨铸铁井盖。 所有道路施工止点处都必须设计检查井,具体位置根据施工现场定,避免 下游的管道驳接时破坏路面。 部分路段两侧地块的现状标高若不能满足设置接户井的,那么就予留接户 管,不设检查井,但管口末端必须用双隅砖及水泥沙浆封堵。 检查井面标高系根据道路设计标高设计,施工时以道路设计标高为准,检 查井、沉沙井井盖采用QT500-7球墨铸铁井盖。四、回填土从管基础底到路基回填石屑,并用水冲实,管坑两侧密实度应不少于95%, 其余密度按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的要求回填。五、技术要求 管道施工前,要求道路

10、路基回填土按有关设计及验收规范进行处理后,经 检验达到设计要求稳定后,方可开挖管沟进行排水施工。 如管道地基土为淤泥且厚度小于1000 mm,则要求换填石屑处理,如软土 层厚度大于1000 m则应通知设计人员另行处理,地基承载力必须不小于 100Kpa。 对覆土不够700 m的管道须进行包管处理,采用C15混凝土包管厚200mm。 减少施工开挖对周边构筑物及交通要道的影响,对新建排水管道埋深大于 6米的路段采用泥水平衡式机械顶管。 钢管防腐:除锈等级ST3,内外壁均采用KY-T0重防腐涂料,底漆:KY-2021(铁红色三遍,240um厚。面漆:KY-2026 (黑构设计色)四遍,320u。 焊

11、缝的检测应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GB50235-97)执 行。对焊缝的外观及焊缝表面进行无损伤检验(磁粉或液体渗透)管道内部按规 范要求作超声波检查。 严格按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验收。节、涵洞工程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有段圆管涵三段,分别为:11K0+240.482圆管涵,为单孔01.5米圆管涵,涵长46.5米,与路线夹角为90,涵底纵坡为1%。11K0+500.482圆管涵,为单孔01.5米圆管涵,涵长51.5米,与路线夹角为90,涵底纵坡为1%。11K0+720.447圆管涵,为单孔01.5米圆管涵,涵长53.0米,与路线夹角为90,涵底纵坡为

12、1%。1、二、圆管涵管材管材为钢筋混凝土圆管,管节由监理工程师认可的预制厂制作。管节所用混凝土及原材料及原材料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2、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应符合下列要求: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 斜交角进行处理,内外管壁应平直圆滑。第三章、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第一节、基槽开挖挖槽前应认真研究图纸,充分了解挖槽段的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构筑物以 及施工环境等情况,以便施工时能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一、坑槽开挖方案 坑槽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原则上按由下游至上游的施工顺序施工,以利坑槽的临时排水。 坑槽深度小于3米的开挖方式为

13、大开槽,即放坡不支撑,放坡系数按1: 0.33至0.67考虑,开挖沟底宽度按广州市排水工程通用图管基座的外皮尺 寸每侧加宽0.8m,为管基座施工和管道安装提供足够的施工工作面。 坑槽深度超过3米的地段采用钢板桩疏板支护。开挖宽度为结构底基础宽 度两边各加工作宽度和支撑、模板的厚度而定。二、淘槽排水 沟槽内采用明沟排水。从下游至上游方向逐段推进施工,利用已完成的管 道从市政管网排走。 分段施工时,基坑底两侧设置排水沟,每施工段设置四个集水井,配合抽 水机临时抽水。 利用截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沟坑内。 雨天施工若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基底设计高程以上留20 cm左右一层 不挖,待下一工序进行前方予以

14、开挖。三、基槽开挖 管沟槽开挖的宽度按管道基础的宽度加上每边工作面和模板、支撑的厚度 进行开挖。 基坑挖至设计高程,应迅速进行复核中线和水平,无误后立即中砂或粗砂 垫层覆盖,匆使长期暴露而被地下水或雨水浸泡。 基坑底面土不得超挖或扰动(指挖松或浸泡等)。若发生超挖或扰动,应 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将超挖和清除位置填回石粉工碎石、砂,并予夯实。 挖出的土多余部分直接运至于指定地点,其余暂时转移至离坑边2米以外 的位置堆放以备回填之用。不应堆在基坑顶边,以免加重土坡压力和阻碍操作及 运输。四、沟槽检查验收 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边坡、基坑尺寸,轴线、槽底的高程达 到CJJ3-90中沟槽验收规定

15、的要求。 沟槽开挖完后,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项目包括开挖断面、槽底标高、轴线 位置、沟槽边坡等。第二节、混凝土管施工一、管基施工 雨污水管沟在处理好基坑且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根据管线中心线及设计 要求用白灰撒出管基垫层的边线,用碎石砂夯填150mm厚做为管基垫层后,放 出混凝土基座的边线, 木工制作安装模板,浇筑C20混凝土平基部分。 浇筑管基混凝土时,一般应使混凝土面高出平基面24cm (视管径大 小而定),并进行捣固,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采用24cm,应按管径大小和地基 吸水程度适当调整。 管道安装校正后,木工第二次制作安装模板,然后浇筑C20砼管基,管 基砼强度达到25%后可以拆除模板。二、安装前准备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