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9166191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灾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心铸管车间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火灾安全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火灾的燃烧对象有建筑物、生产装置、公共设施、露天仓库、电气设备等,从而增加了火灾的复杂性。火灾能引起各种伤害,严重时可立即导致人员死亡。在火场中,由于逃避不及,直接被火烧伤或烧死。烟雾引起窒息是火灾致伤、致死的主要原因。火灾烟雾中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吸入以后容易造成窒息。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5倍,其量超过火的56倍。烟气的流动方向就是火势蔓延的途径,温度极高的浓烟,在两分钟内就可形成烈火,而且对相距很远的人也能构成威胁。此外,由于烟的出现,严重地阻碍了人的视线,使人们的能见度下降。一般情况下,

2、只要人的视野降至3m以内,想逃离火场就不大可能了。火灾中浓烟危害很大,被浓烟熏呛致死的,是烧死的45倍,浓烟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在含有一氧化碳浓度达1.3%的空气中,人吸入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min就会导致死亡。而常用的建筑木材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高达2. 5%。此外,火灾中的烟气里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约占0. 06%,当达到2%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达到6%7%时,人就会窒息死亡。另外,还有一些物资,如聚氯乙烯材料和尼龙等纤维类物品,燃烧时能产生剧毒气体,对人的威胁更大。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车间

3、现场电气线路、乙快瓶操作不当或遇热源有着火、爆炸的危险,给周围岗位人员造成伤害。包装、大线生产使用的快干防腐漆、无机硅酸锌底漆挥发的溶剂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火源有着火、爆炸危险。生产现场作业时散落在设备及地面上防腐漆遇热源、火源易着火。熔炼使用的钝化镁粒主要用于球化铁水成分,特点是易燃不易灭,如果镁粒罐着火,所产生的气体,能使罐发生爆炸,给周围岗位人员造成伤害。1.3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原因: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憧安全操作知识;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2应急组织及职责2.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应

4、急响应由本事业部人员参加;火灾抢救由消防队参加;人员抢救由职工医院参加。2.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及职责总指挥:事业部部长副总指挥:设备副部长生产副部长成员:安全主管、环保主管、经营主管、当班调度、工部主管工程师、当班班长、相关岗位人员2.3指挥机构职责2. 3. 1总指挥职责事故发生后,事业部总指挥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现场急救;紧急情况下,有权调动事业部内的各种设备、设施、人员进行现场抢险。负责向公司总调度室、安环部报告。处理事故时,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密切关注事故的发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事故结束后,组织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尽快恢复现场,保护环境,将废弃物尽快回收并放置到指定

5、地点。2.3. 2副总指挥职责负责指挥事故现场的具体急救工作。负责指挥处理应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迅速安排恢复或更换己损坏的设备、仪表等装置,为尽快恢复生产做准备。组织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2.3.3安全主管职责负责对可能遭受的危险或不安全情况提供及时、完善、详细、准确的危险预测和评估,制定并向总指挥建议确保人员安全和健康的措施,从安全方面审查事故行动计划,制定现场安全计划等;维护现场秩序,保护现场,组织好人员疏散逃生和急救,指定专人在路口接有关车辆进入事故现场。负责进行应急措施的培训与演练,并提交演练报告;负责向安环部及时报告。2. 3.4环保主管职责负责及时联系环保监测及有毒有害物质进一

6、步扩散的监测、预测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并及时上报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2. 3. 5行政主管职责负责协助公司职工医院救护受伤人员转移以及受伤人员的监护工作。2.3.6工部主管工程师职责:负责处理负责事故现场警戒、救援及人员疏散;负责协助公司消防队灭火、抢险、抢救和现场灾情处置工作。应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处理工作。2.3.7调度长职责: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的停工、开工调度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联系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全面分工协调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相关信息。2.3.8当班班长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22. 3.9岗位人员职责:负责

7、通知班长、调度,报告事故的情况。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设施的操作。应急组织体系机构图如下:3 .应急处置3.1报告程序3.1.1岗位发现事故及时报告给调度室,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工段,查明火灾部位和原因,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专业救援队伍和公司相关部门迅速赶往事故现场。要求应急指挥部成员白天10分钟内到达现场,夜晚最迟40分钟内到达现场。3.1.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事故预警信息分析,由安全办和调度室向公司安环部和总调上报事故预警信息。总调对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发布预警信息。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应急指挥部及时报请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实施救援。3.2人员疏散、

8、现场警戒、现场受伤人员急救:3. 2.1所有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人员严禁烟火、避免铁器碰击、静电、摩擦产生火星等。3. 2.2抢救人员到达后,即成立以事业部部长为总指挥,事业部设备主管副部长、事业部生产主管副部长为副总指挥的抢救小组,其它人员各司其职,协助抢救、警戒区域,疏散人群。3. 2.3如果情况危急,由当班班长迅速组织逃生,设置警戒岗哨,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并派专人等待引导消防车辆、煤气防护人员。同时迅速疏通安全通道,以保证救援车辆迅速到达事故现场。3. 2.4消防人员到达后应迅速进行灭火。抢救小组则做好安全撤退指挥工作。3.2.5发生火灾伤亡事故,首先将伤员救至安全地带,并分轻重缓急进行人工

9、呼吸,待3医务人员到达后送伤员去医院抢救。3.3紧急情况的种类及控制措施。根据紧急情况的种类不同,控制措施视情况分别处理。3. 3.1电气设备火灾3. 3.1.1电气设备发生火灾,首先应切断设备电源,使得着火设备可靠停电,但应注意尽量缩小停电范围。3. 3.1.2迅速使用设备旁已备好的灭火器灭火(对带电设备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严禁用水灭火)。3. 3.1.3火势较大时,现场人员可直接拨打火警电话,迅速准确说明接警地点及火灾情况,通知上级变电所,并向调度室报告。3. 3.1.4在扑救电气火灾时,要保证人身安全,防止其他人再次触电或爆炸等意外伤人。3. 3.1.5如果情况危急,由当班长迅速组织逃生,

10、设置警戒岗哨,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并派专人等待引导消防车辆。3. 3.1.6做好原始记录,保护好现场,协助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分析及安全措施的制定。3. 3.1.7火灾处理完毕,尽可能早地恢复供电,并做好通风及现场清理工作。3. 3. 2防腐漆着火爆炸3. 3. 2. 1发生防腐漆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通知事业部调度室、工部。3. 3. 2. 2如果情况危急,由当班长迅速组织逃生,设置警戒岗哨,杜绝闲杂人员进入,并派专人等待引导消防车辆、救护人员。3. 3. 2. 3着火初期可以使用湿布覆盖灭火。火势较大,近处有大量防腐漆堆积时禁止与着火点过近,避免爆炸时伤人。3. 3. 2. 4对着火点附近的防

11、腐漆桶,可以远距离洒水降温,避免桶受热爆裂造成或是增大。3. 3. 2. 5事故处理完毕,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主要人员应开事故分析会,查找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3. 3.3乙焕瓶火灾爆炸3. 3. 3. 1 一旦发现氧气带、乙块气带着火或割枪回火,要迅速切断气源。3. 3. 3. 2乙焕瓶着火后,如能关闭瓶阀,可直接关闭瓶阀阶段气源,如火焰太大,无法关闭瓶阀,用湿布盖或就近用水灭火。对有爆炸危险的容器或其它物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3. 3. 3. 3及时拨打“119”进行报警,通知消防队及时赶到火灾现场进行救护。同时,通知事业部调度、工部主管工程师。3. 3. 3. 4事

12、故处理完毕后,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制定纠正措施。3. 3. 4钝化镁粒着火爆炸3. 3. 2. 1发生钝化镁粒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通知事业部调度室、工部和消防队。3. 3. 2. 2如果情况危急,由当班长迅速组织逃生,设置警戒岗哨,杜绝闲杂人员进入,4并派专人等待引导消防车辆、救护人员。3. 3. 2. 3钝化镁粒着火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干燥石墨粉和干砂闷熄火苗,隔绝空气。施救时对眼睛和皮肤须加保护,以免飞来炽粒烧伤身体、镁光灼伤视力。3. 3. 2. 3钝化镁粒与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3. 3. 2.

13、 6事故处理完毕,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主要人员应开事故分析会,查找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3.5现场恢复当险情排除后,对在抢险过程中使用的灭火设施,应及时恢复原始状态,用空的灭火器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管道及时更换,破坏的设备、管道严格按照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及时清理,使现场恢复原样。4 .注意事项4.1报警知识4.1.1事故初期阶段,在场人员如能采取正确方法,就能迅速控制事故的蔓延。首先要靠在场群众自救,力争将事故控制在初期阶段。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在立即进行扑救的同时,要及时报警,以便应急组织人员前来参加扑救。报警包括:向周围报警,向单位领导报警、向医疗、煤气防护报警。

14、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道路交通路线、事故初期部位。4.2应急设施使用4. 2.1干粉灭火器灭火机理:干粉灭火器灭火时,主要是抑制作用。燃烧反应是一种连锁反应。燃烧在高温作用下,吸收了活化能而被活化,产生了大量的活性基团,当大量干粉以雾状形式喷向火焰时,可以大大吸收火焰中的活性基团,使其数量急剧减少,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从而使火焰熄灭。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使用内装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先拔下保险销,将喷枪对准火焰根部,握住提把,然后用力按下压把,开启阀门,气体充入筒内,干粉即从喷嘴喷出灭火。干粉灭火器的维护保养:干粉灭火器应放置在被保护的物品附近、干燥通风和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受潮和

15、日晒,灭火器各连接不得松动,喷嘴塞盖不能脱落,保证密封性能。灭火器应按制造厂要求和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灭火剂结块或储气瓶气量不足时,应及时更换灭火器。灭火器一经使用必须进行更换。灭火器必须标明维修日期和维修厂家。4.3火灾事故现场急救常识4. 3.1烧伤的急救:4.3. 1.1发生伤情后,组织工作必须沉着冷静。对多人烧伤,应区别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4.3. 1.2迅速脱离火源、热源,消除致伤根源。将伤员搬离现场,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如果来不及脱衣,应就地慢慢地滚动或用手边材料覆盖着火处及用水或跳入附近水池中。严禁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焰,以免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4.3. 1.3除烧伤外,检查有无其它伤害,如有休克、窒息、大出血、骨折时应首先处理。4.3. 1.4简单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用敷料或干净被单、衣服等包裹创面。创面不可涂有色外用药如紫药水等。以免影响到医院后对烧伤面积和深度的估计。创面不可用尿淋,以免创面感染。创面水泡不要弄破。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