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促进信息化管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16379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工地促进信息化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智慧工地促进信息化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智慧工地促进信息化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智慧工地促进信息化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智慧工地促进信息化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慧工地促进信息化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工地促进信息化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工地促进信息化管理陈韬1,徐天洋2“智慧工地要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BIM、 远程视频监控、人员考勤定位、北WPS施工定位、自动化监测等 信息技术,建设适合于施工一线和项目前沿的信息化应用,实现对 项目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智慧工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即指项目的信息化 建设。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进行精确设计和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 互联协同、安全监控、智能化生产等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 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 预案,实现工程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对施

2、 工项目更为精细化的管理,达到高效的指挥调度和安全生产目的。智慧工地的发展现状我国目前对智慧工地的管理理解的不充分,至今多数工程项目建设各参与方 的信息管理还相当落后,其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和信息管理 软件不适用这两大方面。工程项目信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1)信息管理缺乏标准化与联通性。我国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缺乏统一的标 准,各地区、各部门拥有的信息不能相互使用,收集的信息不能有效的利用。由 于信息的闭塞,导致有的地方的数据被重复输入,而不是一处的数据信息被多处 使用。这导致在工程项目中,项目的施工、设计、监理和咨询等各个方面都相互 独立,虽然为同一个项目,但所有的数据都相互独立

3、。(2)信息管理的应用范围较窄。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 项目设计阶段和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造价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且大多只 在管理层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的应 用较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并没有被完全的开展开来,很多企业只是建立了信息发布的网站。(3)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功能。现在国内大多企业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 受项目、企业等人为或客观因素的干扰,很少能进行有效检测和预警。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软件开发落后(1)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及应用具有局限性。目前,我国的工程 项目信息管理还处于阶段性开

4、发和相对封闭应用的状态。项目信息管理主要是按 照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几个阶段进行开发的,都是阶段性产物, 大部分软件主要应用在施工阶段,包括造价管理软件、进度管理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合同管理软件、资源(材料、设备、人员)管理软件等。这就造成了项目 各阶段和各管理流程信息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项目参与方内部之间无 法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2)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软件缺乏适应性。我国的项目信息管理软件多是在 国外软件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系统设计的思想根植于国外项目的管理模式,与 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是不相适应。软件开发商对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缺乏 深刻的理解和先进的理论支持,缺乏

5、独创性和建设性,不顾实际,失去了灵活性 和适用性,或把软件做成没有内部有机联系的功能集合,形成“邯郸学步”的被 动局面,没有体现出先进适用的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理念。推进智慧工地的关键智慧工地是在“云+大数据”支撑下,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场一线业务 深度融合,将传感器植入到建筑、机械、施工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 类物体中,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结合互联网实现工程管理与工程施工现 场的整合,现场工人借助各类智能工具、智能机械等有序科学地现场作业,管理 者借助智能终端全面实时进行运营监管,让施工现场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 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不仅提高了现场作业和管理效率,也解决了数

6、据采集 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问题。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意识许多建筑项目管理人员对于建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 所谓的“智慧工地”只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引进先进的软件系统 和硬件设备之后将原来的手工记录转变为计算机管理即可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 在信息系统投入使用的初期,由于使用人员对于信息系统的使用不熟悉,导致出 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从而使得管理层认为信息系统作用有限、错误频繁,从而 放弃对信息系统的使用,致使软硬件设备闲置。这显然是对智慧工地理解的存在 严重的误区,智慧工地的建设对施工企业管理实际上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1)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随着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

7、发展,研发一套先进的、综合的集施工人员定位、 出入管理、动态视频监控、有害气体监测、应急报警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 系统,降低施工安全管理难度,消除传统施工管理中的盲点。通过统一管理,可 以游刃有余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复杂的综合控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进 行管理,并实现子系统之间的各种联动控制功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达 到安全生产的目的。(2)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项目管理的高层人员借助于系统提供的决策 支持功能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若干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有助于项目各方在完备的 数据基础上对项目进度、项目质量进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的施工进度等 方面进行调整和

8、改进,以保证项目的建设周期和建设质量。(3)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高效率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精准 的数据计算,能够有效的降低项目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使得项目管理人员 可以将工作重点提升到项目监控与项目决策层面上来。因此,相关的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应该提高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意识,积极推 动施工现场智慧工地的建设。开发综合的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国内目前对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研发大多还停留在单一功能模块的开发 中,甚至大部分小型项目部根本不存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无法开发一个完 整的、综合的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国内的软件开发企业只有在深入挖掘需求的情况下,结合施工现场相关

9、硬件 设备的特点,充分理解移动互联网+的思想,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大力推进工程 施工一线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针对施工一线、项目前沿,借助于信息 技术(如:物联网、远程视频监控、人员考勤定位、北斗/GPS施工定位、自动 化监测、大型设备的自动化及智能化、BIM技术、等先进技术),建设适合于施 工一线和项目前沿的信息化应用,开发出有针对性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易于掌 握的项目管理平台,确保各项目部的管理层面能够及时了解所有在建工程项目的 实际情况,形成三级联动、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统一和规范管理,从 而推动我国在建项目管理水平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加强信息化团队的建设“智慧工地”,是通过技

10、术手段改变传统的现场人员安全、工程质量、物资 设备等管理模式和人工收集填报数据的模式,实现对人、机、料等各类项目管理 要素的全面采集。要想实现智慧工地建设的目标,关键要将信息化技术、理念、 成果与施工现场管理实际的需求进行融合、转化和提升,同时也要有熟悉施工现 场业务和管理特点的信息化专业人才团队的支撑。这是一个由多个专业、不同领 域组成的综合的团队。各级施工企业应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加强智慧工程领 域相关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最终建成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活 力的信息化建设团队。智慧工地的典型应用分析青岛轨交R3线施工信息化解决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业务流程,为青岛R3 线项目定制开

11、发符合施工管理业务需求的线上施工管理平台,主要涵盖三方面: 质量、安全环保和现场监控的管理。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进行设 计开发,客户端开发了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和手机端APP应用;服务端开发了 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后端数据处理服务。最终达到的效果如下:实现施工人员、设备、物资进出隧道管理及信息管理;在洞口和监控中心实现对隧道内人员统计信息的实时查询、发布; 实现对洞口、各作业面、预制梁场等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实现精确的隧道内人员、设备、物资区域定位;实现对隧道内瓦斯气体的实时监测及预警;在洞口和监控中心实现对隧道内人员详细位置信息的实时查询、发布, 实现图形化的人员、物资、设备分布

12、及状态监控。以青岛轨交R3线为背景展开的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的研发和应用在保 障安全生产建设的前提下,能够大大减少管理人员的压力,提高生产建设效率, 带来了较为深远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以说是为智慧工地领域的建设发展迈出了 一大步,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通用性不强,除了在隧道施工相关的项目之外,很难在其他工地进行推 广;综合性不强,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大型设备等并不是“智慧”管理;可靠性不高,系统对网络依赖严重,一旦中断网络连接,则施工现场的 数据无法远程获取。结论与展望“十三五”时期,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持续迅猛发展,“互联网+”和大数据上 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互联网成为智慧工地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化是实现智 慧工地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对行业治理体系和服务模式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 响。以青岛轨交R3线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代表的 智慧工地建设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在建设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积 淀的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能够大大促进国内信息化 领域人才的发展,对于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未来”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