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测试卷(共8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9160082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测试卷(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测试卷(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测试卷(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测试卷(共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测试卷(共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测试卷(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测试卷(共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敷衍(yn) 困窘(jing) B荼(t)毒生灵 奖券(qun)C盛(shng)饭 破绽(dng) D沙砾(l) 饿殍(p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纹身 诡谲 燠热 源远流长 B桥蹲 碑贴 崭新 摇摇晃晃C简炼 奖卷 油腻 千沟万壑 D更迭 既使 灌概 千钧一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卖奖券的流浪老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B他在野外迷路,已经饿了好几天。看到这些野果,也顾不了许多,食不果腹地吃了起来。C他们两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

2、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D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B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C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拟人)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拟人)C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

3、过一片风帆(比喻)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比喻)6下列对诗经二首的赏析,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A“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语意双关,表面上赞美彤管的红润、光泽,实是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和爱慕。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边关战事频繁,将士们无暇休整,但作战英勇,一个月能获三次胜利的士气。D“业业”、“ 骙(ku)骙”、“翼翼”这三个叠字写出了驾着将帅乘坐的战车的四匹马高大、强壮、步调一致的样子,反映了戍边将士的车容之壮、斗志之昂。7下列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静女其

4、娈 C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D鼓瑟希8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我的空中楼阁描写了一个建在半空中的楼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住所的幻想。B孔子不但在政治上有过大作为,称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更在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称得上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贤人72,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C“咬文嚼字”、“纤屑不遗”是精读的主要特点。略读的特点则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所谓观其大略,乃是走马看花、漫不经心的读书方法。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通过对话表现了孔子和四位弟子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结构完整,形象鲜明,语言平淡自然,含意深隽,没有丝毫的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

5、事中信手勾勒出一副先贤论志的图画。二、阅读题:(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14分) 离太阳最近的树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这是世界的第三级,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技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在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打柴去!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

6、,当柴火烧。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巨大的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到沙丘逶迤的边缘。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

7、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的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富有韧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也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把红柳根从沙丘中

8、掘出,蓄涵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丫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里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9文中画线句把“红柳”比成“冰山”,两者相似点是什么?这样写意在突出什么?(2分)10第二段写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运用了哪两种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11司务长和“我”关于挖红柳的一段对话中,一连用了四个“对不对”,作者详写这一对话的情景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12综合全文来看,离太阳最近的树这一标题有什么含义?(2分)13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红柳是平均海拔5000米高原上仅有的树种,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作者称之为“高原的精灵”。B司务长为了节省开支,只得砍红柳作燃料,通过算经济账,他说服了反对砍伐红柳的“我”。C作者介绍了砍伐红柳的过程,赞扬了那些“男子汉们”的艰辛劳动以及高科技的强大威力。D红柳有巨大而顽强的根系,它们与沙子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从而起到固定流沙的作用。E文中以“千年古木”、“亿万颗沙砾”来形容红柳生存年代之久远与沙山之巨大,这并非夸张。(二)现代文阅读 (9分) 别踩疼了雪朱成玉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

10、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 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承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

11、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缠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

12、成雪花 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可是冬天,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雪花在天空舞蹈! 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

13、,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 14“我”和女儿来北方看雪的目的是否一样?为什么?(2分)15文章以“别踩疼了雪”为标题有什么用意?(2分)16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充满诗意的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7简要概括女儿在冬天以外的三个季节里以怎样的方式怀念母亲。(每个方面不得超过12个字)。(3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

14、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鼓: 作: 冠者: 让:19.上文中描写曾皙神情动作的句子是 (1分),可见其从容不迫的样子,这与课文中描写 (1分)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0.翻译下列句子。(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分)(2)方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