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讲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915668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讲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大擘WENZHOU UNIVERSITY学院:物电学院专业:凝聚态物理课 题:班级:15物研:学 号:任课老师:骆辉摘要天人对立与天人合一是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界进行的两种相反的态度,也是共同存在两种 活动。人类依赖与自然界同时又要不断与自然界抗争以求得生存。而自然界既依靠人类得以 延续,又要防止被人类过度使用。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斗争与依赖是相辅 相成,相互转化的。关键词 天人对立;天人合一;人类;自然界1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是何时开始存在的?有人觉得自然界的存在就像是它本应该存在一样不能解释, 这当然是一个模糊的答案。当整个宇宙还是一个蕴含了大量微观粒子混混沌沌的奇点时,它 并

2、不具有任何能够符合自然定义的特征,所以这时候没有自然界,只有混沌。尽管所学的大 部分哲学概念里都会强调事物的客观存在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万物的存在都是针对人 类而言。能够认知的存在才可以称之为存在,这种想法当然有些离奇。因为科学的工作正是 不断发掘人类以前所不能认知的事物。就如同上次的希格斯玻色子和今年的中微子振荡一 样,他们存在着,而我们却不知道。我们不是不想知道,而是不能知道。不能认知的事物的 存在是有意义的,但是没有认知主体的时候,也即没有智慧生命的情况下,客体的存在又有 何意义呢?那个混沌的奇点在经历了全面的大爆炸之后,这个世界的源头出现了。爆炸过程中各种 粒子在某种规律的支配下自

3、由组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元素,同时也遗留了很多来不及动作 的奇葩粒子。就比如说,当研究某个元素时,你会看到它有多少个质子、中子和电子。或者 说,这些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组合形式决定了这个元素。而维持这种组合形式的简单说法似 乎就是稳定。对,就是稳定,这些粒子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稳定存在,才能为我们所感官到。 稳定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最大规律,这个规律十分强大,顺者昌,逆者忘,不稳定的 存在最终都要被抹去,显然经过多年的科学文化学习之后,我并不能明白为什么宇宙要趋向 稳定,但至少我能知道在这种支配性的规律之下,星光璀璨的宇宙才真正诞生了。这个拥有 着无数庞大的星系,而其中又存在着无数奥妙无穷的天体

4、。虽然并不知道这个宇宙又存在于 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之中,但这并不会使我们感到悲观,毕竟我们只是在其中一颗微小的行星 之上。正如我从小就知道的那样,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认为是一颗真正神奇的天体,原因就 是我们的存在。我们完全不必担心会被非碳基智慧生命所嘲笑,毕竟,从未发现过这种生命。但是他们不存在吗?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之后,似乎整个宇宙活动都是用h=6.626x10 34这 种能量砖头做出来的。假如这时换一块更小一点的砖头建造,人类会不会被吓到?不会,一 定不会。因为我们认识不到另一种砖头。这就好比分别生活在两个平行的二维空间里的生物 从来都不可能见面一样,即使我们的世界跟另一个世界近在咫尺,你也不

5、可能跟他世界的人 打声招呼。我世界就是自然数1、2、3,他世界就是1和2之间那个你认为不存在的整数。自从原始海洋出现单细胞生物开始,自然界的演化可以说是真正开始了,经历了由低级 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各种生物为了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进行着你死我活的 斗争。在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任何一种生命的形式都 会被尝试。这期间,水生的、爬行的、飞行的和两栖的各种形态成为主流,大家占据不同的 空间以求得更大的生存概率。然而我觉得,在诸多生命形式之中,植物才是最伟大的一种。 选择植物这种生命形态,就意味着放弃了移动,甚至是交流。这种奉献自己的生存方式无疑 是最为有效的

6、,至少在人类出现以前是这样的。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产者群体,几乎任何一 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其他生物不断地啃食他们,但无论如何却又离不开他们。植物这种 化斗争为依赖的能力才是真正让人折服的。两亿三千万年前,恐龙这个时代霸主的出现令地球生所有生命都臣服其淫威之下。关于 恐龙的统治,我觉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根据现代科学的结论,恐龙这种动物的脑容量 很小,也表示其智慧等级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称霸地球,就是靠着庞大的体型吗?恐龙 的种类十分繁多,许多体型庞大的动物都被称作恐龙,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叫法,像鱼龙之类 的实际上不能称之为恐龙,而是与恐龙同时期的地球共同统治者。自然地规律就是单靠体力 不可

7、能出现先进的文明。恐龙微弱的脑力使这种大型动物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有人说是 在恐龙种族结构最为脆弱时遭遇了小行星撞击,也有人说是遭遇了冰川期,不管是什么原因, 如此强大的巨型生命就这样神秘消失,也正为人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或许是自然界希望他 的孩子能够更聪明一些,所以在灵长类的进化中,有一个种群就不断地强化他们的智力,作 为新时代即将登场的地球主人,足够用的智力使我们把自己从动物之中分离出来,人类开始 支配这个地球。从人类一出现就决定了其必须要与自然作斗争。当时的地球环境对人也像今天一样严 峻,人类要面对的不是日渐崩坏的生态系统,而是丰富的生物圈里的其他动物。一旦这种斗 争开始,人类在意识中

8、也就把自己放在了自然地对立面。这时的自然界包括除人类之外的所 有生物以及非生命物质。2天人对立的必要性在石器时代,人们用以武装自己的东西十分简单,一般都以粗暴型为主,棍子石头是最 为常见的武器。这样的战斗力在对上大型掠食性动物时并不占优势,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 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人类需要不断地削弱自然界的攻击性, 通识增强自身能力以减少来自自然界的威胁。在新旧石器时代,人类完成了直立人到智人的进化,此时,人类主要与自然界的其他动 物作斗争,凭借着较为优秀的工具,人类才有了发展自己的时机。这次的发展是较为高级的 社会文明出现的契机,集智这种现象才表现的更加突出。越来

9、越庞大的种群数量,势必会产 生更加聪明的个体。而对于恐龙而言,集智显然不明显,他们或许选择进化出体型更巨大的 个体,但食物的匮乏使恐龙最终只留下了鸟类这种较小且无脑的生命形态。这个时期的人类 的主要目的是种族延续,他们的主要食物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果实以及可捕捉的动物。这 是一个较为野蛮的时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以斗争为主,通过斗争来获取生存条件达到依 赖的目的。进入农耕文明的发展时期之后,这种斗争的必要性并没有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减 弱,相反有了更加紧张的趋势。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代表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升,在 此种能力的作用下,人类已经不满足于局限在一小片丛林之中,要在地球上划出一块土

10、地来 建立代表了地球最高智慧的人类社会文明。人类需要大量地砍伐原始森林,将动物驱逐进深 山老林,以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这使得这一时期人类社会中最主要的财富标志便是拥有的 土地。此时的人类有着自然界难以抵挡的力量,其改造自然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当然并非所 用人都有如此雄心大志,大多数人还是为了生计而奔波。不过也有一部分人,作为人类社会 中的圣贤,他们提出了师法自然、归于自然的思想主张。道家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 对于天人关系的探究上,道家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表达了世间万物的平等性。 而对于天的博大而随之产生的仰慕之情,使得道家以天地法则为生活准则,以求与天地同化。 在此基础之上,到家

11、提出了 “天人合一”的思想。这里的“天人合一”思想,只是简单的融 入自然中去,以自然的规律去规范人的行为。这种思想的产生,可以说是一种超前意识,在 自然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便能够考虑到人类需要重新归入自然,以免背离自然而产生不 可挽回的结果。虽说在当时有许多响应者,但是毕竟世人多愚昧,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预见未 来的能力。所以道家学说除了少数朝代被统治阶级所利用而奉为国教,大部分时间都作为一 种超脱俗世的理想主义学派。道家学说不如儒家经世致用,儒家入世修身,为封建帝王所喜 欢,因而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对于天人关系上,儒家的思想主要是以严格礼乐制度将人 们强行拖入一个个思想框框中去。儒家更加注重

12、人人关系,奉行君权至上,所以在人与自然 的方面远不及道家。3天人合一的必要性当今社会,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生产力也空前进步,但是随之带来的则是环境污染严重, 自然界的自我修复能力在人类的干涉下已经显得微不足道。在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需要考虑 天人合一的重要性。当人类为了生存而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面对人类的步步紧逼自然界 可以说是且战且退,一方面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而产生了许多极端的气候,另一方面也确实 无力阻挡人类疯狂的欲望。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程度不断加深,对于这个世界资源利用的范 围也不断扩大,从最早的木石材料到现在的石油矿产。人类要榨干自然界的每一分油水,而 从人类本身依存于自然界这个角度来看

13、,这无异于自杀。道家的老子先生曾有“鸡犬之声相 闻,老死不相往来”之说,这种想法是以一种阻止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式去求得与自然界的稳 定共存。按照当今世界的发展速度,若在自然界完全崩坏以前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那就 如哲学里的一句话一样:一切事物,从出生开始,势必将走向灭亡。的确,有生有死才是自 然规律,这是宇宙之中的天体也无法避免的命运。倘若真是如此,那么延缓灭亡是不是一种 有效的生存方式呢?或者说,假如道家提出的社会模型实现了的话,我们以一种较为落后的 文明一直生存到地球毁灭,是不是也是一种简单的解救方案。当然,这属于坐以待毙的方法, 而不断发展科技确实有可能去创造新的生存机会的道路。但是我们

14、要保证的一点就是不能在 找到解决方案之前就自行毁灭了。这就是我们现在多面临的最大问题。科技的发展进步不论是缓慢还是迅速,终究都是在前进。而自然环境的破坏却不能听之 任之。如果发展先进科技的代价就是消耗自然界,那么这种方式无疑是将所有地球上的生命 置入危险的境地,毕竟没有谁能保证在资源耗尽之前会找到可以到达的另一个地球。也许有 人会寄希望于澳洲科学家上周才发现不久的超级地球“ Wolf 1061c”,毕竟它距离地球仅14 光年,目前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距离人类最近的超级地球,而且据推测上面可能有水, 温度合宜,适合人类居住。就算当地球实在不能承受人类的糟蹋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消耗 几代人时间的

15、太空旅行去登陆这颗星球,然而那时的地球肯定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建成一个像 样的大型太空运输舰队。想想就当今地球人口来计算,60亿人这个数字十分可怕。就算把 现在所有的民用飞机都升级为太空飞机,每架飞机采用最大载重,不考虑人员所需的生态系 统,一次也不足1亿人。对于地球而言,60亿与59亿并没有区别。许多科幻小说与影视作 品给人们以极大的遐想,然而对于眼前所面临的问题而言,那都是瞎想。最近在南京地区雾 霾都已经升级为红色,这已经不是什么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的问题了,它所表明的问题是: 如果社会照此发展下去,人们必定撑不到走出地球的那一刻。人类应当与自然界和谐地相处,或者说以一种重归自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个

16、曾经孕育了人 类的母亲。人类知道如何使自然界合理有序地运行,更可以使她更合理地完成每一次循环, 只不过在面对经济发展等相关问题时,大部分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牺牲自然环境以换取经 济高速发展,哪怕这个发展期很短暂,人们也照样趋之若鹫。在没有受到真正的死亡威胁时, 人们是不会停下手中的工具的,但倘若真的到了那一下天才醒悟就太晚了。只有从现在开始, 遏制住环境崩坏的局面,才会有以后的生活。这必须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只有这样, 在较大层面的人类活动上的决定才会朝着有利于自然界恢复往日生机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每 每都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的。当人们真正开始与自然界合二为一时,许多问题必然会迎刃而 解。4天人对立与天人合一的互补性天人合一不是简单地要求人类重归于自然界。放弃当今世界的大机械文明将是一种愚蠢 的行为,缺少了现代社会技术的庇护,人类又将会进入到死亡的威胁之中。这个时候有必要 进行适当的天人对立,人类依赖自然界,可以通过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以求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