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模式、设计规范与问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9152061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模式、设计规范与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模式、设计规范与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模式、设计规范与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模式、设计规范与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模式、设计规范与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模式、设计规范与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模式、设计规范与问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有哪些主要模式.二、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三、观光农业总体规划设计内容与休闲农业总体规划设计内容有何不同四、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特色休闲农业,规划原则有哪些五、休闲农业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大园小镇”的模式六、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中存在哪些问题、观光休闲农业规划有哪些主要模式?观光休闲农业主要有一下三大模式: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回归自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然的心理需求,在远景设计研究院归纳后的主要类型有:1)田园农业游。 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

2、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以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2)园林观光游。 以果林和园林为重点,开发采摘、观景、赏花、踏青、购置果品等旅游活动,让游客观看绿色景观,亲近美好自然。3)农业科技游。 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开发观看园区高新农业技术和品种、温室大棚内设施农业和生态农业,使游客增长现代农业知识。如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园。4)务农体验游。 通过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让游客接触实际的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特殊的乡土气息。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 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

3、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1)农耕文化游。 利用农耕技艺、农耕用具、农耕节气、农产品加工活动等,开展农业文化旅游2)民俗文化游。利用居住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节令民俗、游艺民俗等,开展民俗文化游3)乡土文化游。4)民族文化游。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利用民俗歌舞、民间技艺、民间戏剧、民间表演等,开展乡土文化游。利用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民族文化游。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 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

4、型有:1)农业观光农家乐利用田园农业生产及农家生活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2)民俗文化农家乐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娱乐、休闲。3) 民居型农家乐。利用当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4)休闲娱乐农家乐以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舒适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旅游活动。5)食宿接待农家乐以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6)农事参与农家乐以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工艺技术,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朝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

5、理条件的差异,兴起原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的内容各有侧重。比较分析我国各地乡村旅游的形成过程,对其成因及特征形成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区位。如何构建乡村旅游布局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我国乡村旅游根据其资源特点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如下一些模式:1. 森林公园模式对于那些区位条件好,地形多边,山峦起伏,溪流交错,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环境优良,气候舒适,面积较大的森林地段可开发为森林公署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避暑、科考和惊醒森林浴的理想场所。2. 度假区(村)模式是指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场所。

6、3. 野营地模式野营是一种户外游憩活动,是暂时性离开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高架帐篷床、睡袋、汽车旅馆、小木屋等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态环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并参与其它休闲娱乐活动的一项旅游活动项目。森林野营地要求离城市30-160 KM左右,交通比较方便,但必须离开公路干线,具有良好的森林环境,气候好,空气洁净,环境比较幽静,有水源,避风,面积较森林公园小,但应大于公顷。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选择地势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设野营地。也有人将野营地建在农荒地、草原、甚至沙漠边缘。4. 观光购物农园模式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

7、、享受田园乐趣 这也是国外农业旅游最普遍的一种开发。5. 租赁农园模式是指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园地。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农地提供者代管。 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6. 休闲农场模式是一种供游客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近年来,台湾的许多会议都移到休闲农场举行。7. 农业公园模式按照公署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思想,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

8、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开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8. 教育农园模式这是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想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农园中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配备的家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可设置简单的农业“博物馆”陈列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的农畜产品或图片、农具、介绍农业生产工艺技术的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爱农、兴农、投身与我国农业建设的热情。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农园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及我国台湾省的自然生态教9. 农村留学模式只指城镇居民将子女送

9、到农村就读小学和中学,或在假期把孩子送到农村亲属家去寄宿,并参加农场作业、农村社区活动等,此即所谓的“农村留学”。这主要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坚韧、朴实、健康、正直的人格。10. 民俗文化村模式农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园林建设、文物古迹,如衣着、饮食、节庆、礼仪、婚恋、丧葬、喜好、禁忌、歌舞、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寺庙、教 堂、陵墓、园林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镇居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可在民俗文 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民俗文化村,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招徕游客观光、 度假和休闲。11. 乡村俱乐部模式如在原来知青集中的乡村建立“知青俱乐部”;开展“知青回家

10、游”;利用水库、湖泊、鱼 塘、河段建立“垂钓俱乐部”;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乡村高尔球俱乐部”或“乡村高尔夫球练习 场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二、观光农业总体规划设计内容与休闲农业总体规划设计内容有何不同?农业产业为发展重点,以观光为主导还是以参与休闲为主导,其经营管理模式、 项目选择落位、 对接城乡发展定位等方面是重要的区别(来源: 中国农大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观点)。一般在县域范围内要统筹考虑规划的分区定位,产业发展重点。三、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特色休闲农业,规划原则有哪些?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观光农业规划,休闲农业专家,国内休闲农业规划权威机构,山合水 易规划设计院,山合水

11、易在对观光农业生态园进行规划时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原则;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原则;基于观光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四、休闲农业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大园小镇”的模式所谓“大园”,就是指已

12、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大型农业园区,而“小镇”则是符合园区整体风格或用以突出园区特色的重点项目。“小镇”可以是对已有资源的改造,也可以是重新规划建造的,它兼具服务与集散功能,与整个园区有机结合、相互配套。以海南三亚亚龙湾玫瑰谷项目为例,是根据玫瑰庄园的特色,以优化环境、 有效利用土地为原则,以开发亚龙湾国际玫瑰谷综合服务区为目的,以带动农民致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己任, 对当地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出一个与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互补的国际玫瑰风情小镇。小 镇为玫瑰谷的服务保障,玫瑰谷则可成为小镇的后花园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就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圣体效益三者的统一。五、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中存

13、在哪些的问题?在现代的观光生态农业园规划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尽享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宽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工恩能够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 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体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教员城市外的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 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旅游形象

14、定位模糊,观光型较弱生态园开发即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借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景,大建别墅洱海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出”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之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特色产品和优质产品。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主题,逝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生态示范作用不强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内涵。有些农业主单纯追求盈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融合不强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农业科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