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职责:对人民负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114374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的职责:对人民负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政府的职责:对人民负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政府的职责:对人民负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政府的职责:对人民负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府的职责:对人民负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的职责:对人民负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广元市实验中学 龚 琦教材分析本框题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说明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的要求,重点探究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及其要求。第一目从“解读一个市长的承诺”入手引出探究问题。第二目具体分析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及其要求。第三目集中介绍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应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人民政府通过履行职能做到便民利民,而要真正做到便民利民就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本框内容强调人民政府作为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人民政府的原则。因此,本框是对上一框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也为下一课内容作了铺

2、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本框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与上节课政府的职能也密切相连,因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政治生活的具体事例和上节政府行使职能的具体事例来帮助理解。此外,由于政府工作在实际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影响,而处于当前年龄段的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看问题往往还比较偏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法,尽量以事动人,以理服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提高学生总结归纳、合作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解我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了解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

3、径和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对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分析、评价生活中的政府表现;分析人民与政府的关系。2、通过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能够懂得在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处理。3、通过对比法,让学生学会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例如:既要看到我国绝大部分政府部门都能对人民负责,又要看到还有少数政府部门没有做好。4、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让学生了解温总理的具体事例开展讨论,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作出了解政府、理解政府、相信政府和支持政府的

4、价值选择。同时,知道公民也应向政府寻求解决自身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帮助。教学重点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教学难点政府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讨论法、合作学习、自主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广元市市长马华泪洒青川重灾区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我国的政府是怎样的政府。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由此情景带出政府的责任是什么的话题,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教学】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课本P39到P41第一段,总结并和同学们分享你学到的知识。

5、(政府的责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适时调控讨论。设计意图:对学生交流的成果进行评价、整理,着重说明“态度、作风、方法”之间的区别,并用多媒体展示。成果展示:一、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一)我国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二)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原因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三)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

6、想;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违法失职行为要受到追究。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落脚点在两个字上“真”、“实”,真就是说要真抓实干,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实就是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在行动中,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使政府的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决策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三个要求分别举例。教师活动:教师修正学生所举的例子,并引导困难学生。设计意图:尽量以事动人,以理服人。探究学习:视频亲民总理温家宝对人民

7、负责原则在温总理身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分组交流讨论。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探究,评析学生交流成果;并用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情感,体会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成果展示: 走进农村、医院、课堂和灾区,深入群众做调研, 关注网民的问题和建议,是总理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表现,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思民之所忧,行民之所思,充分体现了他真抓实干的服务意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总理通过亲身调研以及网络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制

8、定工作计划,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决群众的问题,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图片资料:1、 人民的好干部。2、 个别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思考教师活动:播放、点评图片。设计意图:学会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强化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今后要树立公仆意识。合作探究: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请帮农民工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陈述理由。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课本P41到P42。观看图片,自主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活动:播放图片、提出学生探究的问题。设计意图:选取生活片段,开发课程资源。通过模拟角色表演让学生“身历其中,亲历其事”,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

9、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果展示:二、求助有门,投诉有道(一) 方式和途径1、开设热线电话2、设立信访部门3、推行电子政务4、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二)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的作用和意义1、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知识小结学生活动:学生归纳本框主要知识点教师活动:师生合作归纳,并说明学习本框的目的和意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知识点并谈感受,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公民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及意义政府的责任政府的责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求助有门、投诉有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是什么为什么

10、怎么办(要求)巩固提高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乱倒生活垃圾,煤矿烟尘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建议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法人代表绳之以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结合材料,说明该市政府是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学生活动:自主完成练习。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有完成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评析。设计意图:固基础知识,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1)该市政府重视群众呼声,根据群众要求治污排污,是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具体表现,坚持

11、了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该市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加大科普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行动中,真抓实干,是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体现。该市政府认真对待群众呼声,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巩感悟共享视频中国三位感人的总理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朗诵讴歌总理的词。设计意图: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深刻感悟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专家点评 实中龚琦老师的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先进的。以典型的政治现象“市长马华泪洒青川重灾区”、“亲民总理温家宝”、“中国三位感人的总理”等视频的品评、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

12、去探索理解“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选材典型,环节精巧,教法灵活,活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同学们观察政治现象、引发思考、合作探究、生成知识、启发思维、反思提升,体现新的学习观、知识观;教师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和向学生学习的学习者的“五位一体”;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大胆突破教材局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素材,激发学习热情。 本堂课的教学实效是优质的。知识传播准确无误,观点全面;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和更新,能力得到提高与扩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巩固与提升,是一堂高效率的优质课。本堂课是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既重视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的课;是合理使用音像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的课。 点评人:方满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