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9027219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生《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生《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生《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生《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 读论语,会从中学到许多做人和怎么学习的方法,喜爱里面的因材施教,不同的人不同的教法,这样才能够让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论语读后感8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 论语读后感800字1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才智的结晶,是一份让人受益匪浅的文化宝藏。读过之后,我对学习态度有了更深的熟悉。 有人说“态度打算性格”,我觉得“态度打算学习的一切”。因此,我认为,学习要有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我们在学习上要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要正视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当开动脑筋,勤于思索。对于文化学问和其他.学问,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

2、尽可能地多加以把握。人的学问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学问。 学习中除了正视自己的无知,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外,还应将学到的学问加以应用,也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欢乐在于练习,因此除了重视“学”,我们更要追求“习”。“习”就是在“学”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也就是实践。孔子带领着弟子周游列国时一边学习一边应用学问,他们将学问应用起来应当是有个人学习的目的。作为同学,我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去享受学到学问的满意感和在生活中应用学问的成就感。前几天,天空中消失漂亮的鱼鳞云,我从学到的地理学问懂得,“鱼鳞云”是秋冬季强冷空气来时的一种天气现

3、象,说明天气将转晴,并且在将来两三天都是好天气。果真接下来一连几天都是晴天。这使我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应用学问的成就感。 在学习中我还保持“虚心”的态度。“虚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修养,还是在学习上的一个态度和一种风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观赏并学习别人好的方面是虚心的基本。“虚心使人进步”这不仅在个人体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也应有这种态度。孔子的理论虽在古代产生,可在现在仍有不少可取之处。虽然“半部论语治天下”略有夸张,但这并不阻碍论语对我们的影响。 学习是我们同学的首要任务,端正学习态度有利于我们

4、的学习,我们只有做到正视自己的无知,才会踏踏实实去学习科学文化学问,学习学问后我们还要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感受学习学问的成就感,在连续学习中保持一种虚心的态度,做到学无止境。 论语读后感800字2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始终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受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高校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行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高校问家,

5、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究中去吗 答案是确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详细性理,而是探求.与人生的详细性情。由于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或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详细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缘由。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见“仁与德

6、”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宏大的训练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像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定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假如仅仅是勤奋,唯恐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敬重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虚心;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这个是学问,那个不合适。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论语读后感800字3 世界上的真理永久是最朴实的,

7、就似乎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论语告知大家的东西永久是最简洁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同学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同学编纂,后来记成了论语。 我们会觉得,论语似乎没有很严密的规律性,许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1则语录都很简短。其实,无言也是1种训练。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力量,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1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肯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与西方不同,中国哲学系崇尚的是1种庄重、理性和敦厚

8、之美。 论语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1种审美抱负的化身。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分散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气。只有当天地之气分散在1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这是1种力气,我们假如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气,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特别平和,而他的内心却10分庄重。由于其中有1种力气信念的力气。孔夫子是1个特殊讲信念的人。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也曾经说过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仰慕。子曰:“天何言哉?4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对他的同学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4季在轮转

9、,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 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1种态度,是1种朴实的、暖和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大家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1个字就是“仁”。孔子的同学樊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樊迟又问什么叫智?孔子说:“知人”。了解别人,就是智。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是这么简洁。论语的真谛就是告知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欢乐生活。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线下学习成长! 论语读后感800字4 聪慧的,你曾告知我,看看世界闻名的思想家训练家孔子才智的结晶论语吧!说实话,我还没有

10、力量把论语都看下来,可是以下两句就让我受益匪浅。 子路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为人光明磊落,英勇正直。他很敬重老师,但是孔子的课,他听不明白的就会向孔子提出,有疑问的甚至敢当着同学们向孔子质疑。所以论语中这样说:“子曰:由。诲女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认为子路这样的学习态度实际上是一种才智啊!孔子的这句话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是这样做呢? 在班里老师说完一旦数学题总会问:“懂了吗?”大多数时间,只要大多数人说懂,小部分不懂的也跟着叫“懂了”。这经常让我内疚。我有时是那个大多数,有时是那个小部分,但是每当我不懂时,我总会迟疑片刻,开头“天使”和“

11、魔鬼”的斗争。“天使”总让我,说实际状况,而“魔鬼”总是不顾一切让我喊“懂”或缄默不语。有时“天使”好像成功,可当我连“不”的口型都做好时,只要同座轻松地说:“太简洁了,早就懂了!”我就乖乖地闭上了嘴。我就没有子路这样的才智,因此我的学习总是让人担心一。 学习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学习上的诚信。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诚信。有人为了交伴侣,明明喜爱深蓝色,见伴侣喜爱暖色,就也说自己也喜爱暖色。我有一个伴侣胖胖的,很可爱,我很佩服她的诚恳。一次老师在垃圾桶边发觉7个吃过的口香糖,“谁吐的?”没人回答,只见她站起来说:“我吃了2个,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是我吐的。”她的脸因羞怯变得很红,可

12、是她是唯一诚恳回答的人。子曰:“人而无信,不其可也。打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得真对。一个人假如连说话都没有诚信,我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是可以的。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六班级语文课本中的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面对两个小孩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绝不不懂装懂,绝不糊弄孩子。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读书能够懂道理,更为了好好做事情。学校最终一个学期看我的吧! 论语读后感800字5 论语是孔子才智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五班级时候,我开头读论语。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时,我经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

13、用到我的作文中来。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立刻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绘学习的欢乐时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立刻消失在我的脑海里。 而在整本论语当中,孔子对“孝”阐述最使我难忘。孔子特别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沟通,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爱戴和赡养。孔子认为孝不能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敬重和爱戴。在论语中他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教育我们:百善孝为先,假如对父母在感情上不敬重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否则与动物有什么区分?古代的黄香就做得很好,他小小年纪

14、就会在寒冷的冬天里,为父亲暖和被子。这看似一个一般的行为,其实包含着黄香对父亲深深的爱。 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知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根据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对孝顺的要求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出国留学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平常的所作所为,与古人比起来,我差远了。虽然我还没有到赡养父母的年龄,但是我在精神上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许多时候我都会耍性子,由于一点小事情和爸爸顶嘴。学了论语后,我进一步熟悉到这真是很不孝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也有所转变。父母都说我变乖了,看来论语的力气真大哦! 让我们喜爱经典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 中同学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