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018561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时教学设计作者姓名周翠玲学校金晶学校学科生物年级/班级初三、二班教材版本鲁教版课时名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上课时间2019.3.20学生人数43单元背景单元学习概述本节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学生学习了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的实质是基因的遗传,因此新课前进行了新旧知识的链接,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然后又利用多媒体直观地观看染色体、基因在亲子之间的传递,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传递的桥梁,最后利用课本观察与思考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欲望。课时设计说明在教学中注重构件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

2、都受益。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动脑、互相协作、互相研究,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学情分析对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结合试验,以问题推进方式,分析试验结果,逐步得出结论。第一步由豌豆杂交试验,初步认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分析二代自交实验,理解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规律,分析基因组合表现出来的不同性状的原因,激发学生用类比法理解能否卷舌上升理论高度。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4、说明近亲

3、结婚的危害。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认同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教学难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教学过程(可续行)学习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温故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3.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是每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或卵细

4、胞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5.子代的每对染色体都是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所以子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温故、回答问题,多注重学习的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辅助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夯实能力。知新:在生殖过程中,如果精子和卵细胞也像体细胞一样有23对染色体,结果会怎样呢?观察与思考:直观了解染色体基因变化然后去掉染色体,只看成对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上图中第一列细胞形成第二列细胞的生殖过程中,成对染色体如何变化?2.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软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3.与第一列细胞中的染色体相比,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形态有何变化?是否所有进行有性生殖

5、的生物都是这样的呢?(自学课本29页)细胞学家鲍维里和动物学家亨金的研究表明了:1.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都要减少 一半 2. 每对染色体中各有 一条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重点内容之一,画书,理解并识记)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使传种接代正常,使染色体数目能稳定地遗传下去。探究:小组合作,在磁力片上摆放磁条(代表染色体),演示两对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小结: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 基因 的传递。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精子 和 卵细胞 就是基因在

6、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2.形成生殖细胞时,要进行特殊的分裂,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减半 。而且不是任意一半,是 每对 染色体中各有 1条 进入生殖细胞。3.人正常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那么生殖细胞中有 23条 染色体。先观察,后小组讨论共同补充完善。全班交流,总结一对染色体的传递规律。自学29页回答问题根据任务要求,同桌互助完成拼图。进一步完善,总结出两对染色体的传递规律。由一对染色体到两对染色体,突出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台阶式学习过程。实验探究解读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基因是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体性状的DNA片段。成对的基因决定性状。不同的基因决定不同性状。衔接知识点进一步探究学习了遗传规律,我们回过来看本节开始提出的问题: 生殖细胞 受精卵父方AA A Aa母方aa a父亲卷舌,母亲不能卷舌,孩子Aa控制能否卷舌?(能)为什么?小结本课内容通过音乐故事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小组合作,在磁力片上摆放磁条,演示染色体和基因在整个豌豆实验中的传递过程。小组代表展示小组内的作品成果。通过分析实验图,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活学活用,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孟德尔的实验解释。板书设计亲代精子+卵细胞子代 性状 遗传 相似性 课后反思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