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9013941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植树问题”看模型思想的教学一、一道期末试题与原因分析小明从第 1 棵树匀速走到第 6 棵树用了 3 分钟,那么以 相同的速度从第一棵树走到第 30 棵树需用几分钟?(每两 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思路简析:很显然,这道题属于“植树问题”的拓展应 用,解答这道题首先要知道“植树问题”的间隔规律(棵树 比间隔数多 1),然后根据间隔规律分别推算第 1 到第 6 棵树 之间有 5个间隔,每个间隔时间为 35=0.6 分钟。然后再根 据 1 到 30棵树有 29个间隔,将 0.629 求出共需要的时间。 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对不同“植树问题”的间隔 规律不是很理解,不清楚这道题要归结为哪一种模

2、型的“植 树问题”来解决。原因分析:“植树问题”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已经学习 过,2014 年修订教材调整到五年级上册, 按道理应该不难理 解。可学生的得分率如此之低很是出乎笔者的意料。经过访 谈,笔者了解到,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间隔数和植树棵树之 间的关系,但是将植树问题模型与生活实际相关联不熟悉, 笔者认为这可能与教师授课时的侧重点有关系。该班级的教 师在四年级教学时,采用整体教学的办法,把“植树问题” 的三种类型,即所谓的“两端都种” “只种一端”与“两端 都不种” 在一节课中同时呈现。并将“三种情况”的区分 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加一”“不加不减”与“减一” )看 成一种“规律” ,要求

3、学生熟练记住,牢固掌握。由于时间 紧张,该教师在比较三种类型后没有时间进行把生活中的问 题转化成“植树问题”的环节,课后也没有花时间进行专项 训练,致使学生对模型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典型的 “植树问题” 上。有些学生虽然会解决这一问题, 但这些学生尚不能把 “植 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生活中相似的现象进行知识链接,这 就导致了能找到规律但不会熟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二、对“植树问题”教学中问题的反思1. 教学时应注重“植树问题”的模型应用。 “植树问题”的教学涉及两种层面的数学活动:其一, “植树问题” 可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数学模型, 即“两端都种” “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 ;其二,以“植树问题”

4、为 原型引出普遍性的“间隔现象”的思考模式,然后再利用这 一模式去解决各种新的实际问题,如“路灯问题” “排队问 题”“锯树问题”“爬楼问题”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 往过于重视第一个层面的教学活动,即注重三种不同模型的 区分,而对第二个层面的教学活动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样就 可能导致学生未能清楚地认识到上述现实问题都与“植树问 题”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可以被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式, 这样的“植树问题”教学无疑是有问题的。本题较低的得分 率提醒我们:“模式应用”要比“三种情况的区分”有着更 大的重要性。俞正强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一课。他在引导学生理 解了“植树问题中的树是种在平均分的点上”后,

5、随即提出 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除了植树人把树种在点上,还有什么 人把什么也放在平均分的点上?”这个问题很巧妙地将“植 树问题”引入生活,让学生回到生活中找“植树问题” 。学 生列举这些例子: 服务员杯子的放法, 工人每隔几米打地基, 路灯的建设,每隔 40 米建一幢房子等都是放在平均分的点 上。显然,学生所说都是比较平常的事例。此时,俞老师有 意举出不同的例子: “高速公路,每隔 50 米设 1个服务区” “美国选总统每 5 年选一次”“每隔一学期一张奖状”等引 导学生理解这些例子与植树类似。在俞老师的拓展启发下, 学生想出的生活例子更多了。最后俞老师小结: “生活中的 植树问题 ,研究的是平

6、均分中的点。 ”在这个环节中,俞 老师花的时间比较多。其实就是从抽象的数学模型出发,联 系生活实例,拓宽学生思路,不断加深对“植树问题”这类 数学模型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 改进“植树问题”的模型建构策略。 策略一:从除法的意义入手建构模型。 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植树问题”之前已经学会用除 法算式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 可以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从除法的意义入手,将“植树问 题”作为用除法解决问题中的一类特殊情况加以处理,可以 采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在理解“间隔数和棵树”这两者 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建构“商 +1,商,商 -1”的植 树问题模型,并在

7、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判断数学模型,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俞正强老师分四个层次解决“植树问题”的建构问题。(1)从除法意义入手。第一个问题: “20 米,每 5米分 一段,共分几段?”这个问题是二年级平均分的问题。学生 一下就列出了算式: 205=4(段)。“为什么用除法来做?” “你什么时候会做这种题目的?”通过一连串问题,回归除 法的意义,帮助学生复习用除法算式解决问题的最根本 的意义是平均分。(2)变式思考。第二个问题: “20米路,每 5 米栽一棵 树,共栽几棵树?”学生的普遍想法是:20 5=4(棵),都认为也是在把 20 平均分,所以是 4 棵。而只有一位学生的

8、想法是不同的,他认为是“ 205+1=5(棵)”,因为在 0 米 时要种一棵。俞老师通过一连串追问,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 与表述,最后通过画图得出是 5 棵。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帮 助学生理解“树是种在哪儿的?”3)两题比较。俞老师追问: “这两题一样吗?不一样 在哪里?”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区分出平均分是一段一 段地分,而种树是种在段与段之间两端的点上。教师板书: 点。 接着,教师不断追问: “点与段的差别在哪里?” “点 多,还是段多?” “怎么个多法?” “ 1段是 2点,2段是 3 点,3段是 4点,4段是 5点”当学生清楚地得出“棵 (点) =1+平均分”时,教师小结: “植树是植在点

9、上的。 ” ( 4)问题变式。如果把 20 米改成 50 米,改成 100 米, 200 米呢?还能解决吗? “不管换成多远, 方法都是一样的。 ” 俞老师将例题引申到更为普遍的现象中。策略二:从基本模型拓展到其他模型。 前文提及,在“植树问题”中涉及“两端都种” “只种 一端”与“两端都不种”这三种模型,笔者认为,这三种模 型应该以“两端都种” 为基本模型,教学中不应该对三种 模型平均用力,可重点教学“两端都种” ,在此基础上通过 变式发展得到“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的数学模型。 这样既把握了三种数学模型的内在联系,又避免了教学时间 不足的矛盾。仍以俞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为例:教师在

10、引导学生建立“ 20 5+1”这个数学模型后,巧设了两个变 式情境,并做拓展。( 1)一端不种。教师问: “某某小朋友,你扛着 5 棵树 准备去种,如果其中一端被一栋房子挡住了,你怎么办?”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方案:带回一棵树,即“205+1-1”,也就是一端不种减 1。( 2)两端不种。教师又问: “某某小朋友,你也扛着 5 棵树去种,两端都被房子挡住了,你怎么办?”此为呈现出 另一种特殊情况,即两端不种,带回两棵。学生得出方案: “20 5+1-2”,即两端不种减 2。这两个模型则是在“ 20 5+1”这一经典模型的基础上 演变出来的。带回 1棵就减 1,带回 2 棵就减 2。清楚直观, 不易混淆。(3)模式拓展。教师又追问: “除了种树外,什么情况 下可以一端不种,什么情况下可以两端不种?”通过再一次 的举例,学生对“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入 的理解。学生学习“数学模型”的建构与应用,需要经历一个长 期的、不断积累经验与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精心培育模型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将 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教师要重 视数学模型的应用,引导学生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身边的自然 现象和社会现象。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钱塘小学屏北分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